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有助于医护人员认识到家庭干预几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家庭的心理社会支持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所发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功能量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学历上存在差异:女性在求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情感反应维度上20-30岁组得分明显高于31-40岁组以及>40岁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幻想维度上31-40岁组得分明显高于>40岁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沟通维度上本科以上组别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角色维度上发现高中组别得分明显高于本科且具有显著差异。在合理化维度上发现家庭收入为8000-10000组得分明显高于家庭收入为5000-8000组且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在问题解决维度上,求助维度于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退避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沟通维度上,自责维度与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女性较男性常会采用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20-30岁组在情感反应维度上的表现不良,>40岁组较常采用幻想的消极应对方式。学历为本科以上组别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良 ,而学历为高中组别的家庭则是不能合理的承担自己的角色。如果家庭成员不能在问题解决上合理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将会导致患者在面对问题时出现退避的消极应对方式,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愉快,则患者将会采取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

  • 标签: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临床材料。总结 患者在住院期间诊断过程及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患者自于我院治疗开始,颈部肿块见明显缩小,肿瘤病标志物呈下降趋势。化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铂类联合白蛋白型紫杉醇全身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对于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原因不明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鳞状细胞癌 铂类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1扩增和/或17p缺失定义为双打击MM组,共42例,非双打击MM组104例。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双打击组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血钙、骨髓浆细胞比例、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分组高危型者比例均较非双打击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36、-3.789、-5.116,t=2.288,Z=-5.091,χ2=32.489,均P<0.05);双打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75.14±20.65)g/L,低于非双打击组的(88.21±26.31)g/L(t=-3.187,P=0.002)。146例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42.7%,非双打击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51.4%,双打击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0,P<0.001)。42例双打击患者中,19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12.3%,23例患者采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25.4%,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双打击相比,双打击MM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4年生存率更低,硼替佐米可能无法改善双打击MM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原位杂交,荧光 XYY染色体核型 基因,抑制 17p缺失 1q21扩增 治疗结果 预后 硼替佐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宫颈手术患者实施心理以及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月,选取本院诊治的宫颈患者3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例,将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和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