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技术在房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楼宇智能化技术在房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黄小东

华设设计集团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随着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楼宇智能化技术,一方面能够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用户的智能化体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电气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电气设计中楼宇智能化技术的问题,最后围绕如何在电气设计中提升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质量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房屋住宅建筑;楼宇智能化;电气设计

引言

建筑构建过程当中,会对诸多智能化技术进行应用。建筑技术与智能化技术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建筑建设过程当中应使用更具创新性的技术。建筑应用各项智能化技术,需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诸多创新性技术进行配合使用,由此使得建筑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对其应用功能进行有效分析。就通信层面与安全层面而言,需要以更灵活的方式应用各类技术,对各类情况与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由此确保建筑在构建过程当中更具智能化特征。

1建筑电气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通过合理的电气布局,确保电路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精心选择适当的设备,可以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电气系统的合理负荷分配可以防止过载和短路,从而维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合格的电气还会综合考虑应急电源、接地保护、过电压保护等方面,为电气系统增加了冗余性和可恢复性,提高其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在电气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团队会详细分析每个电气元素的特性,确保其与整体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2电气设计中楼宇智能化技术的问题

2.1设计合理需要提高

在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电气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设计合理性的提升。智能建筑工程中对于技术的使用至关重要,尤其是电气设计工作中一些细节。由此可以看出,电气设计工作如果存在问题,将会导致后期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效率,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开展电气设计工作。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中,接地和接地系统的构成,其相对模式稳定性比较差,只有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才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协调性。另外,在电气设计工作中,其主要内容与当前的楼宇智能化技术不匹配,这样也会导致电器设备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作用,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舒适感。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的施工要求,需要对定额容量进行科学化的设置,虽然一些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已经从实际角度考虑,但仍然会存在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2.2安全防护工作需要提高

在电气设计中,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安全防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电气接地会对整个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系统的安全需要完善电气接地体系。在建筑工程构建的时候,接地系统要保证可靠性,同时,要提高系统内的安全性,如果存在较多的隐患问题,将会对后续设备的使用带来较大的危害。另外,线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老化。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线缆的主要材料以塑料和胶质材料为主。一些线路会长期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因此,会增加老化的程度,使整个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短路和接地的故障。因此可以看出,导致线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尤其是在潮湿和高温的环境下,安全危险因素更多。

3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在房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策略

3.1加强电气防护

在电气设计中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时,由于楼宇智能化技术的接地工作并未与楼宇智能化技术相匹配,使得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时存在一定的电气安全隐患。为提升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质量,要加强电气接地质量控制,并做好电气保护,以此提升楼宇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安全质量。第一,加强电气接地质量控制。电气接地的安全性,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随着楼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建筑电气设计方面也在不断地完善接地系统设计,为了改善传统接地方式常出现的电气安全问题,就要加强电气接地质量控制。设计时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接地系统,当前较为常用的电气接地系统有TN-C-S系统、TN-C系统及TN-S系统等。其中TN-C-S系统具备TN-C系统和TN-S系统的优势,能够对电能能源进行合理分配,提升电气使用安全的同时,提高用户的电气体验感。第二,完善电气保护措施。在电气保护方面,通过应用有效的电路安全防护措施,比如静电防护、避雷防护、交直流电防护等多种措施,加强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电气防护。在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若电源采用直流电,应降低接地电阻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此时,可以使用电阻值较大的材料,达到电气保护的目的。若电源采用交流电则需要应用保护中心线的TN-C系统或者采取中性部分接地的方式,做好电气保护。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屏蔽静电的方式,降低电磁波所造成的电气干扰,提升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质量。

3.2优化节能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在房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时,需通过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节能控制。以针对建筑物的暖通空调节能为例,通过应用PID控制手段将控制空调数字控制器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管理,实现控制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目的。在应用PID控制策略时,若PID系数水平与所设计的温度与空气调节数值呈现反比的关系,通过合理设置PID系数能够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更加平缓,若PID系数较低则会出现温度波动变化曲线。同时采用DDC控制器代替传统空调通风的控制,能够充分发挥DDC控制器的小体积优势与抗干扰性强优点。一般来说,DDC控制器多用于暖空调的空气处理机、新风机、通风机等设备中。DDC控制器运行的稳定性与PID系数息息相关,PID系数的合理设置有助于提升DDC控制器运行的稳定性。另外,设计时在满足暖通空调节能控制的条件下,还要考虑暖通空调的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PID系数,结合温度传感器等外部装备,加强对温度波动的感应程度,提升DDC控制器的驱动水平[3]。

3.3完善人员管理内容

电气设计中,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的质量也与技术人员、工作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提升楼宇智能化技术运用质量,要从技术方面与管理方面加强人员管理。第一,提升人员技术水平。重视加强人员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落实细致化考核内容,提升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在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考核施工人员的线路铺设专业水平,提升线路铺设的安全性能。第二,明确人员管理标准。一方面,落实施工图纸的人员管理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考核施工人员是否能够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作业,丰富人员管理内容。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问题,要由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共同商议,并在第三方监理机构与业主方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审核后,完善设计更改。尤其是在楼宇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线路设计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质量标准,落实施工作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重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过程检验。另一方面,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预算,通过了解施工材料成本与价格,分析施工实际预算要求,以此为基础,建立更科学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人为制约因素影响电气设计质量的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房屋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楼宇智能化技术能够发挥楼宇智能化的一致性优势、控制力优势与灵敏性优势,提升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这就要求在应用楼宇智能化系统技术时,电气设计人员应加强电气防护,优化系统的节能设计,加强布线安全管理与质量安全监控,解决楼宇智能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华,丁忠财.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J].数码设计(上),2020(11):106-107.

[2]刘新新.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今日自动化,2022(7):55-58.

[3]金璐.电气自动化在楼宇智能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今日自动化,2020(10):6-7,17.

[4]耿佳旭.智能化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运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3(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