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论文

/ 3

2021-2022学年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化2.0时代中职教学改革模式探究

谢华宁

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清远市清城区 5115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标竿;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基础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并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和社会行业形势的变化来随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方向与经济现实需求保持高度一致性只有顺应社会经济行业需求,才能够各行各业培育出基础扎实、技能过关的优质人才,从而实现长远发展。本文将关于信息化2.0时代中职教学改革模式这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信息化2.0;中职;教学改革;

在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中职教学中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愈来愈重要,有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技术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例如在财务行业发展中,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就彻底颠覆了传统财务教育者的认知,也对今后中职学校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生存压力;中职学校教学只有而且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教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全面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具先进性、时代性、高效性的教学服务。

一、关于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阐述

2018年4月,我国教育部教技[2018]6号文件,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各省市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该计划中提出要在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教育发展目标。其中“三全”是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是指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普遍提高;“一大”是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该计划的推行,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推进2.0时代。

教育信息化2.0具有1.0时代所不具备的三大独特优势,一是复制传播速度快,二是时空局限得到突破,三是教学手段丰富多元化,在“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建设目标下,这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也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得到提升的重要基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开启,直接增强了我国教育实力,对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行意味着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开始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此计划有力高效地推动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由内而外的重大变革、教育体系重新架构,国家教育信息发展水平将逐步走向国际前列。

二、教育信息化2.0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以下的转变

(一)教育资源观

在教育信息化2.0的不断推动和落实过程中,学校的教育资源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前学校在教育资源上会比较集中强调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这两项内容,但现在学校逐步建立起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资源观,这观念使得教育资源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延伸,教育内容载体和教学过程大数据也得到了进一步融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积极推进,知识从课堂发展到了网络,从单一知识延伸到知识图谱,不仅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更加满足了智能科技时代下育人全过程的需求,“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泛在终身学习生态体系在逐步诞生,同时还逐渐架构起有规模的学习型社会。

(二)信息技术素养观

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石,旨在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那现在推行的教育信息化2.0则是以数据技术为基石,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目的,将所有的参与主体、教学工具、教学行为都进行数据化。因此 ,学校专业教学重点集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上面,这也是对我们中职学校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的响应。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普及和推进,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素养观也出现了质的飞跃,教育教学已经不仅仅要利用好技术,要借助信息素养来实现和信息技术的紧密合作。

(三)教育技术观

在教育信息化1.0中,教育技术比较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而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展中,教育技术走出了只对学习环境的关注,开始逐步被嵌入到了学习系统当中,成为了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种移动学习APP、AR/VR平台与资源、智能学伴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品质优秀又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育资源体系得以建立,这样一方面开发了新的教育资源,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各样学习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教育资源平台的改革和服务优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得到了良好发展;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促使了教育从内部的小联接逐步走向了教育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大联接,在这种教育技术观的转变影响下,教育的边界也将进一步变得更加模糊,教育实现了技术的现代化。

(四)发展动力观

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中,学校在教育教学当中强调的如何高效应用教育系统,提升和保证教学质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在教育信息化2.0推动下,现在的中职学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学校必须努力发挥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融合创新既要实现常态化应用,也要达成全方位创新,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推动、改进并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校园管理成效。

(五)思维类型观

在教育信息化2.0的促进推广下,教育资源从资源数字化、平面化逐步发展成数字资源平台化,无空间距离共享化,并逐步建立起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教育资源开始覆盖全校园,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始得到了满足,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师生的教育教学思维类型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工具性思维开始朝着人工智能思维方向转变,学校教学侧重点开始转向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并帮助师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信息思维,从而适应社会智能发展的要求,让师生将职业能力素养用来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当前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对信息化教学认知不充分

据了解,虽然目前中职学校都在积极推行信息化2.0教学改革工作,但是从实际教学行为和表现来看,相当多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并不是很充分,不少教师仍然只是将信息化教学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面,而且只是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单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者教师也意识到了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际工作中,始终未能寻找到二者有效结合的方式,也没有办法将二者结合的创新性和可塑性充分发挥和呈现出来。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师们还未能真正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本质,没有形成正确充分的认知与结合理念。

(二)未能合理安排与设置信息化课程

纵观当前学校教学现状,其在信息化课程安排与设置上面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未能给予信息化课程该有的课时比重,也未能高度重视起信息化课程。现在中职学校教学在安排信息化课程时通常会将关注点集中在个方面:一是就业方向,信息化课程安排注重以就业为导向,这与中职学校自身的教学责任和使命有着紧密关联性,中职学校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日后就业打基础做准备,所以信息化课程设置更应该有所侧重;二是行业适用性,学校负责课程安排和设置的教师仍旧会将关注范围集中在教学体系上面,在教学体系当中设置与信息化岗位相互匹配的课程,这就会使得信息化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得不到有效呈现,其和一般的专业课程相比也没有什么区别可言了,自然难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特殊关注;三是中职专业的职业特殊性,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中职学校设立的不同专业都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大多数专业都需要学生实操来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在这类课程中,教师的全方位指导不可或缺;但因为学校教学管理缺乏配套支持制度,就使得教师在部分体验性较强的课程指导难以到位,教师难以同时兼顾五十多人的实操是否到位,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比较受局限。

(三)教学理念有待创新和优化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推下,信息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去分析,教师往往会将知识传授和行业要求相分离,容易忽视行业环境的需求标准和对信息化课程的设置。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于发展势头迅猛的行业岗位要求,缺乏时代感,教学方式仍然采用在纸上谈兵这种理论层面的讲授学生空有理论知识难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二是受学校硬件资源限制,教学难以开展足够的信息化类课程,部分教师觉得既然硬件都难以满足,干脆也放弃信息化教学了,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更难以适应社会对职业人才技能的要求

(四)重形式,轻过程

近年,中职学校各专业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无论是从理念层面还是在时间分配比重上,教学管理层都在积极寻求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之间的平衡;与信息化1.0时期相比,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无疑让学生得到了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可是,深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去了解,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是却只停留在了实践形式上面,追求活动形式的多元化,过于追求实践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学生们有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但从实践当中学习到的技能和应该积攒的经验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信息化2.0时代下中职教学如何创新教学模式

(一)合理安排和设置信息化课程

中职学校各专业教学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情况来进一步合理安排和设置信息化课程,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建议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提高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量多重因素来合理设置课程时间、分配

各科目比重,将相关课程之间的时间跨度缩到更小范围之内第二,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上岗操作能力如果现实条件允许,学校可以适时适当地加大投资比重,尽全力为学生们创造和争取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营造出更浓厚的职业体验氛围第三,有计划地增加实教学的比重,结合实际行业实际和教学内容需求来增设实环节,借助岗位体验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收获

(二)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专业一线教师,都要认清教育发展新趋势,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深入当前专业教学的实际工作中,了解专业教学的需求,感受专业教学的职业变化,进而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给予教学创新性和实践性高度重视。专业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职业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地位,要紧密结合各专业教学的新目标和要求来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将更多信息化科技手段融入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各专业信息化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魅力。教师也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创新能力,紧跟时代发展形势迅速转变自身观念,树立起信息化教学的创新观念和意识。信息化2.0时代是将课堂教学和先进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新时代,在信息化2.0时代影响下,以现代化教学模式为代表的时代教育气息会更加浓厚,课堂环境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各种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会不断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依然坚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懂得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那么其必然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对行业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负面作用。

(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路线

在企业HR中,有这样一句话,成绩优秀不等于工作优秀。有很多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的学生,步入职业岗位后却表现得差强人意,实操技能和应用能力比较欠缺,甚至不知道从下手。学业成功了,就业却失败了。究其根源就在于学校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倾向,学校教只有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路线,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提升自己的实践与应用能力,积攒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不仅仅是信息化2.0时代对中职学校各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应该是中职学校专业需要一直平衡和管理好的教学关系。

(四)落实分岗位针对性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方向比较繁多细致,每个专业中行业岗位设置也繁多细致,每个专业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要求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级五十多人开展专业内所有岗位指导教学,难度非常大,教师难以同时兼顾每个学生的实操是否到位,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非常有限,因此落实分岗位针对性教学模式就会容易很多教师负责单个岗位或2-3个岗位实操技能指导,全岗位实操则由2-3个教师同步进行指导教学,这样在每个岗位实训的学生都能清楚掌握所在岗位的职业操作技能要求,同时还能提升师生的职业信息素养,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适应工作要求做好了充分准备。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工作势在必行;中职学校各专业要在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基础上勇敢求新求变,要敢于尝试和突破,切忌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专属于自己的教学改革模式,保障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 .

[2]黄永明,余浪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专业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J].职业,2020,540(03):82-84.

作者简介:谢华宁,1982年9月,女,壮族,广东省清远市,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第 1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