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2例经病例证实的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给予多西他赛联合进行治疗,多西他赛75g/m2,静脉滴注,第一天1000mg/m2,餐后口服,2次/d,连续服用14d,以21d为一周期,治疗两周期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3例,治疗有效率为92.8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好,具有重大治疗意义,值得积极推广研究。

  • 标签: 多西他赛 希罗达 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碳峰目标的实现,使得城市居民出行更绿色、高效,我国大力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本文以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调整优化交通结构布局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借鉴。

  • 标签:   交通出行方式 轨道交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眼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分成2组,对43例参照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43例治疗组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前房深度及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优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眼压,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治疗有效性
  • 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6年3月11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信息通信技术旗舰活动——"移动学习周"(MobileLearningWeek),吸了数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代表、教育专家、移动学习领域专业人士、研究人员以及产业合作伙伴,共商如何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 标签: 学习周 通信技术 教育质量 全纳教育 移动技术 科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胎儿生存的因素,并建立CDH的预测模型。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52例产前超声诊断为CDH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16个产前因素和5个生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确定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对CDH生存的预测价值。以约登指数最大时预测值为界值,建立基于上述因素的预测模型,绘制预测CDH生存结局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252例CDH患儿中,68.7%(173/252)出院时存活。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头比(lung-to-head ratio,LHR)、右侧膈疝、肝疝、胸腔内胃、羊水过多、早产、低出生体重、5 min Apgar评分<7分及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等与CDH的生存显著相关;进一步行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多(OR=11.19,95%CI:2.83~45.33)、肝疝(OR=2.81,95%CI:1.32~11.92)、胸腔内胃(OR=5.02,95%CI:1.29~17.13)、低出生体重(OR=8.58,95%CI:1.59~45.01)和AFI(OR=3.68,95%CI:1.37~14.72)是CDH患儿出院时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HR(OR=0.36,95%CI:0.01~0.69)则为保护因素。基于约登指数最大时的LHR、AFI、羊水过多、肝疝、胸腔内胃及低出生体重等6个指标单项预测界值(分别为1.6、232.5 mm、1.0、1.0、1.0、1.0)建立模型,预测CDH生存的AUC值为0.904,灵敏度为0.747,特异度为 0.896。结论LHR、肝疝、胸内胃、羊水过多、低出生体重和AFI是CDH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和生后指标联合预测CDH生存率的准确性较好。

  • 标签: 疝,横膈,先天性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存活率 预测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而使得高能节约、环保高效的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备受人们青睐。余热锅炉作为连接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在余热锅炉的停备用期间,空气或者水中一些溶解氧的物质会对汽水系统的金属内表面产生腐蚀,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及使用寿命。本文有针对性的探讨了余热锅炉在停备用期间的保养策略。

  • 标签: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余热锅炉保养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23-01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泌尿结石病人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西药组接受西药治疗,中西药合用组接受自拟中药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总治疗效果、不良用药现象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西药组对比,我们发现中西药合用组总治疗效果明显较高,差异显著经检验后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用药现象,差异不显著经检验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疗效的提高,同时安全性高,不会带来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中药排石汤 西药 泌尿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8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对不同分期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Ⅳ期手术治疗效果最佳,术后并发症相应较轻,不同分期的手术治疗效果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关节外科护生接受标准化病人联合问题式(PBL)教学的带教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到我院骨科关节外科实习的4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时间先后进行划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入院的20名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入院的20名护生为观察组,接受标准化病人联合PBL教学,对比护生实习后的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核心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联合PBL教学能够显著提高骨科关节外科护生的核心能力。

  • 标签: 骨科 标准化 PBL教学 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结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盆底疾病诊疗中心,且符合罗马Ⅲ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 5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结肠水疗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均行直肠测压、盆底表面肌电图评估、 Wexner便秘量表评分治疗后 (3月、 6月 ),治疗 6月后随访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生物反馈联合结肠水疗治疗后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3月、 6月 )患者 Wexner便秘量表评分 (13.7±2.62 vs. 7.8±3.32 vs. 5.95±1.90)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为 86.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结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及排便习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 生物反馈 结肠水疗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实施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患儿产前-产时-产后-随访程序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10年经验,评估MDT诊疗模式对先天性重症膈疝的诊疗效果。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诊治的产前诊断CDH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明确诊断时孕周、娩出孕周、Apgar评分、膈疝类型、出生体重、肝脏位置、血气分析指标、手术方式、呼吸机维持时间和住院周期等。将152例产前诊断为膈疝的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80例,女72例,左侧膈疝120例,右侧膈疝32例。将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产前诊断膈疝病例作为非MDT组;2008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产前诊断膈疝病例作为MDT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非MDT组8例,MDT组144例。MDT组患儿均采取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包括产前管理(产前诊断、评估与产前咨询)、产时管理(分娩及抢救)、产后管理及围手术期综合管理。结果非MDT组8例,MDT组144例。13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非MDT组8人均行经腹开放手术;MDT组患儿中,17例因出生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而未行手术治疗,127例行手术治疗,66例经腹开放手术,61例为胸腔镜手术。与非MDT组患儿相比,MDT组患儿手术时间延后(4.8±2.3比1.1±0.4)d,胸腔镜辅助手术比例较大(0比48.0%),且治愈率提高(75.0%比37.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出生体重、膈疝类型、膈肌缺损大小分级等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MDT诊疗模式管理CDH患儿,使CDH的诊断和治疗形成无缝连接,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疝,横膈 多学科治疗 诊疗模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针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血脂治疗,并予以甲钴胺0.5mg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针20ml静滴,1次/天,连用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或P<0.01),且观察组增快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红针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丹红注射液 甲钴胺 疗效
  • 作者: 邓娟 王俊 李昇霖 刘显旺 薛彩强 周俊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27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 730030;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常规检查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鉴别诊断不典型肝脓肿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ICC和19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的MR图像,观察两组间病灶MR征象及病灶边缘实性部分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ean)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elative ADC,r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MR征象及ADC值的差异。结果ICC与不典型肝脓肿在动脉期断环征、肝组织异常灌注、肝包膜的皱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病灶边缘实性成分ADCmean值为(0.84±0.14)×10-3 mm2/s,rADC值为(0.70±0.12);肝脓肿边缘实性部分的ADCmean值为(1.04±0.10)×10-3 mm2/s,rADC值为(0.95±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mean值、rAD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964,ADCmean值以0.86×10-3 mm2/s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3.2%,rADC以0.83为截断值,鉴别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4.2%。结论MR常规检查联合DWI有助于鉴别ICC与不典型肝脓肿。

  • 标签: 胆管细胞癌 肝脓肿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对结肠镜检查患者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分及耐受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肠道准备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取4袋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加入凉开水将其配制成4 L溶液进行肠道准备,于内镜检查前6 h开始,每小时服用1 L溶液,最后一次服用时间至结肠镜检查开始时间间隔≤4 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镜检查前4 h口服30 mL西甲硅油乳剂。比较两组研究对象BBPS评分、腔内液体量评分及总分,耐受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全结肠评分(7.16±0.61)分、左半结肠评分(2.89±0.62)分、横结肠评分(2.78±0.64)分、右半结肠评分(1.58±0.49)分、肠腔内体液评分为(1.47±0.48)分、总分为(8.84±0.87)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3±0.76)、(2.23±0.86)、(2.15±0.76)、(1.14±0.16)、(0.91±0.55),(7.11±1.0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54、6.532、6.652、8.957、8.054、13.380,P均<0.05);观察组耐受度(90.00%,99/110)高于对照组(81.81%,90/11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3,P=0.08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82%,2/110)低于对照组(8.18%,9/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0,P<0.05),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低血糖或饥饿及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道准备中应用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能够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较单纯使用聚乙二醇不增加患者耐受程度,但减少了患者腹胀的发生。

  • 标签: 结肠镜 聚乙二醇 西甲硅油 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耐受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进展性、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pmDTC)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1月至2022年2月间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例pmDTC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58(51,66)岁],予阿帕替尼治疗(50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3(2,4)个月后,行18F-FDG PET/CT或CT监测靶病灶(TL)。随后在不间断阿帕替尼治疗的情况下联合131I治疗,3个月后再行18F-FDG PET/CT或CT监测TL。治疗期间每4~8周检测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观察Tg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数据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7例pmDTC患者中5例经阿帕替尼治疗3(2,4)个月后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均为5/7。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2(1,2)次后5例患者部分缓解,2例患者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和5/7。7例患者在阿帕替尼联合131I治疗后,Tg水平从基线的8 644(2 504,16 300) μg/L下降至143(7,3 574) μg/L(z=-2.37,P=0.018)。此外,1例患者在阿帕替尼长期治疗后肿瘤病灶摄131I功能明显增加。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pmDTC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患者客观缓解率高,联合131I治疗后抗肿瘤作用更加突显。阿帕替尼长期治疗可能改变肿瘤微环境诱导分化,提高摄碘功能,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状腺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IRE)联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RE联合化疗的64例LAP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0例,女性34例,中位年龄58.5岁(范围:34~87岁)。肿瘤位于胰头30例、胰体尾34例。肿瘤平均最大径6.1 cm(≤4.0 cm 35例、>4.0 cm 29例)。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进行IRE消融,根据肿瘤大小选择2~6根消融电极针,针距2 cm且相互平行,在横结肠系膜下方由足侧向头侧进针,使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按治疗顺序将前15例和后49例分别定义为初期治疗组和中后期治疗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总体生存(OS)和肿瘤无进展生存(PFS),Log-rank检验比较各临床病理学指标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住院时间为(8.9±2.7)d(范围:5~20 d)。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3/64),其中B级胰瘘、切口感染、上消化道大出血分别有7、4、2例。初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5,2例死亡;中后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1%(3/49),无死亡病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1,P<0.01)。术后1个月腹痛减轻者占95.3%(61/64)(t=-28.55,P<0.01)。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8%,中位随访时间为29.3个月(范围:13.5~55.7个月)。全组OS时间为24.6个月(95%CI:22.0~27.3个月),PFS时间为12.0个月(95%CI:8.8~15.2个月)。结论开腹手术中超声引导下IRE联合化疗治疗LAPC的安全性和效果较好,但其治疗价值有待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胰腺肿瘤 电穿孔 纳米刀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补中益气汤合薏苡竹叶散加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用于气虚夹湿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为气虚夹湿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病情干预效果的提升指明改进方向。方法:研究人员结合纳排标准,选择了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诊断并且治疗护理的气虚夹湿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随机数字法将60例研究对象分两组。观察组(n=30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合薏苡竹叶散加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n=30例)给予单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气虛夹湿症状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气虛夹湿症状 补中益气汤合薏苡竹叶散加减 气虚夹湿型盆腔脏器脱垂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取84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名。对照组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中显效18名(42.8%),有效10名(23.8%),无效14名(33.4%);研究组中显效25名(59.5%),有效15名(35.7%),无效2名(4.8%)。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28/42),比对差异明显(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有显著提升,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