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学习曲线及其拐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男19例、女24例;年龄59(48,66)岁;按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2例。测量螺钉置入精度和螺钉准确性分级,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信息。采用累计求和法绘制学习曲线,根据形态将学习曲线分为前期和后期。对比学习前期和学习后期指标差异,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L4椎弓根螺钉60枚、L5椎弓根螺钉70枚。L4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在第23枚开始提高,L5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在第20枚开始提高。以第23枚椎弓根螺钉(第14例患者)分割学习曲线为前期和后期,学习前期组与后期组在手术时间[(225.0±74.0)min vs.(207.0±81.2)min,t=0.65,P=0.521]、术中出血量[200(75,500)ml vs. 100(60,200)ml,Z=1.30,P=0.195]、术中透视次数[10(6,10)次vs. 10(6,10)次,Z=-0.37,P=0.7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 vs. 0,P=0.302)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后期较学习前期有更短的术后住院天数[4.5(3,6)d vs. 6.0(5,9)d,Z=2.00,P=0.046]和更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L4:1.33(1.06,1.79)mm vs. 2.23(1.12,4.55)mm,Z=2.43,P=0.015;L5:1.47(0.98,1.87)mm vs. 3.21(1.64,4.87)mm,Z=3.90,P=0.001]。前期和后期置钉准确率相近[L4:95%(21/22)vs. 97%(37/38),P=1.000;L5:91%(20/22)vs. 96%(46/48),P=0.585]。结论机器人辅助L4、L5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明显的学习曲线,置入第23枚椎弓根螺钉时,螺钉置入精度开始提高。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机器人手术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双节段颈前路手术治疗15年以上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CADR和ACDF两组。CADR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9.73±10.26)岁(范围32~70岁);混合型颈椎病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7例;C3,4、C4,5节段1例,C3,4、C5,6节段2例,C4,5、C5,6节段7例,C5,6、C6,7节段5例;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9.10°±4.00°;随访时间为(189.07±13.51)个月(范围162~210个月)。ACDF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60±8.83)岁(范围32~68岁);混合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15例;C3,4、C4,5节段1例,C4,5、C5,6节段15例,C5,6、C6,7节段4例;术前手术节段ROM为8.31°±5.23°;随访时间为(184.20±21.39)个月(范围156~222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邻近节段椎间盘Miyazaki分级、Odom分级及并发症。结果CADR组JOA评分由术前(13.20±2.6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93±1.22)分,JOA改善率59.44%±60.86%;NDI由术前27.60%±6.4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07%±9.71%,NDI下降12.53%±9.64%。ACDF组JOA评分由术前(12.93±2.46)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65±1.25)分,JOA改善率60.51%±43.17%;NDI由术前30.80%±8.11%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80%±6.31%,NDI下降18.00%±8.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及N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ROM:CADR组为38.33°±12.31°,ACDF组为31.11°±8.65°;手术节段ROM:CADR组为6.51°±4.61°,ACDF组手术节段已融合而丧失活动度;两组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P=0.049)。CADR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0%和47%,新发椎间盘突出率分别为20%和13%;ACDF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新发椎间盘突出率为25%和40%;两组下邻近节段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末次随访时CADR组Odom优良率为80%(12/15),ACDF组为85%(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8)。CADR组和ACDF组各1例翻修。结论双节段CADR术后远期疗效与ACDF相当,可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且在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优于ACDF。

  • 标签: 颈椎 全椎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2月—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3例,女157例;年龄25~70(50.6±10.4)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4/5273例、L5/S1227例。患者均行椎间孔镜术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6个月行MR检查。观察指标:(1)评估手术疗效,比较术前和术后1、6个月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测量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椎间盘还纳值、硬膜外压痕纵轴值;(3)观察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椎间孔、侧隐窝的狭窄发生率,计算手术后不同时间患者椎间隙高度率的变化;(4)分析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6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患者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4.81±0.94)和(2.50±0.65)分,均低于手术前的(7.14±1.48)分;JOA评分分别为(20.64±3.26)和(27.03±2.45)分,均高于术前的(16.06±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2、P=0.010;F=4.15、P=0.016)。(2)患者术后1、6个月的硬膜外压痕纵轴值分别为(6.37±2.47)、(6.37±2.65)mm,均低于术前的(8.45±3.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34,P<0.001);术后1、6个月的椎间盘还纳值分别为(5.25±2.06)、(5.3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3)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孔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2%(56/500)、3%(15/500),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2%(31/500)、1%(5/500),均低于术前的48.2%(241/500)和20.4%(10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01、120.71,P值均<0.001)。术后1、6个月患者的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6)。(4)术后1个月硬膜外压痕纵轴值与患者VAS评分呈正相关(r=0.73,P=0.015),与JOA评分呈负相关(r=-0.68,P=0.023)。结论MRI可作为评估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有效影像学方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电力工程配网的建设质量能够对电网的运行以及电力输送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力工程配网建设的管理工作。据此,本文对电力工程配网建设全过程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现阶段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现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全程管理策略。

  • 标签: 电力工程 配网建设 全过程管理
  • 简介: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中,电力俨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生产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更多跟更高的要求,并且在电网运行期间经常会发生各种问题影响着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展开探讨,了解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基本特点及以影响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提出提高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 标签: 配电网 电力工程技术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棘突纵割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spinous process splitting laminoplasty using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SLAC)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5月至2011年7月行SLAC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围手术期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共纳入病例165例。男115例,女50例;年龄(56.5±11.4)岁(范围26~84岁),随访时间(136.5±23.2)个月(范围108~182个月)。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m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估指标为患者的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变化,并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mJOA评分由术前的(11.4±2.9)分改善至术后早期(15.0±1.8)分,mJOA改善率为63.5%;但在末次随访时下降到(14.0±2.5)分(F=77.096,P<0.001),mJOA改善率降至50.8%。NDI由术前19.2%±14.4%,下降到术后早期的13.0%±15.0%,但末次随访时上升到14.0%±14.9%(F=6.915,P<0.001)。颈椎曲度方面,C2~C7 Cobb角由术前的14.8°±9.1°下降到11.1°±10.5°,至末次随访时维持在11.0°±10.1°(F=1.083,P=0.342)。颈椎活动度术后下降明显,主要是前屈时颈椎活动明显受限,前屈位C2~C7 Cobb角由术前的-19.8°±13.6°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7°±10.6°(P< 0.001)。共72例(44.0%)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3.6%)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神经症状加重,mJOA评分下降3分以上。62例(37.6%)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在术后6个月内得到缓解,余55例患者症状持续至末次随访,其中17例(10.3%)疼痛较为明显。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者10例(6.1%),9例在术后2年内缓解,余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仍未恢复。结论改良SLAC手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神经症状,并长期维持疗效和颈椎前凸曲度。术后持续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前屈活动度的丢失是SLAC手术术后长期随访的主要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椎管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 随访研究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三维重建模拟复位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 angle, CAA)并评估钉道治疗可复位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52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患者资料,男28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46.7岁。术前将颈椎CT扫描数据(DICOM格式)导入Mimics15.0软件行三维重建,以通过术前颈椎过伸侧位X线片获得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CAA目标区间的上限,以CAA正常值140°作为下限,评估是否存在置入Magerl螺钉钉道的解剖条件,以钉道存在时的CAA值作为术中复位角度。比较CAA的术前、术后CT测量值及模拟目标值间的差异。按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置钉准确性,同时比较术前、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Nurick评分差异。结果52例患者中35例经术前模拟评估存在可用钉道。以术中导航辅助下判断钉道为金标准,其中37例行Magerl螺钉固定(Magerl技术组),15例行钉棒系统固定(钉棒技术组)。Magerl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1°±6.6°)与术后测量值(149.0°±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4,P=0.240);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4.0°±8.9°)显著增加(t=-13.499,P<0.001)。钉棒技术组的模拟目标CAA值(150.4°±5.6°)与术后测量值(150.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4);术后测量值较术前(121.9°±8.3°)显著增加(t=-12.431,P<0.001)。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0.9)年(范围0.5~4年)。52例患者共置入106枚螺钉,其中Magerl技术组74枚,钉棒技术组32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88枚,B级15枚,临床可接受率为97.1%(103/106)。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椎动脉损伤、后组颅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NDI(9.7±6.4)和Nurick分级[(1.1±1.4)级]均较术前[27.4±8.7和(2.6±1.3)级]显著降低。结论术前模拟判断可用钉道、提供术中复位的目标CAA值,并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纠正CAA行单一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可复位型上颈椎畸形不稳定的方法安全可行。

  • 标签: 颈寰椎 枢椎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模拟数字转换
  • 简介:摘要电梯是人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随着电梯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它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电梯安全事故的危险性高、突发性强,很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电梯的检测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电梯检测与检测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 标签: 电梯检测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在长期间的经验积累中,建筑领域的许多施工技术已经基本发展成熟。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种施工技术,也是现阶段我国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手段。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最终的完成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出发,探究了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及技术研究。

  • 标签: 清水混凝土 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因为很多的燃煤电站采用单一的锅炉烟气治理设备,所以很难实现烟气污染物的协同治理,不易达到相应的环保要求。通常情况下从业人员会采用烟气冷却设备、低温除尘设备、脱硫设备及烟囱,如果将上述几种设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烟气污染物的治理,那么定会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治理 一体化 燃煤电站 烟气 锅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需要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因此必须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但由于财务报表本身及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缺陷,本文就财务报表本身及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 标签: 财务报表 分析 局限性 建议
  • 简介:<正>在改革浪潮不断冲击的今天,是否能有一种贯穿综合英语教学始终的教法呢?回答是肯定的,即综合法,亦称折衷法。这种教法的基本观点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教材的选用以及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接受能力,利用每种教法的优势,针对某种目的和情况,选择最好的方法。遵循以上观点,在综合英语课教学中,我采用综合法教学的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综合英语教学 综合法 综合英语课 大学英语 教法 教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