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的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的管理技术

李长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泰安   271406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进步和科技水准的提升,耕作制度亦随之转型。众多尖端技术和机械设备被引进至农业生产中,以期增加小麦的产量和提升品质。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加强土壤肥料管理,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在确保小麦质量的基础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栽培会受到气候和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土壤养分和施肥因素的影响。为此,要了解当地小麦生长情况,做好土壤养分调查和肥料管理工作,为小麦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推动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

引言

作为我国关键的粮食种类之一,小麦的丰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储备至关重要。土地和肥料是支持小麦成长的根本,恰当的管理策略能够增强土壤的肥沃度,推动小麦的健康成长,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本文从小麦生长需求出发,结合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

1、应用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1.1、促进小麦稳产高产

为了实现小麦的高产目标,必须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特别注重土壤和肥料的管理,并对其进行优化。一方面,需要让农户深刻理解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提升小麦种植的专业性,而且能激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另一方面,土壤肥料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改良小麦种植的土壤,有效促进小麦稳产高产。在传统的小麦种植过程中,往往疏于对土壤肥料的管理,虽然能使小麦保持增产,但不能长期保持稳产。基于土壤肥料管理技术进行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改良,可以使小麦在高产的同时达到稳产的效果,使小麦产量得到长期稳定的提升[1]

1.2、提高小麦质量

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在这期间,众多因素可能会对其品质产生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如暴雨、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效应也在不断加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因素对小麦的顺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再如:小麦不合理种植,很多农户在农小麦栽培中采用连茬栽培模式,导致土壤日益贫瘠,使得各种病虫害大量滋生并传播,如根腐病、地老虎等。这些病虫害对块茎类小麦的生长影响极大,不仅会降低质量,还会影响产量,从而为农户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而做好现代土壤肥料高效管理工作,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以上问题,并为农小麦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从而全面提高小麦品质。

2、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2.1、不重视应用有机肥

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部分农户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过于依赖化学肥料,而忽视了有机肥料的重要性。甚至存在一些观念,认为单纯增加化学肥料的用量就能显著提升小麦的产量。然而,事实证明,过量使用化学肥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土壤结板。

2.2、过量施用化肥

在小麦的成长周期中,部分农户在施肥的管理上存在疏漏,未能在小麦生长期的早期阶段提供足够的养分,却在后期阶段过量施加了氮肥。这种做法会导致小麦在早期的养分摄入不充分,增加了中后期倒伏的风险,从而减少了小麦的产量,并对品质产生了不利影响。

2.3、缺乏相应的技术应用规划

在土壤与肥料的管理实践中,合理安排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管理上的失误,这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若管理措施不符合规范,可能导致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悖。因此,在具体的土壤与肥料管理操作中,应依据实际状况采取科学的施肥策略,以此保障小麦能够实现高产且稳定的产量[2]

3、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的管理技术

3.1、有机肥施用技术

在乡村,诸如作物秸秆堆肥、无害垃圾、绿肥以及人畜排泄物等农业废物,均被视作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蕴含的氮、钾、磷、有机酸、蛋白质和无机盐等养分,对于改善土壤状况、增强土壤肥力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小麦的茁壮成长。在小麦种植地施加有机肥料,既可以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种植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质,避免土壤被污染,充分践行了小麦绿色生产,绿色种植的生态环保理念。收获后剩余的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质等营养成份,将秸秆翻埋到土壤中,是增加农小麦产量,提高土地肥力的重要举措。在小麦的种植中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最大化的发挥秸秆的利用率,杜绝出现直接燃烧秸秆现象,可以有效避免秸秆燃烧对空气产生污染,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3.2、化肥施用管理技术

在小麦栽培过程中,为确保小麦的生长得到充分的养分支持,农民需合理施用肥料。他们需要综合考虑小麦各个生长时期的需求、土壤特性、灌溉情况以及预期的产量目标等因素,来精心规划肥料的使用。小麦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氮肥,在氮肥使用时,种植人员要对氮肥的使用量做好管控工作。常见的氮肥管控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总量管控技术,一种是分期调控技术。通常两种管控技术结合使用,根据小麦田间的整体产量目标、生长特点、浇灌条件做好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的管理,在最佳的时机开展追肥工作。同时,在施肥前要测试种植地土壤中磷和钾的含量,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适当补充磷肥、钾肥。

4、加强小麦高产管理的对策

4.1、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推广

围绕本地农业生产的需求,并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多层面、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以创新小麦生产的技术。全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全膜覆盖土壤穴播、黑色全膜微垄穴播、宽幅均播等技术,并建立了连片的示范园区,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辐射推广。同时,加强科技宣传和培训频率,开展全周期生产指导,促进新技术的整体推广,切实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土地承包大户、农村合作社等开展良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

4.2、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技术领先

有效利用国家和地方农业技术体系资源,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构建由专业科技服务团队、专家服务团、推广队伍等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致力于建立专门针对小麦的生产技术产业体系,确保农民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能够获得不断提升的专业技术支持,同时为当地小麦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技术输出。另外要更加坚持科研推广结合,促进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技农艺融合,确保农户得到实实在的效益。

4.3、强化灾害应对机制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其突发性特点,因此,建立有效的小麦自然灾害应急措施对于确保产量和维护农民收益至关重要。在诸多自然灾害中,干旱对小麦的危害尤为严重,干旱不仅可能导致小麦提前成熟,还可能引起明显的缺苗问题,进而影响产量。过度干旱的生存条件使得小麦植株自身水分大量流失,无法完成日常的光合作用,极大程度约束小麦的发育与成熟。并且干旱少雨的自然田间往往伴随着蝗虫等害虫的暴发,虫灾的发生会加剧旱灾对小麦产量的影响[3]

结束语

小麦高产的土壤和肥料管理技术是维持小麦生产可持续性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管理技术也在持续地优化和提升。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者应当结合本地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和小麦生长的具体需求,综合运用这些管理技术,以增强土壤的肥沃度,促进小麦的高产与稳定产量,并支持小麦生产的持续性发展。同时,要加强科研投入,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管理水平,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振宇.小麦高产土壤肥料的管理技术探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23):48-49.

[2]张倩,刘锋.小麦出苗分蘖期的田间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77.

[3]王振兴.皖北地区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