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转移上皮样血管肉瘤(EA)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小肠转移EA的临床资料,进行光镜及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的3例小肠转移EA。结果小肠转移EA发病年龄36~80岁(平均62岁),男3例,女2例。临床出现腹痛2例、黑便2例、贫血及钡灌肠异常1例。原发病灶2例来源于大腿软组织,2例来源于脏器-肝和肺,1例原发灶不详。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原发性EA病灶相似,均表现为巢片状或索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像、核仁、血窦及血管网结构。免疫表型4例表达CD31,3例表达Fli-1、ERG,2例表达ⅧRAG、CKpan。结论小肠转移EA临床少见,预后较差,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黑便及贫血等消化道症状,各部位EA均可转移,临床诊断较困难,但病理组织学改变有特点,结合临床病史及免疫组化染色血管内皮相关抗原呈阳性有助于诊断。

  • 标签: 小肠肿瘤 上皮样血管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肝癌介入术患者进行研究,共计98例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9例,研究时间是2018年3月-2021年3月,分别应用常规护理、针对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天、术后3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为P

  • 标签:   肝癌 针对性护理 疼痛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其了解有限。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向患者传授准确的信息和知识,让他们了解甲状腺结节的原因、症状、治疗选项等,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本文从甲状腺结节定义、甲状腺结节检出人群健康教育必要、健康管理中心甲状腺结节检出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方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检出人群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我国人民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影响到了水的质量,而对于污水处理技术也应该随之不断地进行创新。环保水处理技术所最需要的解决方式就是把提高水质和节约资源同步进行。这篇文章对环保水处理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主要探析。

  • 标签: 环保型水处理技术 发展趋势 探究
  • 简介: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建设服务政府应该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合理化因素,树立人本精神,明确政府在服务中的主要角色与职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共同治理的和谐新格局,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公务员为公民社会服务的意识。

  • 标签: 新公共服务理论 服务型政府 启示
  • 简介:摘要:预习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目标是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地展示本节课教学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预习微课可以将学习资源收集在一起,使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预习型微课 小学 数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注射治疗气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中医科就诊的40名气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肾俞、脾俞、气海、关元及足三里,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有效率以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痊愈5例,占12.5 %;显效23例,占57.5%;好转7例,占 17.5%;无效5例,占 12.5%。总有效率87.5%。结论:穴位注射在治疗气虚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穴位注射治疗,气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提高,这就给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我们必须要进行环保的施工管理。本文着重对市政工程环保施工与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实现环保施工管理提出了有针对的对策。

  • 标签: 市政工程 环保型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报道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的2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使用胰岛素及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后,转换为GLP-1RA单药治疗,达到糖尿病临床缓解的诊疗过程。患者为27岁男性,因“消瘦2个月,突发心慌、深大呼吸1 d”入院,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明确诊断为2糖尿病。予胰岛素泵、口服降糖及GLP-1RA药物联合治疗,逐步简化方案为利拉鲁肽1.8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满意,1年后复诊胰岛功能恢复良好。利拉鲁肽作为GLP-1RA日制剂的经典药物,初期可以与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连用或单独使用,其具有强效的降糖作用及良好的减重效果,可用于2糖尿病的起始或强化治疗。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肥胖 强化治疗
  • 简介:摘要:新课程改革相应地改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在实际考查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更为重要。由于英语是一门人文语言学科,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上。在实际考试过程中,老师还增加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试。本文重点介绍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结合相关的阅读水平,对实际课程进行相应的创新设计,并通过改进思维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能力。

  • 标签: 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  任务教学法  阅读层次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服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肥胖的2糖尿病(T2DM)患者,转换为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降糖及减重效果,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38岁男性,因“发现血糖高5年”入院,既往明确诊断为T2DM,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改为司美格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良好,体重较前下降17 kg,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司美格鲁肽可通过减少食欲和饥饿感、减少能量摄入、增加饱腹感、改变食物偏好、延缓胃排空等机制起到减重的作用,并有助于改善脂肪肝,可用于超重或肥胖的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肥胖症 重度脂肪肝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单眼发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其对侧眼和健康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门诊确诊为POAG的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的患者(POA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应用高分辨率频域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SFCT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500、1 000、2 000 μm共7个位置的脉络膜厚度。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脉络膜厚度在POAG组患眼与对侧眼的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比较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数、视野平均缺损值对POAG组患眼黄斑各个位置脉络膜厚度的影响。结果POAG组纳入75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男性48例,女性27例),健康对照组纳入61名(61只右眼)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44岁,男性34名,女性27名)。POAG组患眼SFCT为(244.41±83.18)μm,其对侧眼SFCT为(254.28±88.92)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SFCT为(272.98±55.87)μm,校正年龄、性别和等效球镜度数后,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AG组患眼在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2 000 μm处的脉络膜厚度为(167.84±70.44)μm,其对侧眼为(188.84±89.06)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1)。POAG组患眼与其对侧眼及健康对照组在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其他距离处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患眼的SFCT变薄与视野平均缺损值下降(β=14.66,P<0.05)和近视屈光度数增高(β=14.95,P<0.01)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结论单眼发病的POAG患眼SFCT较对侧眼和健康人未见明显变薄,仅黄斑鼻侧2 000 μm的脉络膜薄于对侧眼。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及近视屈光度数程度与SFCT变薄相关,提示脉络膜变薄可能参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94-200)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视觉,单眼 黄斑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特点。文章以Z科创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Z公司实施双重股权结构的动因及效果,得出结论:双重股权结构即可有效防止外部投资者因个人利益对创始人决策造成影响,保证管理层有效决策,同时给中小股东通过“搭便车”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它为我国科创企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重股权结构 科创型公司 股权融资
  • 简介:通过对上海交通枢纽商业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与调查,分别就城市中心商业中心、门户型商业中心、城市副中心商业中心与社区商业中心四种类型.结合案例进行详尽论述.对比分析。认为交通枢纽商业地产体现的是一种交通综合体的混合开发模式.而现代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开发也更加趋向于以交通功能的完善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综合体开发发展。

  • 标签: 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交通衔接设施 配置指标 共享形式
  • 简介:本文抽取学习城市中部分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需求.同时针对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放教育改革,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从总体评估、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 标签: 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 学习需求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伴有中心视野缺损(CVFDs)与周边视野缺损(PVFDs)的早期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变化。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12月首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早期POAG患者66例66眼,根据视野缺损部位不同将患者分为CVFDs组25例25眼和PVFDs组41例41眼,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和屈光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5人55眼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眼科检查,采用Humphrey视野计进行24-2视野检查;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黄斑区6 mm×6 mm范围内的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根据ETDRS环将视网膜分为3个环9个区域,测定中心、内环(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和外环(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血流参数。评估并比较CVFDs组与PVFDs组患者黄斑区微血管血流变化及其与视野缺损部位的关联。结果健康对照组、CVFDs组和PVFDs组受检眼黄斑区总体血管密度分别为18.20(17.50,18.50)、17.10(16.30,17.85)和17.20(16.25,17.90)mm/mm2,总体灌注密度分别为0.45(0.43,0.46)、0.42(0.40,0.44)和0.43(0.40,0.44)mm2/mm2,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0.84、16.15,均P<0.001),其中CVFDs组和PVFDs组黄斑区总体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患者受检眼黄斑区外环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VFDs组受检眼外环各区血管密度和外环上方、下方及鼻侧灌注密度均下降,PVFDs组外环上方、下方和颞侧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FDs组外环鼻侧灌注密度低于PVF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早期POAG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和灌注密度均明显降低,具有CVFDs的早期POAG患者黄斑区外环鼻侧灌注密度低于PVFDs者。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诊断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野 黄斑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合作学习是对自主学习有限性的补充,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功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有效的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开拓思维、学会锤炼思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彼此启迪,共同进步。

  • 标签: 有效性 小组合作 实践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对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锻炼依从与尿失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并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调查简表(ICI-Q-SF)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主观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锻炼依从、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自我效能以及1 h尿垫实验检测漏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锻炼依从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锻炼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CI-Q-SF得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者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续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女性压力尿失禁患者的锻炼依从,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增加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患者尿失禁的严重程度,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延续干预 压力性尿失禁 依从性 尿失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