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黄帝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斌  王兵  刘春红  孟璐  唐哲博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乐滨,150040)

摘要:《黄帝内经》养生文化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其在多种传播形式下的表现,总结了《黄帝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特点,发现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推动《黄帝内经》养生文化的科学传播和广泛普及,为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和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文化;传播;对策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养生理法造福了无数炎黄子孙,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作用日益显现。然而如何使更好地传播《内经》养生文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的形式

1.传统纸媒

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作为《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题组以“内经”和“养生”为关键词,将时间限定于2001-2024年,在超星平台检索,结果显示共有中文图书384种,报纸文章共443篇,中文期刊论文724篇。这些纸媒作品往往经过精心编纂和校对,内容准确、权威,为读者提供了深入学习和理解《内经》养生文化的途径。

2.音视频传播

音视频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视频等,这是近年来《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音视频作品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综合展示养生方法的实践过程和效果,提高受众的理解和接受度。

3.互联网社交媒体传播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全国20余档电视养生节目广泛传播于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平台中。通过社交媒体,《内经》养生文化的内容可以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覆盖广大受众。同时,受众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深入参与传播过程,增强对养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呈现以下特点。

1.传播内容多样化

当前《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内容,除了经典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外,还包括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体质、不同季节的养生建议和实践案例。这种多样化的传播内容不仅丰富了《内经》养生文化的内涵,也提高了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了养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传播手段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纸媒形式外,互联网、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新型传播渠道已成为养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1]。这些新型传播形式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使得养生文化的传播更加高效和便捷。

3.受众群体年轻化

随着养生文化的普及和年轻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内经》养生文化。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获取养生知识,积极参与养生实践,成为养生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年轻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重视,也体现了养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认同和普及。

三、《内经》养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蓬勃发展,这充分展现了养生文化的影响力和价值。然而,《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还存在诸多问题。

1.传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在《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内容的质量问题是一大瓶颈。部分传播者缺乏责任感[2],为了追求点击量、关注度等短期效益,往往存在夸大、歪曲等现象。此外,一些内容过于专业化,缺乏通俗表述,普通受众难以理解,影响了养生文化的普及[3]

2.传播主体分散,缺乏统一标准

《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主体涵盖了专家学者、各类养生机构以及媒体平台等。这些主体在传播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传播内容在质量和风格上差异巨大。对于受众而言,面对众多传播主体和内容,往往难以判断其真实性和科学性,这无疑影响了养生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内经》养生文化传播的对策

1.加强内容审核,确保科学性

为了确保传播内容的科学性,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加强对传播者的资质审核和培训,防止误导性和不准确的信息传播。还应当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语义分析等,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

2.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提升传播效果

为了提升《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效果,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养生文化的传播内容、形式、渠道等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加强对传播主体的管理和指导,加强行业自律[4],促进其形成统一的传播风格和品牌形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传播效果,也有助于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公众的信任度。

3.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吸引力

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和参与《内经》养生文化的传播,应创新传播形式。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创新传播形式,打造沉浸式的养生体验;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流行形式,展现养生方法的实践操作过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活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5-6]

4.扩大受众群体

为了扩大受众群体,可以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从而加强文化认同[7]。还可以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开展养生讲座、举办养生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

《黄帝内经》养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播对于提升国民健康素养、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应当充分考虑传播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传播内容和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在确保传播科学性的前提下,提高传播效率,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中医养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桢,王晓青. 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分析及对策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5(03): 94-96.

[2]张蕊. 融媒时代下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及突破[D]. 山东师范大学, 2019

[3]栗若琳. 健康传播的特点和思考[J]. 大陆桥视野, 2020, (10): 66-67.

[4]刘丹青. 新媒体视域下的中医文化传播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5]王惊雷. 新媒体视角下养生文化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_王惊雷[J]. 江苏商论, 2024, (02): 68-71, 87.

[6]严璐. 新媒体传播在实现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作用研究[D].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7]赵朗.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影响[D]. 西南科技大学, 2023

课题资助:(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经典普及化项目,编号:ZYW20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