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LeptinLeptin对雄性 Wistar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下丘脑腹内侧核( VMH)微量注射 Leptin,观察其对编码代谢激素的 mRNA表达、食物摄入、水摄入量、热量的改变。结果: VMH注射 Leptin,大鼠白色脂肪组织( WAT)中脂联素 mRNA和抵抗素 mRNA、棕色脂肪组织( BAT)中解偶联蛋白 1( UCP-1) mRNA、以及胃粘膜组织中 ghrelin mRNA和小肠粘膜组织中胆囊收缩素( CCK)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而大肠粘膜组织中 PYY mRNA的表达则下调,但胰腺胰岛素 mRNA和胰高血糖素 mR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VMH微量注射 Leptin,大鼠 12h累计食物摄入量均显著减少; VMH微量注射 Leptin,大鼠每小时产热量,每小时总能量消耗量、每小时脂肪酸氧化率、每小时耗氧量或每小时 CO2产生量均显著升高。结论: VMH微量注射 0.6μg/μl的 Leptin可减少食物摄入并调节全身能量平衡, Leptin可能是大鼠的新型代谢肽。

  • 标签: Leptin 腹内侧核 摄食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针对工业气动系统中的气体压力能,设计一种外置式压电俘能器,以解决当前化学电池供电带来的更换困难、污染环境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了气缸和俘能装置的气体压缩特性,建立了变气体质量系统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容腔容积对气缸正常工作的影响。仿真分析了盘型压电片在气体载荷作用下的应力输出云图,结果显示盘型压电片中央区域具有最大的应力与应变,电压输出云图表明输出的电压峰峰值可达 140 Vpp。最后,搭建气动系统并进行试验研究。输出的最大电压为 71 V。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俘能器在不影响气缸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电能输出效果。

  • 标签: 气动系统 盘型压电片 能量转化 最大电压
  • 简介:摘要:性激素在代谢性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男性和女性血浆中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代谢的影响不同,并且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不同。激素的替代治疗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的治疗对于不同性别的人群疗效也不同。

  • 标签: 性别差异 心血管疾病 性激素 脂质代谢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MS 与尿路结石的关系,从而为更好的防治尿路结石提供更多的依据 。 方法 : 收集 2018 年 2 月 ~ 2019 年 3 月在保山市中医院、施甸县中医院 收治的 257 例 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 , 将患者分为单纯结石组即对照组,合并代谢综合征 MS 组即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尿液、结石成分指标,以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评价代谢综合征 MS 与尿路结石的关系 。 结果 : 两组在 BMI 、收缩压、舒张压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血液指标方面,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肌酐、血尿素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空腹葡萄糖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在尿液指标方面,尿钾、尿钠、尿氯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 两组患者在尿路结石成分 种类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 尿酸类结石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观察组中尿酸类结石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 合并代谢综合征 MS 与尿路结石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甘油三酯是尿路结石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尿路结石的保护因素。 结论 合并 代谢综合征 MS 的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中草酸钙类结石含量最多,相比单纯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中尿酸类结石占的比值较大,便于临床对合并代谢综合征 MS 的尿路结石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早期干预,向“精准医疗”努力。

  • 标签: [ ] 尿路 结石 代谢综合征 结石成分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石油消耗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石油供应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由此炼化企业的能耗程度就变得非常关键,所以本文便对炼化企业全厂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炼化企业物流、转化和应用等特点,论述出了炼化企业全厂能量系统的优化措施与应用实践。

  • 标签: 炼化企业 能量系统 优化措施 节能技术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The 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itions, 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包括炎症与免疫、细胞分裂、细胞死亡以及肿瘤形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可能影响脂代谢。在肝脏中,JAK-STAT信号通路可以被许多不同的细胞因子或是生长因子激活,活化的STATs能够通过直接调控代谢相关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肝脏代谢。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主要讨论近年来关于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蛋白包括STAT1, 2, 3, 4, 5, 6在肝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 标签: STATs 肝脏,脂代谢,信号转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将 7838 名贵医附院体检者分为有代谢综合征风险体检者 2196例和 非代谢综合征风险 5642例,分别用动脉硬化分析仪检测 baPWV 及 ABI, 比较各组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率。结果:有代谢综合征风险组动脉粥样发生率高于无代谢综合征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代谢综合征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开展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动脉粥样 硬化 bapwv
  • 简介:摘要: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已形成了多气源供应格局。天然气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目前国内天然气贸易交接普遍采用体积计量方式,由于不同气源天然气热值相差较大,不能满足公平计量的需要和天然气国际贸易的发展,推进天然气能量计量势在必行。 2019年 5月《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出台,国家推行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于 24个月内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旨在建立更加公平的天然气计量计价体系。本文总结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现状,分析了推进能量计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能量计量体系下输差管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天然气 计量 能量计量 输差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温水浸束缚应激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 1 日、 2 日、 3 日、 4 日、 5 日组。采用低温水浸束缚应激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 LDH 、 AST 、 ALT 水平,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束缚应激小鼠 LDH 、 AST 、 ALT 水平显著变化( P < 0.05 )且心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结论 束缚应激可诱导小鼠心肌组织发生损伤,其作用与应激时长相关。

  • 标签: 水浸束缚 应激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巴西莓冻干粉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1.5mg·kg-1·d-1,每日两次,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剂量巴西莓治疗组 (160、 80、 40 mg·kg-1·d-1 ) ,阳性药(缬沙坦 40mg·kg-1·d-1) 组,每组 12只。各组动物分别检测观察全心质量指数 (HMI) 、左心质量指数 (LVMI);采用比色法测定心室肌组织钙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心室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肥厚模型组 LVMI、 H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对 LVMI、 HMI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果接近缬沙坦组。肥厚模型组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能剂量依赖性的拮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和 AngⅡ含量的升高,与缬沙坦组作用相近。结论 巴西莓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巴西莓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巴西莓冻干粉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 1.5mg·kg-1·d-1,每日两次,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剂量巴西莓治疗组 (160、 80、 40 mg·kg-1·d-1 ) ,阳性药(缬沙坦 40mg·kg-1·d-1) 组,每组 12只。各组动物分别检测观察全心质量指数 (HMI) 、左心质量指数 (LVMI);采用比色法测定心室肌组织钙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心室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肥厚模型组 LVMI、 H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对 LVMI、 HMI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结果接近缬沙坦组。肥厚模型组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巴西莓干预组能剂量依赖性的拮抗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心室肌组织 Ca2+含量和 AngⅡ含量的升高,与缬沙坦组作用相近。结论 巴西莓对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巴西莓 心肌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腺癌89例、鳞癌21例。获取其PET图像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以此研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的关系。结果PET图像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MTV、TLG与肿瘤转移部位有相关性(P<0.05)。同时代谢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各临床特征的关系,有利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PET/CT 代谢参数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代谢综合征及泌尿系结石患者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病患300人泌尿系结石病患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形成观察组(136人)及对照组(164人)。对照组为单纯泌尿结石组,观察组为泌尿结石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对比两组BMI、血压、血糖及结石成分差异。结果观察组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磷酸钙结石数据方面高于对照组,尿酸结石数据相对对照组也更高,草酸钙结石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为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安全隐患,与不同的结石成分有关,临床当中需要针对此情况给予关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泌尿系 结石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合休克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1月,在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合症的患者中,通过与其家人沟通,选择了其中的 66位患者,进行了一系列医学上的实验。将这 66位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每组 33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对他们进行了编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然后再对比两组病患在实验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对此次实验的满意程度,最后得出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治疗中, 必须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护理 ,这样不仅能及时地对 患者进行抢救,还能进一步改善病患的生命体特征,减少在救治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隶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症,是心痛之极危重者。参麦注射液源于古方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抗心率失常、抗休克、抗炎、调节血压和免疫力及强心,调节血压的药理作用,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心 AMI具有疗效协同作用,可促进受损伤心脏功能的恢复,加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并能扩张冠脉 血管,增加冠脉血量、改善心肌血供 ,是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益气养阴类的代表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 )女性骨密度值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 2017年 1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00例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其中正常孕妇 60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 4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的骨密度值以及维生素 D( VD)、骨钙素( BGP)、甲状旁腺素( PTH)、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ICP)水平。结果:在孕晚期,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的骨密度值、 BGP、 PICP均与正常孕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会引起骨密度下降。

  • 标签: 甲减 妊娠 骨密度 生化指标 骨代谢 亚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 2017 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急诊护理干预),每组患者 36例。对比护理后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率以及急诊观察 时间( 48H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抢救成功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就诊途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中的价值 。方法: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 连云港市急救中心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病患 78 例,随机均分 2 组。 A 组实行院前急救, B 组由家人送入医院。对比病情好转率等指标。 结果:A 组病情好转率 82.05% ,比 B 组 51.28% 高, P < 0.05 。 A 组病情恶化率 10.26% 、死亡率 7.69% ,比 B 组 23.08% 、 25.64% 低, P < 0.05 。 结论: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中运用院前急救法,效果好,建议推广 。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好转率 心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5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心功能等级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