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及预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及预测

郝瑞仙

内蒙古呼市水资源与河湖保护中心,010020,

摘要施工降水作为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水文地质处理手段,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其对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及预测方法。分析了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和地表径流等水文特征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数值模拟和监测分析的预测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总结了施工降水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为相关工程的水文地质处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施工降水;水文地质特征;影响机理;预测方法;工程建设

姓名:郝瑞仙,出生日期:1976年7月,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经济师

单位:内蒙古呼市水资源与河湖保护中心,邮编:010020,现从事工作: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

引言

工程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一直是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施工降水作为一种常用的水文地质处理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减轻地基承载压力,还可以保护工地周边环境的水资源和土壤结构。然而,过去对施工降水影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方面,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及预测方法,以期为工程建设提供更科学、可靠的水文地质处理方案。

一、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施工降水通过持续的抽水作业,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的高低。在地基施工中,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导致地基浸润和土壤液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适时地施行降水措施,可将地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内,提供良好的工程施工条件。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还涉及到地下水的水质问题。在地下水位降低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周边地下水的水质变化。例如,地下水位下降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增加,可能导致地下水中溶解物质的浓度增加,甚至引发地下水污染事件。因此,在施工降水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施工降水还可能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地下水位下降过快或过量,可能导致植被枯萎、土壤侵蚀等生态问题的发生。因此,在进行施工降水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测。通过数值模拟、监测分析等手段,可以预测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水文地貌特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降水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施工降水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随着施工降水的进行,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中的含水量也随之减少。当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土壤的渗透性也会相应地增加。这是因为土壤中的孔隙空间得到了释放,水分渗透的通道变得更加畅通,从而提高了土壤的渗透性。这种情况下,土壤的渗透性将对工程建设中的排水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地基排水和土壤稳定性的维护。

施工降水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还与降水量和频率有关。在大量连续的施工降水作业下,土壤中的含水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少,导致土壤渗透性的增加。尤其是在雨季或频繁降雨的地区,施工降水可能会加剧土壤的渗透性增加,对工程建设的排水和地基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降水的时间和量,避免过度影响土壤的渗透性和工程施工进度。

施工降水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还需考虑土壤类型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渗透性有所差异,例如,粘性土壤的渗透性较差,而砂质土壤的渗透性较好。地质条件也会对土壤的渗透性产生影响,如存在岩层或地下水层的地区,土壤的渗透性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进行施工降水前,需要对土壤类型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降水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及预测方法

施工降水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及预测方法是工程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的问题之一。地表径流是指降雨水在地表流动后形成的一种水文过程,直接影响着周边环境的水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施工降水作为一种外源性水文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降水增加了地表水量的输入,导致地表径流的增加。在降雨季节或频繁的降雨事件中,施工降水的作用下,地表水量的积聚和流动增加,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尤其是在工程建设区域地势较为平坦或排水不畅的情况下,施工降水会加剧地表水的聚集和流动,增加地表径流的数量和速度。

施工降水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还与土壤类型和地形条件有关。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分的渗透性和保水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地表径流的生成和流动。在土壤较为肥沃或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地区,地表径流的形成可能相对较少,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而在坡度较大或土壤贫瘠的地区,地表径流的生成和流动则更为明显。施工降水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还可能导致地表水质的变化。随着地表径流的增加,可能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土壤颗粒、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等污染物质质被冲走,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污染。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区域,施工降水可能会带走工地的泥土、废弃物和化学品等污染源,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结语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降水作为一种常用的水文地质处理手段,对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和地表径流等水文地质特征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分析了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机理及预测方法,从地下水位的调控到土壤渗透性的变化再到地表径流的形成,全面展现了施工降水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施工降水的影响机理和调控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不断优化施工降水方案,为工程建设的水文地质处理提供更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评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明, 李华. 施工降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 47(3): 56-64.

[2] 张伟, 赵勇. 施工降水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及调控方法[J]. 地质工程与工程地质, 2019, 34(2): 78-86.

[3] 杨志强, 刘红. 基于监测分析的施工降水对地表径流影响预测方法研究[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8, 40(4): 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