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恢复期血浆治疗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出院2周后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200~400 mL,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及抗体检测后,输注于16例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观察患者输注血浆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血浆输注总量、平均抗体浓度、抗体输注总量及输注血浆前后1 d和3 d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及乳酸(Lac)的变化率。结果①患者特征:16例患者中有5例(31.25%)为重型,11例(68.75%)为危重型;62.50%(10/16)的病例存在基础疾病;危重型患者中有创呼吸机使用比例为90.91%(10/11),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使用比例为45.46%(5/11)。②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本研究中输注的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在10.93~114.70 kAU/L,平均(56.44±39.40) kAU/L。有10例患者在恢复期血浆输注前2019-nCoV核酸检测呈持续阳性(可统计核酸转阴时间),其中8例患者在输注血浆后2~8 d核酸转阴,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明显缩短〔2(2~3)d比5(3~8)d,P=0.036〕;2例危重型患者输注的血浆抗体浓度较低,病毒未转阴,分别在血浆输注后3 d和6 d死亡。③实验室检测指标:恢复期血浆输注前后1 d WBC的变化率(0.81±0.28比1.00)、NEU的变化率(0.75±0.33比1.00)均明显降低(均P<0.05),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患者的CRP水平在输注后1 d下降至输注前的约63%(P=0.017)。未观察到恢复期血浆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多数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在输注后2~8 d,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更短;恢复期血浆治疗可降低患者CRP水平,治疗期间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事件。恢复期血浆抗体水平可能是影响输注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之一,检测并筛选高滴度的恢复期血浆,并早期应用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有望提高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恢复期血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抗体浓度 核酸转阴时间 C -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