试析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试析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

杨凯 

临沂市兰山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从当前土地管理制度的具体实践效果来看,一方面土地管理工作在方式方法、内容目标、模式体系上进行了适当革新整改;另一方面在管理机构及职能设置、法律法规制定、供需分配上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因而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已经不能良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立足实际,了解各区域土地管理需求、土地资源特点,并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创新,以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据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资源分配;法律体系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针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深入实际,全面调查制度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对管理制度的不足和缺陷进行细致分析、研究,以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土地管理机制体系,提高土地管理制度、方法执行效果,确保管理工作良好达到规定标准,从而促进土地管理实现高效、高质、规范发展。

    1.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土地管理缺少相关法律法规

    从实际来看,在土地管理方面由于缺少细致、适用、可行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现有规章机制较为粗略、宽泛,执行效果较差,不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任务之中,从而使得土地管理工作无据可依,管理缺乏权威性、规范性,不能良好应对征地补偿方面的问题,未能制定系统性、统一化的补偿机制,引发群众不满,降低了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除此之外,各区域的土地管理工作标准各不相同,管理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按照规定标准完成管理任务,且缺少统一、强有力的管理法,难以为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1.2土地管理机构及职能设置的合理性较低

    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主体包含多个组织机构,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机构存在职位错乱、重复、职权划分不清、角色定位不明等情况,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常出现操作不规范、工序错乱、工作交接疏漏、工作协调配合较差等问题,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各机构常选择相互推脱责任,导致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同时,在社会发展下,土地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工作量增加,而一些机构组织人员常抱以懈怠、消极、敷衍的态度处理工作,且工作理念落后,方法手段不合理,对出现的问题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解决,未能正确认识到自身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职责,阻碍土地管理工作水平提升。

    1.3土地管理存在供需错配现象

    土地资源大部分处于农村区域,土地管理工作重心也应向农村偏移,现阶段,虽然农村土地管理工作进行了适当的完善、改进,但有关土地产品的供给工作尚未进行整改、响应,降低了土地使用价值,导致农村生产工作的经济效益较低。同时,未能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和宣传土地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要性,相关农民、人员未能充分开发出土地的潜在价值,没有科学维护土地环境生态健康,丧失了生态涵养能力。此外,在土地整体管理工作中,现有的布局安排、建设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没有从长远眼光出发,提升土地经营效益,导致农民群众逐渐丧失土地生产工作热情,甚至存在大量未开发利用的荒废土地资源。

    2.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

    2.1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相关法律制度

    对现行土地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政府在土地管理中应从以往单一的管理者转变为协调者、服务者和监督者等多种角色,并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双重监督体系;明确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合理设定各权利主体在土地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如农村地区农民作为土地权利人有权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保护自己权益。其次,要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我国现存法律体系中,以法律形式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规定的主要是《土地管理法》,但具体规定内容较为宽泛和抽象,对土地管理行为也没有做出详细规定,导致法律体系层次低、操作性差。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细化,建立统一化的专门规范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同时,要保证规定制度条款之间有效衔接和协调,确保立法权限明确、内容完备、机制科学规范且符合市场经济规定,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最后,要建立严格的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土地执法监察是决定土地管理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这一制度,在第一时间对违规占地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土地资源部门的执法监察工作要依靠群众举报和上级监督,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以上级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群众监督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存在监察疏漏、监察不合理、不公正等的问题,要深入追查相关责任人员,予以一定惩处。

    2.2完善土地管理机构和职能

    想要有效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果,就要重视解决在管理机构、职能制定、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各地区土地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稳步落实,就要降低土地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帮助土地管理人员更新工作理念,学习先进管理思想,指导管理人员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在明确自身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着力缩短城乡差距,将城市带动农村作为主要发展渠道。同时,指导各部门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力度,认识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按照相关工作制度、规程,有序、严格、规范落实交接工作,并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使之认知到工作失误所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所要承担的责任,进而自主自觉约束自身行为,提高工作质量。除此之外,要推动土地管理主体实现多元化、拓展化,不仅要求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更要号召、引导社会群众主动为土地管理工作贡献自身力量,提供见解和意见,提高土地管理的民主性,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3建立科学指标改善供需错配问题

    由于以往中央发布的土地管理政策与各区域的具体工作要求存在一定偏差,造成中央和区域管理工作的动力产生差异,这就要全面调查、掌握各地区土地管理的差异性需求,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改善与区域之间存在的矛盾。为此,应切合实际创建指标性土地管理机制、多维度职能体系制度,对各区域的用地指标进行详细了解,提高土地流转的灵活性、便利性,适当拓展用地维度,制定针对性的指标完成规定,设立激励机制,对于良好达到指标的地方性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带动其他地方政府进行效仿,从而提高土地管理效果。在建立多维度职能体系制度时,则要确保对土地生产经济效益、土地维护程度、生态健康程度考察的全面性、真实性,以此作为参考依据,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并有效督促相关管理人员不断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土地管理方法,推动土地资源实现长效化发展。

    结语:做好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各方因素的影响,当前土地管理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要及时开展调查、研讨工作,针对性制定解决策略,通过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土地管理机构和职能,建立科学指标改善供需错配问题,以提升土地管理质量和水平,为土地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绪成.关于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20,(02):33-37.

[2]马海珍.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0):72+77.

[3]邵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探析[J].农家参谋,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