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术手术配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6例缝合手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1086例手术均成功,其中124例有合并伤患者接受了其他手术。结论完善的术前评估,全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 标签: 清创缝合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 年 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乳腺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疼痛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疼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有效率高,能够对患者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乳腺区段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块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022.1-2023.1),有88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各44例。结果:疾病康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营养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干预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好。

  • 标签: 胃癌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022.1-2023.1),有88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各44例。结果:疾病康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营养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支持用于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干预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好。

  • 标签: 胃癌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医院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8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其中经颈部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32例,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1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提示:神经鞘瘤20例(41.7%),多形性腺瘤17例(35.4%),神经纤维瘤4例(8.3%),血管瘤4例(8.3%),囊肿3例(6.3%)。住院期间并发症: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发生并发症6例,经口径路手术者2例。术后随访10~62个月,经口径路手术者复发2例,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复发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经口径路与经颈部径路手术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是否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径路对于位于咽旁间隙前半部的肿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而位于咽旁间隙后半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建议采用经颈部径路。

  • 标签: 咽旁间隙肿瘤 经颈部径路 经口径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以确保手术护理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20例患者,为了对护理方式进行观察,将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观察组将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指标明显更优,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取得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过程更加安全,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宫腔镜 手术室护理 子宫内膜息肉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