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药巴特日-7对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肠道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5只。存活实验分为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0只。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单次照射,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照射给药组给予巴特日-7(530 mg/kg)灌胃,给药方式为照射前7 d和照射后3 d连续给药。照射后6和24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照射后3.5 d HE染色观察肠道绒毛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Ki67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小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5(Cxcl-5)表达水平;测定外周血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含量。结果照射给药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照射组(χ2= 5.84,P < 0.05),小鼠体重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照射给药组小肠绒毛长度明显大于照射组(t = 20.24,P < 0.05),两组小肠隐窝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照射后6和24 h,照射给药组肠隐窝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照射组明显减少(t = 3.52、2.90,P < 0.05)。照射后3.5 d,照射给药组小鼠血清FITC-dextran水平、小肠组织IL-6、TNF-α和Cxcl-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照射组(t = 6.92、7.01、7.18、13.16,P < 0.05);而BrdU、Ki67阳性隐窝数高于照射组(t =3.91、2.57,P < 0.05)。结论蒙药巴特日-7能够有效改善小鼠辐射后肠道损伤,对放射性肠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蒙药 巴特日-7 放射性肠损伤 放射性肠炎
  • 简介:摘要全科医生胜任力是保障高质量基层医疗服务的前提,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培养是实现全科医生胜任力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全科医生胜任力,设计实施了包含核心模块、案例模块、实践模块三大模块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以病史采集、慢病管理、接诊实践与病历书写等为具体培训内容,涵盖了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全科医生胜任力6大核心要素和12项基本特征。经过为期4月的课程培训,52名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病史采集等成绩均明显提高[(68.41±14.69)分比(62.77±14.50)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胜任力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培训具有良好的成效,可以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全科医学 胜任力 临床思维 课程 硕士研究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就诊的多病共存老年患者的病种构成及特点,为建立和优化基于社区的老年人多病共存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4月13日,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静安区北、中、南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从其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门诊诊疗数据,依据多病共存纳入排除标准,获取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多病共存单病种疾病谱和组合疾病谱分析,通过χ2检验描述组间差异。结果(1)就诊的68 14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43 953例,多病共存占64.5%。(2)总患病人数前5位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脑血管病,也是多病共存核心构成病种。(3)男性与女性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276,P<0.01),女性多病共存发生率更高(Ref=男性,OR=1.152,P<0.01)。(4)不同年龄组人群多病共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8.547,P=0.001),年龄越高具有2种及以上多病共存情形的发生率越高(Ref=60~69岁组,70~79岁组OR=1.629,P<0.01;≥80岁组OR=2.686,P<0.01)。(5)4种慢性病共存时,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和女性关节疾病进入前5序位,5种慢性病共存时,女性睡眠障碍进入前5序位。≥80岁患者5种慢性病共存时,前5序位组合病种中不再有糖尿病。结论上海市静安区老年患者中,女性和高龄患者多病共存情况显著,高血压仍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点,不同特征人群具有差异性的多病共存特征;建议提高多病共存组合外的病种处置能力,建立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精准防控机制。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多病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