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并发EB病毒(EBV)-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诊疗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8月7日,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收治的1例AA并发EBV-LPD患者为研究对象。本例患者为男性,60岁。根据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以及外周血EBV核酸及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查等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本研究对患者随访截至2020年2月26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PubMed数据库中与本研究患者相似的接受IST后并发LPD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20日。总结与本例AA并发EBV-LPD患者相关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等资料。本研究获得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2019-08-13),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病史采集:本例患者因"间断面色苍白、乏力、皮肤淤斑5年8个月,便血1周"入院。患者于2013年11月被诊断为慢性AA,并接受以环孢素为主的IST治疗。②本次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值、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0.37×109/L、1.61×1012/L、60 g/L、2×109/L。外周血涂片结果示,有核细胞多见,幼稚、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8%、3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幼稚、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42%、45%。骨髓有核细胞免疫分型结果示,CD19+、CD5+CD23+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分别为58.3%和14.4%。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查结果示,免疫球蛋白重链(IgH)FR1-JH基因重排、IgH FR2-JH基因重排、IgH DH-JH基因重排、免疫球蛋白κ链(Igκ)Vκ-Jκ基因重排均呈阳性。外周血病毒核酸检查结果示,EBV DNA值为1.70×103 copies/mL。③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对其停用环孢素,予COP方案(长春新碱2 mg/d,d1、8;环磷酰胺0.2 g/d,d2、5、10、13;地塞米松10 mg/d,d1~7,7.5 mg/d,d8~14,5 mg/d,d15~17),并予对症支持治疗。出院时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示,WBC、RBC、Hb值及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3.56×109/L、1.11×1012/L、37 g/L及5×109/L。随访期间,患者病情稳定。④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文献检察策略,共计19篇文献被纳入,涉及20例接受IST后AA并发LPD患者中,单独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引起AA患者淋巴增生改变为4例,ATG联合应用环孢素为14例,单独应用环孢素为2例。结论长期接受IST的AA患者存在发生LPD的风险,特别是存在EBV感染时。COP方案治疗AA并发EBV-LPD的疗效尚可。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免疫抑制剂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疱疹病毒4型,人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