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的护理重点与康复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骨科手术后的护理重点与康复指导

杨燕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3

摘要:本综述探讨了骨科手术后的护理重点与康复指导,强调了术后早期护理、功能恢复护理、心理健康护理及长期康复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疼痛管理、创口护理、预防并发症、个性化的功能恢复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持续的心理支持,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强调患者、家庭成员和跨专业医疗团队之间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计划,确保患者能更好的恢复。

关键词:骨科;手术后;护理重点;康复指导

一、引言

(一)骨科手术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骨科手术涵盖骨折修复、关节置换、脊柱矫正等,涉及到众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术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运动伤害的增加,骨科手术的需求持续上升,其在预防长期残疾和促进患者快速回归社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精准的手术干预,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长期依赖止痛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需要。

(二)骨科手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的重要性

术后护理不仅包括基本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更涵盖了监测潜在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的预防和管理。这一阶段的有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1]同时,个体化的康复指导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物理疗法、功能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功能至关重要。康复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增强受影响部位的力量和灵活性,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针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支持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的康复态度,克服手术和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

二、骨科手术后的护理重点

(一)术后早期护理

疼痛管理是术后护理中的首要任务,适当的疼痛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促进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创口护理非常重要,保持创口干燥清洁,监测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渗出或体温升高等,是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关键。预防血栓形成是术后早期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佩戴弹性袜、早期下床活动以及使用抗凝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的风险。[2]在这一阶段,专业的护理团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指导,如深呼吸练习和咳嗽技巧,以预防肺部并发症。

(二)功能恢复护理

功能恢复护理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护理人员及医生。从术后早期开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是关键。例如,对于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重点可能放在早期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和肌力训练上;而对于骨折固定手术的患者,则更注重于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功能恢复护理包括被动和主动运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等。被动运动帮助保持关节灵活性,减少疼痛,而主动运动训练则旨在逐渐增强肌力,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平衡和协调训练对于预防跌倒、提高患者自信心尤为重要。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确保患者能够在家中和社区环境中自理,包括穿衣、进食、个人卫生等活动。整个功能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和治疗师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进展和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心理健康护理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疼痛、活动受限等身体不适,同时面临长期康复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对于促进其整体恢复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手术宣教,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术后恢复预期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惧;提供情绪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倾听和理解来缓解其心理负担;开展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学习应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挑战的策略;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和康复活动,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对康复过程的控制感;以及建立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医疗团队的支持,为患者提供一个正面的社会和情感环境。[3]

三、康复指导

(一)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训练计划是骨科手术后康复指导的核心,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加速恢复到最佳的生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计划包括力量训练、灵活性练习、平衡和协调训练、耐力提升以及功能性训练等方面。例如,对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计划可能侧重于增强下肢力量、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提升行走稳定性;而对于脊柱手术的患者,则可能更注重于躯干肌肉的稳定性训练和纠正不良姿势。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需要跨专业团队的合作,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护理人员等,他们将监测患者的训练进展,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

(二)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饮食、体重管理、活动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首先,合理的饮食对于术后恢复具有显著作用,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伤口愈合和骨骼重建。

[4]例如,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帮助骨骼愈合,而抗炎食物如鱼油和姜可以减轻炎症。其次,保持适宜的体重是减轻对关节的压力、预防手术部位再次受损的关键。过重的体重会增加新关节的负担,影响康复效果。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也十分重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适量的活动或康复练习,以提高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同时,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最后,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社会活动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积极应对手术后的心理挑战。

(三)长期康复管理

长期康复管理是骨科手术后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如何确保患者在手术后不仅能恢复到日常生活中,还能维持并进一步提升康复成果。长期康复管理涉及持续的身体训练、定期的医疗评估以及生活习惯的持续改善。即便患者已从初始的康复阶段过渡到了恢复期,持续的身体训练仍然不可或缺。这包括定制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计划,旨在进一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和整体体能。[5]定期进行医疗评估,监测患者的恢复进度、早期识别潜在问题并进行干预,以及定期进行X光或MRI检查以评估手术区域的情况。鼓励患者继续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避免吸烟等,这些都是维持长期康复成果的关键。心理支持和社会参与也是长期康复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互动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整体福祉。

四、结论

术后早期护理、功能恢复护理、心理健康护理、以及长期康复管理构成了全面护理的框架,涉及疼痛管理、创口护理、功能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多个方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可以加速患者的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洁.疼痛控制护理在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205-206,227.

[2]储小艳,张丽霞,吕凤,等.骨折患者住院期间行全程量化护理对术后康复的作用[J].安徽医专学报,2023,22(5):56-58.

[3]陆双玲.骨科病患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J].心理医生,2017,23(5):202-203.

[4]禚宝彩.心理护理与康复锻炼提升骨科术后护理效果的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3):93.

[5]刘艳.关于骨科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