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25μg·d~(-1),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后的促甲状腺素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别显著,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能够恢复其甲状腺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旋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病率与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我院诊治阑尾并发症发病率与发病原因、观察住院天、住院费用;急性阑尾炎并发症行抗感染、穿刺抽脓治疗;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予以综合治疗。结果阑尾炎患者998例中发生阑尾并发症96例(9.62%),其中急性阑尾炎并发症17例(1.70%),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79例(7.92%)。急性阑尾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1天;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并发症组患者平均住院费3401元;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费6493元;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阑尾并发症发生率高原因与临床医生基本功不牢;与本地文化和经济落后有关;与发病后就诊时间延迟有关。临床外科医生只有练好基本功;患者患病后及时就诊才能减少阑尾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阑尾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并发症 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 28例牙周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其使用口腔正畸技术治疗,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在研究对象治疗 1年后,通过复查观察其牙周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其各项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符合统计学意义,成功实现了矫正目的。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明显,并且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矫正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脓毒性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约为(19-65)%,合并有多器官功能性障碍、先天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超过72%。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休克研究的深入,临床对其产生了新认识,同时,关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治疗等各方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最新临床诊治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诊断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19世纪末,德国精神病学家Kraepelin(1856-1926)首次提出混合状态的概念,他认为混合状态是抑郁症状和躁狂症状共存的病理状态,有六种表现形式:伴思维飘忽的抑郁症、兴奋型抑郁症、抑郁-焦虑型躁狂、伴思维贫乏的少动型躁狂症、抑制性躁狂症和躁狂型。本文介绍了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的概念历史演变、临床特征以及目前常用的诊疗进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 标签: 双相障碍伴混合特征 临床评估 诊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风醒脑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5月-2021年3月本院AIS患者92例,按病历尾号分为2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服中风醒脑液。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评估患者预后。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采用ELISA法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IL-6和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评价疾病转归。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RS评分[(2.06±0.18)分比(2.73±0.23)分,t=15.56]、NIHSS评分[(5.25±2.36)分比(10.61±2.48)分,t=14.5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s-CRP[(9.04±1.98)mg/L比(14.36±2.09)mg/L,t=12.57]、IL-6[(23.14±1.46)ng/L比(39.37±2.51)ng/L,t=12.39]、ET-1[(67.18±13.22)ng/L比(98.14±22.29)ng/L,t=19.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全血高切黏度[(7.53±1.37)mPa۰s比(9.24±1.42)mPa۰s,t=5.89]、红细胞压积[(0.27±0.06)%比(0.39±0.08)%,t=8.14]、全血低切黏度[(5.92±1.09)mPa۰s比(8.35±1.24)mPa۰s,t=9.98]、纤维蛋白原[(1.63±0.42)g/L比(2.47±0.58)g/L,t=7.96]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研究组为15.22%(7/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P=0.335)。治疗后,对照组转归良好率为73.9%(34/46)、研究组为93.5%(4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11)。结论中风醒脑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有效降低AI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发挥脑保护作用。

  • 标签: 卒中 中风(中医) 中风醒脑液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根治手术,观察组实施RPH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轻中度痔疮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效果较好,且患者恢复较快,痛苦少,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根治手术疗法 并发症 痔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小柴胡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1)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明显增高,其中试验组测定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案能提高疗效、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柴胡汤 肺功能 中医治疗
  • 作者: 林莹 刘欣 张晓伟 陈勇 王春萌 王升平 王坚 罗志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TOR抑制剂治疗晚期PECom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2020年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并治疗的17例PEComa患者信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疗效,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PEComa主要发生在中年女性,最常见发病部位包括盆腔、肺及腹腔,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为术后2年内。局限期PEComa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对于复发病灶局限者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13例晚期恶性PEComa患者接受mTOR抑制剂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6个月(95%CI为4.7~50.5个月)。2例患者分别因肺炎伴呼吸困难及发热终止mTOR抑制剂治疗。结论mTOR抑制剂是治疗晚期恶性PEComa的有效药物,依维莫司相关肺毒性需要关注。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mTOR抑制剂 依维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空心螺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后踝骨折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将32例接受空心螺钉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2例接受钢板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虽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但是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01±0.51(周),短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手术治疗优良率更高。结论在治疗后踝骨折患者时,采取钢板固定治疗方法效果优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方法,且接受钢板固定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空心螺钉 钢板 后踝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及MRI影像特征预测分析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180例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低分化HCC与中高分化HCC患者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强化类型等临床和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0例HCC患者中低分化59例,中高分化1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长径、包膜是否完整、瘤体ADC值、最大层面ADC值、强化类型与HCC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优势比(OR)=4.524,P<0.05]、D-二聚体水平(OR=8.576,P<0.05)、中国肝癌分期(OR=5.598,P<0.05)、肿瘤长径(OR=0.498,P<0.05)、强化类型(OR=2.988,P<0.01)、瘤体ADC值(OR=0.059,P<0.05)是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MRI影像特征可以作为术前有效预测HCC分化程度的指标,同时结合D-二聚体、甲胎蛋白值准确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癌,肝细胞 D-二聚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就诊的88例胃溃疡患者资料整理,随机分为三组,纯西药组20例,纯中药芨芍愈疡汤组35例,中西药结合组33例,分别比较三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100%)较西药组有效率(60%)高,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较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复发率(0%)较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低,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较低。

  • 标签: 芨芍愈疡汤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施以柴胡疏肝散配合解方剂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0月我院100例胃溃疡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常规柴胡疏肝散配合解方剂与常规西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状况、疼痛缓解时间、复发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临床治疗状况更好(96.00%vs.76.0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较快,复发状况更少(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解方剂疗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加速疼痛缓解速度,减少复发病例,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解方剂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吸引在创伤性骨髓炎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挑选本院2013年至2015年16例创伤性骨髓炎病患,将其术前与术后进行对比。当中临床观察均出现疼痛症状,血沉比较高。都结合负压封闭吸引方法治疗,对其中随机选取8例病患进行随访,观察时间为六到二十四个月,使用Harris评分做术后的临床评估,对复发情况进行检查,对病患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该组病患手术后没有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未出现损伤,三月以上未复发者居多。手术前Harris的评分为21至37分,平均为(25.9±2.1)分;手术后Harris评分为60至91分,平均为(77.2±0.5)分,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负压封闭吸引治疗方法,对创伤性骨髓炎病患进行治疗中可以取得不错治疗效果,避免骨髓炎感染,促进创面愈合,还可有效缓解病患疼痛,提升病患生活质量。

  • 标签: 负压封闭吸引 创伤性骨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差异。 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 77 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 A 组( n=38 ,全身麻醉)和 B 组( n=39 ,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首次应答时间。 结果: B 组患者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首次应答时间均短于 A 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患者的睁眼、语言恢复、首次应答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骨科手术 语言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临床特征,实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快速鉴别和诊断。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5日境外输入的80例核酸检测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突变基因检测,同时做全基因组测序验证,并收集其中鉴定为Omicron突变类型的22份样本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结果荧光PCR法检出Omicron变异株的特异度达100%(58/58),阳性预测值达100%(21/21),敏感度为95.5%(21/22),阴性预测值为98.3%(58/59)。测序验证发现Omicron变异株病毒基因组约存在45~50个核苷酸突变位点,S基因上约存在25~30个氨基酸突变位点。临床资料显示临床分型以轻型(59.1%,13/22)为主,无重型和危重型,临床分型与年龄呈正相关(ρ=0.698,P<0.001),临床分型与基础疾病呈正相关(ρ=0.636,P<0.001)。结论Omicron感染者临床分型以轻型为主,年龄和基础疾病与临床分型呈正相关,早期可有AST/ALT升高。通过荧光PCR检测技术可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