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作者: 刘喆 刘林 周文静 江哲涵 齐建光 闫辉 李海潮 齐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30名住院医师及其71名指导医师为研究对象,指导医师采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的15项置信职业行为进行评价。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学科、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之间置信级别的差异,以确定能否达到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采用概化系数检验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评价信度。结果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概化系数为0.980。指导医师对内科、妇产科和儿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二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一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0(0.6)比3.0(0),均矫正P<0.001];第三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5(0.8)比4.0(0.6),均矫正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指导医师对外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一年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3)比4.0(0.5),矫正P=0.591]、第二年和第三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5)比4.0(0.5),矫正P=0.047]的置信级别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可靠、稳定,能够有效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其中内科、妇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符合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必要重新规划年度培训计划。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置信职业行为 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对于同伴支持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4—12月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32名参与规范化培训同伴支持计划的新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同伴支持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及11个次主题。主题1:认知与态度(情感安全、适应性引导、对同伴支持的价值认可、积极的支持意向);主题2:同伴支持需求(科室相关信息需求、知识和技能经验需求、情感交流需求、职业成长支持需求);主题3:同伴支持体验(适应性行为的改变、认知和情绪的变化、对支持者和支持效果的期望感知存在差异)。结论重视同伴支持在新护士规范培训期间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搭建新护士同伴支持平台,拓宽经验交流渠道,增强同伴支持体验,促进新护士的角色适应和职业成长。

  • 标签: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同伴支持 定性研究
  • 作者: 黄聪 刘筱 刘林 姚爱明 燕宪亮 许铁 花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血压变异性(BPV)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入院时(T1)、手术麻醉前10 min内(T2)、手术完成后60 min内(T3)和手术完成后24 h(T4)血压,计算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CV-BP,包括收缩压变异系数(CV-SBP)、舒张压变异系数(CV-DBP)、平均动脉压变异系数(CV-MAP)〕及其四分位数,根据CV-MAP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CV-MAP≤7.27)、Q2组(7.27<CV-MAP≤9.50)、Q3组(9.50<CV-MAP≤14.05)、Q4组(CV-MAP>14.05)。创伤后1个月使用PTSD量表(PCL-5)评估患者的PTSD症状,以38分为界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并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各指标与PCL-5得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V-BP各指标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其中PTSD组24例,非PTSD组88例。与非PTSD组相比,PTSD组患者的女性比例、T1休克指数、术中术后输血比例更高,PT更长,术中术后输血量更多,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更低(均P<0.05)。PTSD组患者T1的SBP、DBP、MAP及T4的MAP均明显低于非PTSD组〔T1 SBP(mmHg,1 mmHg≈0.133 kPa):105.0(86.3,121.3)比122.0(112.0,132.8),T1 DBP(mmHg):62.5(50.0,77.3)比76.0(68.5,82.8),T1 MAP(mmHg):77.8(60.4,91.3)比93.3(82.5,99.0),T4 MAP(mmHg):83.8±9.1比88.7±10.4,均P<0.05〕,CV-SBP、CV-DBP和CV-MAP均高于非PTSD组〔CV-SBP:12.80(10.12,19.16)比9.30(6.07,12.95),CV-DBP:16.62±6.47比12.40±5.61,CV-MAP:14.10(9.25,18.85)比8.90(6.93,13.29),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创伤患者CV-MAP与PCL-5得分呈正相关(r=0.429,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V-MAP〔优势比(OR)=1.128,95%可信区间(95%CI)为1.015~1.254,P=0.025〕和CV-DBP(OR=1.114,95%CI为1.016~1.221,P=0.022)是急救创伤患者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相比于Q1组,Q4组明显更易发生PTSD(OR=18.6,95%CI为1.9~179.1,P=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CV-SBP、CV-DBP和CV-MAP对急性创伤患者发生PTSD均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3、0.682、0.726〕,其中以CV-MAP的预测价值最高,当CV-MAP截断值为12.158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9.3%。结论创伤后较高的BPV是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维持创伤患者血压稳定对防治PTSD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创伤 血压变异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危险因素 PCL-5量表
  • 简介:摘要烟雾病即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该病主要诊断、评估的手段多集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CT灌注成像(CTP)等影像学检查。目前烟雾病治疗指南认为手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较好,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血管周围微环境,减少烟雾状血管的数量,减少复发可能。然而目前该病的治疗尚存在争议,文献报道多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多中心联合对照研究,也需要大宗病例长期自然史随访,现就烟雾病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做叙述。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18~40(26±4)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水杨酸两周治疗1次共6次;另外加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每月治疗1次共3次。对照组仅予以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3次。结果观察组有效22例,占73.3%,对照组有效14例,占4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波长脉冲染料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治疗结果 超分子水杨酸 脉冲染料激光 疗效
  • 简介: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供者选择对移植的成败发挥关键性作用。目前,我国allo-HSCT的主要方式为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而haplo-HSCT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最佳供者的选择及移植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DSA阴性供者是haplo-HSCT的最佳选择,但对于缺少DSA阴性供者又急需进行haplo-HSCT的高滴度DSA患者,若移植前不对其进行DSA脱敏处理,则将导致移植失败,甚至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国内外研究者尝试采用血浆置换(PE)、抑制DSA产生、中和DSA、抑制补体激活通路等方法,对患者进行DSA脱敏治疗。笔者拟就接受haplo-HSCT患者的DSA及其脱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SA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脱敏法,免疫 供者特异性抗体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发移植物植入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估算前列腺癌患者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617治疗后对公众辐射剂量(RD)水平,为177Lu-PSMA-617治疗辐射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177Lu-PSMA-617治疗的10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71.1±5.9)岁],按照不同的177Lu-PSMA-617推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5.55~6.29 GBq)及高剂量组(6.70~8.94 GBq),在静脉推注药物后的5、30 min和1、2、4、24、48、72、96、144 h,分别在距患者0.3、1.0、2.0 m处,利用辐射监测剂量仪测量患者的外辐射初始剂量当量率(DR)。通过HERMES软件对ROI统计量进行分析,通过双指数函数模型进行曲线回归拟合得到相应方程。依据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CRP)提出的人类社会活动模式,估算177Lu-PSMA-617治疗后患者不同时间出院对公众人群的RD。结果患者均在完成治疗后72 h出院,距患者0.3、1.0和2.0 m处的初始DR分别为(12.6±3.3)、(4.7±1.2)和(1.6±0.4) μSv/h;同床共睡的伴侣、日间接触的家属和同事的RD分别为(999±253)、(121±29)和(160±39) μSv。患者若在完成治疗后48 h出院,即可将成年家属的RD控制在≤5 mSv,同事及儿童的RD控制在≤1 mSv。从177Lu-PSMA-617给药后开始,患者与伴侣分睡限制期以及与同事接触的限制期均为2 d,日间儿童接触的限制期为2 d(高剂量组)或1 d(低剂量组);给药后第1~4天,患者需限制公共交通工具乘坐时间,从第5天开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则没有时间限制。结论根据目前对公众的RD限制,如果采取了良好的安全预防措施,177Lu-PSMA-617治疗前列腺癌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辐射剂量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二肽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超声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美国放射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及AI+ACR TI-RADS联合诊断效能,研究其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和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前瞻性、连续性采集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6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甲状腺(疝)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49例(605个结节),男95例,女254例,男∶女比为1.00∶2.67,年龄范围为16~78岁,结节最大径范围0.2~5.6 cm。采用SPSS 26.0、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统计分析AI、ACR TI-RADS分级及联合诊断诊断效能,并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00,大于AI的0.857及ACR TI-RADS的0.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1,均P<0.00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5.32%,特异度为84.61%,准确度为92.56%,阳性预测值94.69%,阴性预测值86.27%,漏诊率4.68%,误诊率15.38%,均优于其余两种诊断方法,与术后病理结果有极好符合率(Kappa=0.804,P<0.001)。联合诊断识别不同肿瘤最大径的准确度分别为d≤0.5 cm 89.58%,0.5<d≤1.0 cm 96.09%,1.0<d≤2.0 cm 95.45%,2.0<d≤4.0 cm 87.88%,d>4.0 cm 85.71%,均优于其余两种诊断方法。结论AI+ACR TI-RADS联合应用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初筛价值,联合诊断能更有效地判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人工智能 超声检查 精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休克指数(shock index, SI)、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估伤情严重程度;记录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的Hct、Hb(并判断是否贫血)、WBC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Cr等,术前、术后是否使用止血药、抗凝药、镇痛药及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于入院时、术前7 d、术后24 h、术后7 d、术后14 d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入院时和术后当天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是否为急诊手术、手术时长、术中是否输血及引流量,观察计算围手术期失血情况。根据患者创伤后1个月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5(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 for DSM-5, PCL-5)评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26例)与非PTSD组(8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差异,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与伤后1个月PCL-5评分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与PTSD发病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研究围手术期失血量对PTSD的预测价值。结果PTSD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入院贫血发生率、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以及术后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TSD组(P<0.05),入院时和术后Hct、Hb及术前和术后24 h ADL评分明显低于非PTSD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5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隐性失血量呈正相关(r=0.256,P=0.007;r=0.203,P=0.035),与术后24 h ADL评分、术后Hct呈负相关(r=-0.271,P=0.004;r=-0.194,P=0.044)。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院贫血及隐性失血量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再次验证,隐性失血量是影响PT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 OR)1.001,95%CI 1.000~1.002]。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隐性失血量>1 157.8 ml时,发生PTSD的可能性大(P=0.028)。结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是急性创伤患者PT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隐性失血量以降低PTSD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急性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隐性失血 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5 贫血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我效能管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襄阳市中医医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症状改善情况、应对方式〔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和屈服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相比,自我效能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缓解患者症状,增加患者积极应对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效能管理 类风湿关节炎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对于同伴支持的真实感受与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运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4—12月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32名参与规范化培训同伴支持计划的新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同伴支持体验可归纳为3大主题及11个次主题。主题1:认知与态度(情感安全、适应性引导、对同伴支持的价值认可、积极的支持意向);主题2:同伴支持需求(科室相关信息需求、知识和技能经验需求、情感交流需求、职业成长支持需求);主题3:同伴支持体验(适应性行为的改变、认知和情绪的变化、对支持者和支持效果的期望感知存在差异)。结论重视同伴支持在新护士规范培训期间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搭建新护士同伴支持平台,拓宽经验交流渠道,增强同伴支持体验,促进新护士的角色适应和职业成长。

  • 标签: 新护士 规范化培训 同伴支持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楂芪降糖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气阴两虚血瘀证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楂芪降糖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方案,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糖、肾功能,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咽干口燥、倦怠乏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楂芪降糖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DN利于减轻症状,改善血糖、肾功能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楂芪降糖汤 穴位埋线 中医证候评分 血糖 肾功能
  • 简介:摘要阴茎硬结症的病因迄今不明,治疗也尚在探索之中,早期患者首选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但顽固病例此方法难以奏效,外科治疗通常是最后的选择。以往的阴茎硬结症外科治疗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机械牵引、阴茎体外冲击治疗、电离子渗入疗法、放射治疗等,但都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现已不建议采用。现今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斑块内注射治疗、白膜折叠术、阴茎假体植入术、白膜部分切除/补片移植术等,均有了一定的改进。本文就近年来阴茎硬结症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阴茎硬结 药物疗法 高能量冲击波 外科手术
  • 作者: 花嵘 杨永圣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州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州 221002 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 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州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镇痛对急性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影响,为PTSD的防治拓展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伤后30 d内平均疼痛评分的高低,分为强化镇痛组(<4分)和非强化镇痛组(≥4分)。收集入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创伤相关参数、VAS评分、PCL-5得分、HADS评分及PTSD发病情况;统计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4例符合条件的急性创伤患者,强化镇痛组39例、非强化镇痛组4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强化镇痛组患者伤后1月时PTSD发生率、PCL-5总得分显著低于非强化镇痛组;HADS焦虑和抑郁评分也显著低于非强化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将镇痛药换算成地佐辛用量,强化镇痛组伤后30 d内镇痛药总用量显著高于非强化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创伤患者中,伤后强化镇痛可显著降低PTSD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

  • 标签: 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创伤 强化镇痛 焦虑 抑郁 急诊 发生率
  • 作者: 张梦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创伤后早期炎症水平变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急性创伤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及伤后第3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等检验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1个月后使用PCL-5量表评估患者PTSD症状,以38分为界将患者分为PTSD组与非PTSD组。分析PTSD组和非PTSD组的NLR变化规律。结果纳入创伤患者91例,其中PTSD组23例,非PTSD组68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91例创伤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的NLR水平均升高(均P< 0.01),PTSD组在创伤后第7天的NLR值明显高于非PTSD组(P= 0.025);而非PTSD组则呈下降趋势,在创伤后第7天非PTSD组NLR值已明显低于入院当天(P= 0.001)。此外,伤后7 d的NLR高水平(β= 0.206, P= 0.01)是影响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动态监测急性创伤后的NLR值变化,对创伤后PTSD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创伤 炎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PCL-5评分
  • 简介:摘要烟雾病即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该病主要诊断、评估的手段多集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CT灌注成像(CTP)等影像学检查。目前烟雾病治疗指南认为手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较好,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血管周围微环境,减少烟雾状血管的数量,减少复发可能。然而目前该病的治疗尚存在争议,文献报道多为单中心研究,缺乏多中心联合对照研究,也需要大宗病例长期自然史随访,现就烟雾病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做叙述。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CT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仪陇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139例患者中共检测到1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05株[75.5% (105/139)],革兰阳性34株[24.5%(34/139)],真菌0株[0.0%(0/13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人葡萄球菌亚种多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较高;常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病死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同时应重视原发感染部位对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 抗菌药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葡萄球菌属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改变,明确床旁超声检测量视神经鞘管直径(ONSD)能否准确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3—9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每例患者均测量ONSD值并行头颅CT检查,比较ONSD值与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两者之间的阳性率的统计学意义及对两者进行一致性研究。结果超声测量ONSD值的阳性率为85%,CT显示阳性率为75%,通过配对卡方检验结果认为超声测量ONSD与CT评估颅内压增高两者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进行一致性检验说明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管直径可用于评估成人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变化。

  • 标签: 床旁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特殊的船舶工作环境,针对船舶工作人员对鞋子透气、舒适、轻便、卫生等各项要求,开展布鞋的样式、材料和工艺等研究,设计非系带式结构,选用经编织物作为鞋子帮面材料,橡胶和EVA复合材料为鞋底材料,采用冷粘工艺,开发出适合船舶工作环境用的布鞋。

  • 标签: 船舶 布鞋 轻便透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110例昏迷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加拿大神经功量表评分、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昏迷持续时间、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保护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意识障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意识障碍 昏迷 不良反应 纳洛酮 神经功能 醒脑静注射液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