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1781年,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发现天王星以后,吸引了天文学界科技人员的极大兴趣,纷纷想通过观察更多地了解这个新发现的星球的奥秘。可是,人们在观察中却发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相符合。于是,在天文学界引起了种种议论。有的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有的人则认为这可能是天王星受到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吸引的结果。虽然当时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是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

  • 标签: 发现 海王星 万有引力定律 轶事 天文学家 科技人员
  • 简介:1979年4月,在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工作的罗宾·沃伦在一份胃黏膜活体标本中意外地发现一条奇怪的蓝线,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是无数细菌紧粘着胃上皮。经过多次观察,他又发现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沃伦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可能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求真 科学 正统 医院工作 澳大利亚 发现
  • 简介:1818年,焦耳出生于英国的索尔福,他从小体质羸弱不能上学,只得在家中跟父亲学习酿酒技术,然而,他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和物理,并对实验特别感兴趣,经过对科学的认真探究,他成为了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焦耳的最大贡献是对热的机械当量的研究,导致以后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确立。焦耳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标签: 焦耳 英国 热学 电学 高中 物理教学
  • 简介:伦琴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因发现了X射线,于1901年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人。说到X射线,不能不提到克鲁克斯。克鲁克斯是19世纪卓越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最大的研究成果是创制了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并对阴极射线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伦琴 X射线 德国 物理学家 阴极射线 高中
  • 简介:182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法国青年巴拉尔便起劲地研究海藻,因为当时人们已知海藻中含碘成份很高。巴拉尔就是要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入氯气,就得到了紫黑色的碘的晶体。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巴拉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有一股刺鼻的臭味。

  • 标签: 巴拉尔 法国 海藻 化学元素 化学实验
  • 简介:近年来,科学家和环保工作者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题大声呼吁大家都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的确,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人类当前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被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七、资源短缺;八、水环境污染严重;九、大气污染;十、固体废弃物成灾。这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同学们都应或多或少地知道。做环保卫士,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

  • 标签: 环境问题 人类 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 土地荒漠化
  • 简介: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的热门话题。那么纳米材料主要有什么特征呢?一是改变材料性质。一纳米只有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在加工过程中,当材料晶粒的线径小于一纳米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如各种块状金属都呈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颗粒时,均变成了黑色。二是熔点极低。如金的熔点是1064℃,而两纳米大小的金粉熔点仅为330℃。这就使低温下烧结制造合金产品成为可能,而且能把通常不可熔的金属冶炼成合金。

  • 标签: 多功能材料 纳米氧化锌 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 简介: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标签: 杂交水稻 袁隆平 高中 生物 备课参考
  • 简介:2005年3月2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连续空缺6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名花有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领导的课题组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问鼎这一至高荣誉。

  • 标签: 自主创新 航空制动材料 高中 理科 背景知识 备课参考
  • 简介: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电体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物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这种电势差的大小与电流和磁场强度的乘积成正比,与物体沿磁场方向的厚度成反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霍尔效应。它的比例系数称霍尔系数,其符号取决于物体中载流子的符号,其数值则与栽流子的浓度有关。

  • 标签: 霍尔效应 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物理学 高中 物理
  • 简介: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是:戴维·罗格斯、戴维·波利茨、弗兰克·维尔切克。三位科学家能获得这一殊荣是因为他们通过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揭开了物理场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夸克渐近自由现象的秘密。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发现描述成“夸克世界一项精彩的发现。”

  • 标签: 夸克渐近自由现象 数学模型 物理场强相互作用理论 中学 物理 备课参考
  • 简介: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在解释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方面取得了不少重大的发现,获得骄人成果,迄今至少有5次诺贝尔奖被授予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但是,很少有人对蛋白质的降解这一问题感兴趣,然而,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却独辟蹊径,上世纪70年代,

  • 标签: 蛋白质 降解过程 泛素调节 中学 生物 备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