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CCF)患者岩下(IPS)的DSA图像,探讨其对血管内治疗CCF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的76例CCF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手术过程及全脑DSA图像。依据Barrow分型将患者分为直接CCF组(52例)、间接CCF组(24例)。比较2组患者患侧IPS的显影情况,比较IPS全程显影患者中直接CCF、间接CCF患者IPS汇入颈内静脉(IJV)的位置,分析经IPS行血管内治疗CCF的疗效。结果间接CCF组患者中IPS显影不良者所占比例(45.8%,11/24)明显高于直接CCF组(17.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全程显影的56例CCF患者中,除1例患者IPS直接汇入椎静脉丛(VVP)而与IJV无连接外,直接CCF组、间接CCF组患者中IPS颅内汇入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间接CCF患者均首选经IPS栓塞,其中13例IPS全程显影者超选时均比较顺利(开通率为100%),微导管到位耗时较短(平均32 min);11例IPS显影不良的患者术中使用泥鳅导丝引导以及微导丝成袢技术成功开通5例(开通率为45%),微导管到位耗时较长(平均69 min)。结论间接CCF有较高的IPS闭塞率,造影侧位及3D成像可见IPS与颈内动脉岩骨段呈近似平行关系,掌握IPS的走行及其末端汇入IJV的位置关系,对于经静脉途径将微导管通过显影不良的IPS进入海绵进行介入栓塞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 标签: 岩下窦 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血栓(CVST)形成患者蛛网膜颗粒(AG)的改变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自发性CVST患者进入研究,归为CVST组;同时选择相同时间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成员AG大小及数量,分析不同病程CVST患者CVST与AG的MRI特征。结果(1)35例CVST患者中14例发现AG,直径为(5.19±2.40) mm,范围为1.83~11.77 mm;35例对照组成员中23例发现AG,直径为(4.45±2.03) mm,范围为1.45~9.87 mm。2组成员的A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P=0.031),AG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1,P=0.221)。(2)8例急性期CVST患者CVST MRI表现为T2WI低信号,FLAIR低信号;20例亚急性期CVST患者CVST T2WI、FLAIR均呈高信号;7例慢性期CVST患者CVST 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3种不同病程患者AG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FLAIR低信号。结论CVST患者中AG检出率较正常对照者低;MRI T2WI和FLAIR序列能够有效鉴别CVST与AG。

  • 标签: 静脉窦血栓 蛛网膜颗粒 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和静脉血栓形成(CVST)是一类相对罕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及提高疗效,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关于CVST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并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药物来治疗该疾病。笔者现将相关内容简要综述如下,以期帮助临床同道进一步提高认识。

  • 标签: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新型口服抗凝药 血管内治疗 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 T2WI与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3D CE-MRV)对横内蛛网膜颗粒(AG)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行MRI常规扫描及3D CE-MRV检查的81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记录MRI T2WI、3D CE-MRV能够显示横内AG的患者例数,AG的数量、大小、形态及与AG有关的静脉数量。结果MRI T2WI显示184例(22.7%)患者存在242个AG,3D CE-MRV显示119例(14.7%)患者存在138个AG;与3D CE-MRV比较,MRI T2WI显示AG的患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MRI T2WI检出的242个AG分为3D CE-MRV检出组(138个)和3D CE-MRV未检出组(104个),3D CE-MRV未检出组AG的直径[(5.30±2.10) mm]明显小于3D CE-MRV检出组AG的直径[(6.14±2.0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T2WI显示圆形或椭圆形AG 231个、分叶形AG 11个,而3D CE-MRV显示圆形或椭圆形AG 138个、分叶形AG 0个。MRI T2WI显示289条静脉与AG关系密切,3D CE-MRV显示97条静脉与AG关系密切;与3D CE-MRV比较,MRI T2WI显示的与AG关系密切非Labbé静脉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 CE-MRV相比,MRI T2WI对横AG诊断效率更高,能更好地显示AG的形态及与其毗邻的静脉。

  • 标签: 蛛网膜颗粒 磁共振成像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 横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蝶腔的改变以及术后蝶窦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性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106例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磁共振成像(MRI)蝶腔内积血、积液、炎症、黏液囊肿、黏膜重塑的改变。采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蝶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MRI观察结果显示,蝶腔内积血、积液于术后3个月均吸收消散,鞍底骨窗缺损均由新生的黏膜覆盖,但尚不完全;鞍上残瘤均不同程度向鞍内下沉;术后6个月蝶黏膜重塑基本完全。106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发现蝶黏液囊肿7例(6.6%),蝶窦炎症26例(2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激素型腺瘤(OR=2.981,95% CI 1.480~26.207,P=0.014)、术前蝶窦炎(OR=12.392,95%CI 2.927~52.462,P=0.001)、多次经鼻蝶入路手术频次(OR=14.758,95% CI 2.431~89.584,P=0.003)及术中脑脊液漏(OR=11.644,95% CI 2.175~62.344,P=0.004)是术后蝶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蝶腔内容物的演变有其规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术前蝶窦炎、多次经蝶手术及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患者,围术期需加强抗感染及鼻腔护理以降低术后出现蝶窦炎的可能;分期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再次手术的时机可能以前次手术后3个月左右为宜。

  • 标签: 垂体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经鼻蝶入路手术 蝶窦炎 蝶窦黏膜 黏液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丘脑海绵状血管瘤(CMs)的外科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7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8例侵袭性丘脑CMs患者,患者均在第2次破裂出血后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手术切除病变,术后随访8个月~10年,回顾性分析该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8例患者的病变均靠近丘脑外侧部,术中均全切病变;术后24 h内1例下肢肌力提升至2级、2例下肢肌力提升至1级;术后6个月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5例,4分3例;随访(49.7±37.8)个月内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再次破裂出血的侵袭性丘脑外侧部CMs,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丘脑 侵袭性 外侧裂-岛叶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