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代小琼

罗平县罗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558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患者临床进行医学影像诊断时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8-2022.8接收的患者,选入80例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诊断,观察组进行医学影像诊断,根据确诊率和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检查时确诊的占比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表示满意的为39例,占比97.50%,明显比对照组的75.00%高(p<0.05)。结论:患者临床进行病症诊断时充分发挥医学影像技术的价值,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提升诊断的确诊率,提升满意度,为治疗提供准确参考,可以借鉴。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应用

社会飞速发展,临床技术不断创新,医学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研发应用。在以x线为基础上,逐渐研发出医学影像技术,现代临床医学中影像技术实现多样化发展,包含CT、MRI等多种技术,目前经多次临床应用逐渐成熟。通过影像学手段,可以清楚的了解患者内部病灶情况,检查过程中不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创伤。与常规临床检查手段来比较,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准确性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有效避免临床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本次研究选择合适患者分析,下面进行详细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本次研究需要,选取我院2021.8-2022.8这一时间内接收的合适的患者,纳入80例研究,结合诊断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7岁,最大的为64岁,年龄平均在(42.61±5.31)岁,此组中男性和女性比例为22比18。40例为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的为26岁,最大的为65岁,年龄平均在(43.18±5.49)岁,组中患者男、女性比例为23比17。

选取标准:第一,患者临床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病症诊断,并且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第二,意识清醒,能正常交流。第三,全面了解本次研究流程,并且在家属了解状态下签订责任书。排除因素:第一,身体合并其他脏器问题。第二,合并精神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按照常规诊断方式为其进行病症诊断,在病情分析中,主要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详细问诊咨询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作最终诊断,与病历检查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了解准确性。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问诊检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主要使用的影像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前需要患者提前憋尿,使超声诊断仪的探头与患者病灶处皮肤相互接触,持续发射超声波达到患者身体内部,实现反射,不同的组织反射的声波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声波反映情况来判定患者身体内部的实际状态,此种超声诊断方法,对显示患者身体内部具体情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现代医院临床动态超声技术实现发展,目前医院临床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来探查妊娠期女子腹内胎儿情况,在此方面使用较多。

第二,X线诊断技术。临床使用x线诊断主要是发挥影像学中x射线穿透人体情况进行区分,X射线也是一种光波,通过分析仪使穿透人体的光波形成潜影,利用移动设备,在扫描仪上进行扫描,结合现代技术实现光波的转化,以电信号的方式呈现在计算机中,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分析。

第三,CT扫描诊断技术。在x线基础上发展出了CT扫描技术,CT扫描系统以成数x线聚合为基本,对患者身体进行扫描,实际应用中x线束可以直接达到患者组织器官的深部,真实反映病灶深部状态。同时,根据CT扫描仪对患者身体进行分层扫描,在一定厚度上也可以呈现出器官分布状态,而且CT扫描诊断技术的长项可以实现三维立体图像,更加真实的反映患者的病灶区域,方便医生分析。而且,临床上CT诊断技术应用相对更为广泛,可以通过这项技术观察患者的骨骼状态,还可以通过此项技术观察患者体内的肿瘤神经走向等。通过CT扫描诊断技术,准确了解患者身体内的异常情况,对患者病症恶性程度进行判定,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3观察指标

(1)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情况进行记录,分别记录确诊和误诊漏诊人数,明确确诊率。

(2)制定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估,让患者自行填写,根据评分划定满意等级为三级,计算满意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2.0软件,数据检验需要结合t。

2 结果

2.1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

表1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表

组别

确诊

误诊漏诊问题

确诊率

观察组(40例)

38(95.00%)

2(5.00%)

38(95.00%)

对照组(40例)

31(77.50%)

9(22.50%)

31(77.50%)

由上面表1的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检查时确诊的为38例,占比95.00%,出现误诊漏诊的为2例,占比5.00%。对照组患者临床诊断检查时确诊的为31例,占比77.50%,出现误诊漏诊的为9例,占比22.50%,差异显著,具有实际统计意义。

2.2满意度情况比较

根据研究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表示不满意的为1例,占比2.50%,患者合计表示满意的为39例,占比97.50%(其中包含非常满意的27例(67.50%)和一般满意的12例(30.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表示不满意的为10例,占比25.00%,患者合计表示满意的为30例,占比75.00%(其中包括非常满意的17例(42.50%)和满意的13例(32.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些年现代化发展中,人们意识改变,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在发展中,医学人员深刻认识到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的检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逐渐重视个人身体组织、器官状态,希望在检查诊断中给身体带来较小的损害,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适应人们的需要,得到广泛应用。所以在发展中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人们对医学影像诊断逐渐重视起来。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非常快速,各项新技术逐渐涌现,克服了原有技术的缺点。高频技术超声在发展中提高了超声波的频率,使探头进入人体内部检查,可以判定人体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呈现的影像更加清晰准确。同时肿块周围组织也可以通过高频超声捕获。在妇科临床检查中,主要是使用三维超声成像,通过这种手段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与动态成像相互结合,真实呈现出孕妇体内实际情况。现代造影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在CT检查中,通过造影技术观察人体内部组织,了解供血状态,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端观察患者的病变组织,对性质进行判定,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医学影像技术现代化发展中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在应用中需要考虑到给人体带来的辐射影响,很多CT检查较为复杂,而且对患者病变性质判定较为困难,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扫描,此时加大对患者的辐射量,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也会加大。检查中使用的造影剂会通过人体循环代谢产生不良影响,有些患者会出现过敏问题,症状较为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生命。而且实际检查过程中还需要为患者考虑经济因素,在保证诊断准确前提下,选择更经济的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检查时确诊的为38例,占比95.00%,对照组为31例,占比77.50%;观察组出现误诊漏诊的为2例,占比5.00%,对照组为9例,占比22.50%,明显观察组确诊比例高。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表示不满意的为1例,占比2.50%,患者合计表示满意的为39例,占比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表示不满意的为10例,占比25.00%,患者合计表示满意的为30例,占比75.00%,明显观察组满意比例高。

综上所述,患者临床进行病症诊断时医学影像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提升诊断确诊率,增加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华驰,林成琳.手术室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20).

[2]蒋锐沅,王同彪,满婷婷,等.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生成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33).

[3]孙淑凤,朱永健,郑慧,等.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口渴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