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例ABOc组供、受者相比,(1)年龄、体重指数、供受者关系及术前透析等待时间等没有显著差别;(2)ABO血型:各移植中心O型受者等待名单最长,实施O型受者ABOi-KT,特别是A型给O型的比例最高;(3)HLA配型:两种手术在错配率、群体反应抗体(PRA)I类、PAR Ⅱ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4)术前抗CD20单抗的使用根据不同时期应用方案不同;(5)外科并发症:开展ABOi-KT的早期以出血最为常见,现阶段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与ABOc-KT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6)术后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和受者存活率均较高,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低,与ABOc-KT相当。结论ABOi-KT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各移植中心可根据需要开展。

  • 标签: 肾移植 ABO血型 不相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移植肾膜肾病(MN)受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例肾移植受者术后移植肾活检确诊为MN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受者分为原发病不明组(A组,12例)和复发组(B组,7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亲属活体肾移植的比例和术后基线肾功能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者术后平均16.4个月后出现复发,明显早于A组。两组移植肾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或)肾功能不全。B组血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染色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B组肾组织IgG4亚型染色强度强于A组。A组受者术后5年移植肾存活率为77.8 %,而复发受者为66.7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LA2R抗体在移植肾MN复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移植肾组织PLA2R染色有助于对原发病的判断,其敏感性高于血清抗PLA2R受体。利妥昔单抗是治疗移植肾膜肾病的有效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肾移植 膜性肾病 抗磷脂酶A2受体 利妥昔单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cABMR)的远期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行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为cABMR且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15 ml/(min·1.73m2)受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Banff 2017标准对移植肾活检病理进行评分。随访终点定义为eGFR<15 ml/(min·1.73m2)或再次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临床和病理学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49例cABMR受者纳入研究,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51)个月,109例(73.2 %)达到随访终点。Kaplan-Meier方法得到的cABMR诊断后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3 % [95 %置信区间(CI),81 % ~ 86 %]和32 %(95 %CI,27 % ~ 38 %)。在多因素生存分析中,Banff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ci + ct)评分[风险比(HR)3.0;95 % CI 1.9~4.7]、Banff移植肾肾小球病(cg)评分(HR 1.9;95 % CI 1.1~3.1)、eGFR(HR 2.0;95 % CI 1.3~3.2)、蛋白尿(HR 2.0;95 % CI 1.3~3.2)是影响cAB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蛋白尿水平和Banff ci + ct和Banff cg是影响cABM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