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基于新文科建设的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郑鑫

沈阳科技学院

摘要: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会计学科的发展, 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工作环境的人才需求。本文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目标、重塑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校企融合管理模式等举措开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数智化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科技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深刻地影响了会计学科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工作环境的人才需求。一方面,大量财务会计的简单重复性工作被云会计或财务机器人所替代,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下,基于科技融合的财务共享中心和业财融合的技能型创新人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同时,数智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成为企业会计数据资产的决定因素,以会计技能型创新能力框架研究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多元化协同的主体育人模式、产业导向的专业结构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升级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前沿技术的实训平台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产学融合创新育人平台建设等构建数智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数智教改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了可供实践的路径。

二.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产教融合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数智教改背景下实施转型发展、实现数智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要载体和途径,本论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沈阳科技学院为例,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智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创新、构建校企融合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具体建设举措分为以下几方面:

(1)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为有效应对财务机器人普遍应用带来的冲击,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提高对学生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培养的定位,将核心能力重点定位在财务机器人尚不能完成的管理事务上,把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RPA财务机器人开发等技术,与流程管控、业财一体化等前沿财务理念一块融入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培养具备精通企业的预算、决算、决策、成本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等能力;具备设计相关内部报告的财务创新能力;具备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具备能够面向财务领域典型的基础性业务设计、开发、调试和应用财务机器人的能力,面向新时代财务岗位需要的懂技术、懂业务、懂设计、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2)重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需要。首先,应该对目前财务行业现状进行深度调研,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下财务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财务人员职能发生的新转变,重新根据会计学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其次,根据财务工作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应用下对财务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形成综合财务能力领域。最后,根据财务职业的成长规律来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若干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财务专业岗位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体学习单元,每个学习情境分担该学习领域部分能力要求,实现工作过程知识的完整重构,围绕核心岗位能力的工作过程体系,结合学校的会计专业设置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程到企业综合实训四个层面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1]

(3)更新教学内容

基于智能财务实践基地所构建的岗位模型,精准打造精品课程。实践基地经过行业、企业及具体岗位的充分调研,从岗位需求出发,进行课程的研发与设计,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的人才。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上,由传统的课堂讲授、案例研讨,转变为以“四性”(即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五结合”(即知和行、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虚拟与实训、教学与创新创业和科研)为指导的分层次、多模块、与理论课既相互衔接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实践教学体系。

①专业课程的变革

现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核算技能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等课程课时量均占较大,应对这部分课程尽可能压缩课时量,结合新时代对财务人员核心能力的需要增设以下专业课程,如《流程管理》、《内部报告设计》、《RPA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

②校内实践教学课程的变革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顺应行业变化对传统实践教学课程及时积极变革,首先应该适当减少易被财务机器人取代的实操教学课程,如《会计手工实训》课程;其次尽可能压缩主要培养学生核算技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课时量;最后应该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急切需要、财务人员职能转型为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要增设下列实训课程,如开设《管理会计综合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共享中心平台综合实训》等。

(4)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兴技术应用背景下应当在会计专业的培养中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但不能只是会计专业与新兴技术各自自成一体的简单拼凑在课程体系中,而应该将其融合为一体。虽然部分高校现有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课程,但仍需加深计算机专业与会计专业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

沈阳科技学院会计专业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作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经过学校专家组讨论论证,确立正确的专业设置方向——数智会计方向,增设了大数据财务分析、财务共享、财务数字化等课程,促进实现“互联网+会计”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5)构建校企融合管理模式

由校企共建智能会计实践基地,明确校企双方的管理职责划分,将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有机融合创新,在评价考核、奖惩等方面深度借鉴企业的绩效考核体制,发挥管理主体和教学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可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和企业信息化平台,通过课堂大数据可提供师生课前备课与预习、课中讲授与学习、课后评价与复习,以及师生教情、学情的数据报告。通过数据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信息化平台支撑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慧瑜.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统计与咨询,2020(04):22-24.DOI:10.19456/j.cnki.tjyzx.2020.04.008.

[2]彭珊,肖仁忠.高职院校财务大数据分析决策实践学习平台构建路径研究——以M高职院校为例[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08):137-139.

[3]彭珊,余奕.云财务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8,0(8):00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