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这几个月在美国教书,问美国教育工作者近来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众口一词地说:标准测验!几乎每一个州都在设立或者已经设立全州硬性规定的标准测验。不管教师有多大忧虑,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都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设立标准测验,核心的原因当然是为了挽救美国中小学每况愈下的学生

  • 标签: 考试文化 中国 教育制度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 简介:一位内地的朋友传来一份学校的通告,是关于管理学生的'量化考核细则'。学生每人基础分为100分,然后有30-40项,可以减分或者加分。这里聊举数项——作业迟交、忘带、未做、抄袭扣3分;答对教师提问加1分,难度大的问题答对加2分;顶撞教师者扣5分,导致课堂无法进行的扣10分;期中、期末达前4名者加30分,前10名者加20分……笔者问,家长的反应如何,听说颇受欢迎。不少

  • 标签: 应该应该
  • 简介:上周谈到,进入知识社会,不但工作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个人工作与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与学习的要求也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由于生活的变动、科技的发达,整个工业社会的知识建制也在趋向松懈甚至崩溃。具体来说,由院校控制知识的状况、由教育机

  • 标签: 人类分等 智力分等 知识社会 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 香港
  • 简介:PISA(ProgrammeforInternatlonalStudentsAssessment)始于2000年。历来东亚几个地方,比如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一向表现不错;不过似乎即使是在教育界,知道PISA的人也不多。2009年,中国上海第一次参加,201O年公布结果,上海以“超班”的姿态领先全球,用现在网上流行的话说,真是“震惊全球”。特别是引起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关注,于是在美国掀起了“向上海学习”的浪潮。从此PISA的名声不胫而走。

  • 标签: PISA 考试 中国香港 美国总统 2009年 for
  • 简介:今天我完全是来学习的,记得我在1975年的时候在香港《信报月刊》写过一篇文章,主题就是“教育可以公平吗?”那个时候很多看法都很不成熟、很幼稚,但是已经觉得公平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比较不容易掌握的概念,因此,我就很想在这次会上听一听内地讨论这么热烈的“教育公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说说我的看法。

  • 标签: 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 1975年 概念 学习 文章
  • 简介:本文根据作者应邀在北大教育学院作的访问,对于学院的性质、优势和发展方向,作了一些观察。这些观察,围绕着如何建设“明天的教育学院”,以北大教育学院为例,作了一些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变化,注意描绘理想与未来;另一方面又尽量兼顾国际发展的大势、中国的国情与北大的现实。作者观察到,北大教育学院以研究为主、以政策为主、以宏观为主,但也兼顾其他。作者提出,对于高素质的、政策性的教育研究机构,人们一般会有四种期望:高度严谨的研究水平、影响政策的理性根据、领导时代的学术见地、洞悉未来的科学预见,未来的教育研究势必在宏观方面超越教育,在微观方面需要研究人类的学习。

  • 标签: 教育研究 政策研究 学问
  • 简介:大学排名这回事,可以说是“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短短的两三年内,由国际列各国,不由分说地牵动了全球的高等院校,也调动了许多国家的情绪。许多国家由负面的牢骚和抗议开始,列逐渐不由自主地发展本国的排名榜,于是又调动了本国大学的情绪。

  • 标签: 高等院校 排名榜 指标 高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