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黄珠华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    361021

摘要: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探索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层递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尝试。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层递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方案。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一种更加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迫切需求。

层递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以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它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层递式教学法还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初中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写作兴趣

许多学生对写作持有消极态度,将其视为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缺乏主动思考和创作的动力。他们往往缺乏写作热情,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和打磨自己的作品,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感。

(二)写作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句子结构、段落组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他们常常出现语病、错别字等问题,导致作文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同时,他们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使得作文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

(三)缺乏创新性和深度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模式和思维方式,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勇气。他们的作文内容往往陈旧、缺乏新意,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他们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剖析,作文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见解。

(四)素材积累不足

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写作时往往只能凭空想象或抄袭他人的作品。这导致他们的作文内容单调乏味,缺乏真实感和可信度。由于缺乏丰富的素材支持,他们的作文往往显得空洞无力,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由此可见,层递式教学法对于解决初中学生作文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具有必要性。通过实施层递式教学,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深度思考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分析班级学生特征与学情,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在应用层递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特征与学情,包括他们的写作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写作任务为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分析学生对人物特点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在后续写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规定不同要求,布置不同难度的写作任务。

(二)根据学生层次划分教学目标层次

在了解学生层次的基础上,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应侧重于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句子通顺、段落连贯等;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提升到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文采;对于拓展层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写作形式和风格。

以上述“写人要抓住特点”为例,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为能够准确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对于提高层的学生,目标则是能够结合具体事例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拓展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使描写更具深度和内涵。这样的层次化目标设置,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三)增加初中学生的词汇摄入量,丰富语句表达

词汇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词汇摄入量能够使学生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因此,在层递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增加学生的词汇摄入量。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范文、摘抄精美的词句、进行词汇积累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扩大词汇量。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这些词汇,使他们的语句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中的“文从字顺”这一写作任务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摘抄优美词句等方式增加词汇摄入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句子中恰当运用这些词汇。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句子:“他跑得很快”,然后引导学生使用更丰富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他风驰电掣般地奔跑着”。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学生的语句表达将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四)鼓励学生仿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仿写优秀的范文,学生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并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层递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范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在仿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如何理解原文、把握主旨、模仿风格等,以确保仿写的质量和效果。

以七年级下册中“学习抒情”这一写作任务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抒情文章作为仿写对象。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结构、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然后,要求学生仿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仿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文采。通过仿写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抒情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在层递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可以通过组织创意写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供开放性的写作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写作形式和风格,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在八年级下册的“学写故事”这一写作任务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层递式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通过抛出开放性问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引导他们构思出充满个性的故事情节。其次,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使故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随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形式,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展现自我个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创意写作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同进步。最后,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积极认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注重评价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层递式教学强调评价与反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通过评价与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评价他们的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对于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关注他们是否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拓展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他们的文章是否具有深度和创意。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通过渐进式、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层递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层递式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层递式教学的实施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层递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常倩.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整合层递式教学理念[J].读写算,2024,(04):35-37.

[2]高雅.初中语文作文如何进行层递式教学[J].好作文,2023,(18):38-39.

[3]黄美桃.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研讨[J].求知导刊,2023,(11):50-52.

[4]殷梦琳.浅谈初中语文作文层递式教学[J].教育界,2022,(2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