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的小学德育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的小学德育路径分析

严林涛

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燕矶镇燕矶小学  湖北  436056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的阶段。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双减”小学德育;优化路径

引言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思想不成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展开品德教育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抓住时机,深入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注重品德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长为有品德、有修养、有担当的未来栋梁。

1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意义

1.1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认知和行为飞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阶段正是处于一个可塑性较强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小学教育中应该充分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让德育教育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时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也是他们的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观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德育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礼仪,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青年。

2“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的小学德育优化路径

2.1整合德育资源,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为开展德育工作,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全面做好准备工作,搜集更丰富多元的德育资源,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保证所开展的德育工作拥有丰富的素材支撑,使得学生通过接受德育,感知更丰富的道德内涵,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以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为出发点,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民族文化意识,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使得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形成更端正的道德思想认知。例如,《论语》《弟子规》等都是比较经典的文学名著,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明确了解小学生当前文化基础的前提下,搜集比较经典的文学名著,将其融入德育活动当中,引领学生在自主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感受著作中所包含的优秀道德内涵。以《论语》为例,可以引领学生思考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使得学生懂得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和体谅他人。为有效发挥传统文化德育优势,教师还可以营造更具有文化气息的班级氛围,使得学生在感受和领悟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汲取其中的精神文明智慧,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弟子规》设置班级主题墙,引领学生从文化内涵角度着手加以剖析,端正自身的思想认知,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还可以在主题墙当中张贴“孔融让梨”等经典的民俗故事,让学生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分享的意义。因此,在明确德育目标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索、生活实践调研等多种渠道,搜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爱国教育主题,设置多个资源模块,以保证育人活动拥有更多的素材支撑,提高育人活动的针对性。比如,可以围绕红色歌曲进行资源整理,然后引领学生参与到歌曲的演唱和鉴赏活动当中,使得其在感知红色歌曲的歌词内涵、了解革命文化背景、参与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爱国思想意识。或者鼓励学生参与红色革命故事的实践调研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的过程中,切实感受革命人士所具备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发掘具有代表性的德育资源。例如,可以就小学生拾金不昧的案例进行资源整合,然后引入德育课堂,引领学生围绕这一行为进行交流,从拾金不昧的优秀品格角度着手加以分析,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

2.2优化教学流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比较爱玩,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并且喜欢动手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打破传统教学中条条框框的约束,给学生创建开放性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打破常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首先,教师应该做好课前的预习,通过课前预习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大致地了解,为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课前导入,选择科学的课前导入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课前导入方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最后,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实践中发现德育教育的价值。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视频、动画,促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直观。教师也可以使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导学生编排情境短剧,通过实践了解德育的相关知识内容。

2.3利用多媒体开展小学德育教学

多媒体教学能够用简洁明了的图片、文字和图表,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和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德育知识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秋节的含义和由来。首先,播放中秋节与家庭团聚相关的影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亲情。其次,利用音乐、歌曲等多种资源,创设愉悦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以讲故事、阅读故事书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传统美德,如感恩、孝顺、友爱等,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点及精髓,增强学生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综上,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小学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基石,事关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我们要正视小学班级德育面临的全新挑战,不断优化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让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真正的效力,实现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庆吉.“双减”背景下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7):122-123.

[2]董玉莲,汤颖.面向“双减”的小学德育文化建设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03):125-126.

[3]马瑞,冀小婷.“双减”政策驱动下的教育评价改革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