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治疗手指黏液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20年2月,我们对21例22指黏液患者采用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治疗,术后观察肿物复发、皮瓣存活、伤口愈合、感染、疼痛及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2.5个月,均无复发,皮瓣全部存活,伤口Ⅰ期愈合,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改善,由术前45°~75°(平均68.4°),恢复至术后50°~82°(平均72.2°);疼痛减轻,VAS由术前4.2±0.4降至术后3.4±0.2。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肿切除、骨赘咬除、V-Y皮瓣覆盖创面是治疗手指黏液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黏液囊肿 外科皮瓣 骨赘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儿童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3例先天性鼻中线囊肿及瘘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童30例,女童23例,月龄9~145个月,平均月龄35.6个月。全部患儿术前均行鼻窦薄层低辐射CT及MRI检查。所有患儿均接受全身麻醉下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根据病变部位及影像学检查提示的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对全部鼻骨深层、颅内硬膜外型以及疑似囊壁残留的鼻骨浅层病例均采用了内镜辅助下手术。对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并发症、复发及外观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53例患儿中,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鼻根类圆形包块21例(39.6%)、鼻梁针尖样瘘口13例(24.5%)、鼻梁类圆形包块9例(17.0%)等。病变部位包括鼻根22例(41.5%)、鼻梁中上段27例(50.9%)、鼻梁下段及鼻尖4例(7.5%)。病变深度包括鼻骨浅层24例(45.3%)、鼻骨深层19例(35.8%)、颅内硬膜外层10例(18.9%)。手术入路包括鼻根横形小切口22例(41.5%)、鼻正中小切口27例(50.9%)、开放式鼻整形入路4例(7.5%)。全部患儿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出现,均未行一期鼻背重建术。术后随访9~151个月(平均67.3个月),术后复发5例(9.4%),再次手术后治愈。全部患儿外鼻无畸形,外观满意。结论内镜辅助下鼻中线囊肿及瘘管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鼻中线囊肿及瘘管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收集155例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胆总管囊肿并接受同一主刀医生施行的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44例,女111例;平均年龄为4.3岁,年龄范围为2个月至13.7岁;Ⅰ型134例,Ⅳ型21例(Todani分型)。结果除3例患儿中转开腹手术,1例转为4孔腹腔镜手术外,余151例患儿均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3.3 h,手术时间范围为2.0~5.3 h,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时间范围为3~5 d,出院时间范围为术后6~8 d。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无明显学习曲线,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无相关性,胆总管囊肿的直径及切除时间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术中损伤十二指肠1例,同期行腹腔镜下十二指肠修补术;胰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行胰肠吻合术;术后出现胆漏2例,对其中1例行保守治疗,另1例行穿刺引流后痊愈;肠坏死1例,行肠切除、肝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胰漏1例,行穿刺引流后痊愈;术后迟发出血1例,行再次手术止血;脐部切口疝1例自行愈合。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随访时间范围为2个月至6年。行肠切除的1例患儿在术后2个月出现呕吐、腹泻,家属于当地医院就诊,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出现胰腺炎,行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目前尚在随访中。所有患儿均无吻合口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肝功能正常。结论运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是安全可靠的,疗效确切,切口美观。

  • 标签: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