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对抗体相对亲和力进行定性比较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力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用相同浓度抗体作为一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的曲线判断抗体亲和力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体亲和力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力得出的结果一致。结论:该ELISA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准确有效的抗体亲和力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快速的ELISA方法,用于猕猴血清中抗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lSA法,用猴血清吸附的羊抗入IgG包被于96孔酶标板,加入待测样品,用HRP标记的猴血清吸附的羊抗人IgG进行检测,加底物显色,读取D450值。结果:建立了检测抗DR5单克隆抗体的ELISA方法并进行了确证,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5-800ng/mL,定量下限为12.5ng/mL,板内和板间精密度均小于15%,准确度为-4-15%,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良好。结论:方法学确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抗DR5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符合新生物制品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指导原则要求,可用于抗DR5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 标签: 死亡受体5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对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优化改进,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拓展应用范围。方法:通过在传统ELISA方法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和纳米金颗粒(GNPs),并将大量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二抗结合,提高了HRP与抗原的结合比例,进而实现了对待检测物的信号放大。结果:优化后的ELISA方法在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中,检测限(LOD)降低为原来的1/81。结论:改进后的ELISA方法性能稳定,灵敏度大幅提高,能够用于对痕量目标检测物的检测。

  • 标签: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纳米金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开始是手术,然后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突破了过去30年的传统思维,成功发现治疗癌症的第四种方法。该方法利用癌症疫苗,意在治疗癌症而不是预防癌症。

  • 标签: 预防癌症 治疗 免疫疗法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传统思维
  • 简介:本文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聚合胺、减毒侵袭性细菌、Cochleates等可介导疫苗DNA转染的载体,并对肌肉注射、基因枪导入、皮内皮下注射及粘膜接种等可用以DNA疫苗接种的几种免疫途径作一简述。

  • 标签: 基因免疫 DNA疫苗 转染载体 免疫途径
  • 简介:本文探讨了中医药对抗肿瘤生物免疫效应的影响。以近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为基础,多方面阐述其在生物免疫效应中的影响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最后表明中医药对生物免疫效应的影响是中医药抗肿瘤最重要的内在作用机理。

  • 标签: 中医药 抗肿瘤 生物免疫效应
  • 简介:病毒感染启动宿主先天免疫反应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它们协同调控Ⅰ型干扰素的表达。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复制中间体双链RNA作为一个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细胞内具有RNA解旋酶活性的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1)编码蛋白检测到。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AVS)作为一个接头蛋白,在RIG-1信号通路的下游和NF-κB、IRF-3信号通路的上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AVS通过其疏水跨膜结构域定位在线粒体外膜上,是线粒体中发现的第一个与先天免疫相关的蛋白质,将线粒体和先天免疫联系在一起。

  • 标签: 线粒体抗病毒蛋白 先天免疫 维甲酸诱导基因Ⅰ 病原相关分子模武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学检验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microRNA(miRNA)对调控基因表达有着重要作用,病毒与宿主在miRNA水平存在着复杂的"对话"。研究显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能编码病毒miRNA(vmiRNA),通过维持病毒潜伏、保护感染细胞免于凋亡或外力刺激下的细胞死亡等方式,在HIV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宿主miRNA则参与到了抗HIV的防御性机制中,但也面临HIV调控相应宿主miRNA、编码RNA沉默抑制物等多种阻力。深入研究HIV与宿主间miRNA水平上的动态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IV的致病机理,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MICRORN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miRNA
  • 简介:用纯化的CTB后腿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每次12.5μg,每隔14天加强一次,共注射三次,末次免疫后两周收集血清,免疫小鼠诱导产生了特异性抗CTB抗体。在CHO细胞中,免疫小鼠血清能够中和CT的细胞病变效应;小鼠肠结扎实验表明,抗CTB血清能够抑制CT结合细胞表面受体GM1神经节苷脂。这表明转基因烟草产CTB在小鼠中能够产生抗细菌毒素的保护免疫力。

  • 标签: 霍乱毒素B亚单位 小鼠 疫苗 免疫
  • 简介:粘膜免疫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致病性细菌侵入机体后,首先遭遇到天然免疫的抵抗,随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两者共同执行机体的防御功能,消灭入侵细菌.最近的研究表明上皮细胞对细菌感染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肠上皮细胞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 标签: 肠粘膜上皮细胞 天然免疫 作用 粘膜免疫
  • 简介:泛素蛋白酶体水解途径是蛋白质的选择性降解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它通过选择性地降解蛋白质控制着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一些重要的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病毒的生命周期。同时,病毒的某些蛋白也会影响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以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 标签: 泛素 蛋白酶体 干扰素 NF-κB
  • 简介:目的:探索联合免疫策略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治疗疫苗L2E7E6和rAdE7E6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L2E7E6融合蛋白和重组腺病毒rAd5E7E6以不同的联合免疫程序分别免疫C57BL/6小鼠,通过检测其诱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及观察其在HPV16小鼠治疗模型中的抑瘤效果,比较分析联合免疫对小鼠免疫反应及治疗肿瘤效果的影响。结果:异源性联合免疫组均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该2组针对E6、E7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与同源性联合免疫2组相比明显提高,并在小鼠肿瘤治疗模型中能抑制肿瘤生长.结论:异源性联合免疫策略可明显提高HPVl6L2E7E6及rAd5E7E6疫苗的T细胞免疫反应,且有效治疗HPV16相关肿瘤.为HPVl6L2E7E6及rAd5E7E6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免疫治疗 联合免疫
  • 简介: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这两门学科,要做好课程建设必须明确教学对象,科学安排课程,确立'带头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和手段多样化,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 简介:在云南省的很多地方,人们喜欢吃胡蜂蜂蛹、喝胡蜂保健酒,但有一部分人吃了胡蜂蜂蛹、喝了胡蜂保健酒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用了胡蜂蜂毒喷液、胡蜂蜂毒渗透剂等药品、胡蜂蜂毒除痘剂、蜂毒蜂毒面膜剂等美容品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现象,为此解决胡蜂系列产品引起过敏的现象势在必行.

  • 标签: 过敏现象 胡蜂 蜂蛹 产品 试验 反应现象
  • 简介:目的:以角鲨烯、山梨醇、吐温为组分,在琥珀酸缓冲液中混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制备复合佐剂Nano-fla,评价该佐剂对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人二倍体细胞制备的狂犬灭活疫苗为抗原,BALB/c小鼠设置PBS对照组、全剂量疫苗组、半剂量疫苗组、低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5μg鞭毛蛋白)、中等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10μg鞭毛蛋白),免疫程序为在0、3、7d肌肉注射,并在首针免疫后的第7、14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通过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第7d,中等剂量佐剂组的中和抗体达保护效力水平,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组和低剂量佐剂组;第14d时中等剂量佐剂组的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对照组;第14d中等剂量佐剂组与全剂量疫苗组相比,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复合佐剂Nano-fla应用到狂犬疫苗中,能有效刺激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更早地产生中和抗体,且能有效降低抗原用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鞭毛蛋白 狂犬病疫苗 佐剂
  • 简介:文章就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极其所具有的应用特点进行简要阐述,主要针对寄生虫病检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做出分析。

  • 标签: 交体检免疫层析技术 寄生虫 检测 特点 应用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一些严重病例的出现,人们对于肿瘤及放疗的恐惧和担忧,使得肿瘤病人在生活中受到比较到的影响.本文实验为基础进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细菌的免疫能力和测定患者在心理干预的情况下的研究.来达到更好的保证患者在手术后更好的恢复,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生活,从而有利于病人更好的康复.

  • 标签: 肿瘤放疗 心理健康 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和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β淀粉样蛋白(Aβ)表位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增强DNA疫苗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分别与重组DNA分子佐剂pVAX1-S-IL-4和pVAX1-S-GM-CSF联合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分子佐剂IL-4组相比单独的DNA表位疫苗pVAX1-6Aβ15-T组抗体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GM-CSF能明显提高DNA疫苗Aβ特异的抗体水平和泛DR辅助T细胞表位(PADRE)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4次免疫后其抗体滴度提高了4倍。结论:GM-CSF佐剂能够有效地用于今后阿尔茨海默病DNA表位疫苗的研究中。

  • 标签: DNA表位疫苗 分子佐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原性
  • 简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是一项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目前常用于疫苗开发中评价疫苗诱发的细胞免疫效应。我们就ELISPOT技术的原理、具体实验操作、技术优势,及其在新发传染病疫苗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 标签: 酶联免疫斑点法 新发传染病 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