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草菇,属光柄菌科(Pluteaceac)的一种真菌,又名兰花菇,是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草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一般在夏季上市,正是其他菇类和蔬菜的淡季,既可满足市场对鲜品的需求,

  • 标签: 草菇栽培 气象技术 营养丰富 生产周期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佛手瓜因形状似佛手而得名。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我国南方各省有所种植。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开始试种。此瓜多汁,脆香可口,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钙、镁、磷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锌元素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是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佛手瓜产量高,抗病力强,易保管,耐贮运,一年种植可多年收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还是美化环境,适于庭院栽植的优良棚架作物。

  • 标签: 庭院栽植 气象条件 西印度 育苗期 温度环境 大田生育期
  • 简介:肉葫芦瓜栽培的气象适用技术杨必仁(咸阳农业气象研究所咸阳·712034)肉葫芦瓜,葫芦科,藤蔓类瓜菜作物。该品种由日本引进,其部如肉,故又叫日本肉葫芦。属高档高产蔬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稀有元素和维生素;早期鲜嫩时食皮及向,晚期去老皮食肉。在正常条件下...

  • 标签: 葫芦瓜 适用技术 适宜气象条件 栽培技术 气象研究所 提高产量
  • 简介:1试验示范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试验示范区位于准格尔旗东北部,东靠黄河边缘,地处39°50′N,111°10′E附近,属山地地形,多丘陵、沟壑,国家重点能源基地之一——准格尔煤田就在该地境内。该地区年平均气温6.5~7.0℃,年平均降水量380mm左右,...

  • 标签: 农业气象 畜牧业气象 气候资源 水分资源 光能资源 秸杆资源
  • 简介: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在逐日监测中往往会出现干旱突然加重的现象,这是由于某时段内每日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的发展贡献是等权重的。本文基于线性递减非等权重的方法对CI进行了修正,同时对加权降水量(WAP)进行了标准化(StandardWAPIndex,SWI)。以山西为例,通过对比CI修正前后,即CI和CI_new(CI修正后),与SPI和SWI在不连续加重现象(UED)的总体分布、典型事例干旱演变特征以及与土壤湿度相关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4种干旱指数对山西逐日干旱演变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CI_new出现UED的次数较CI有了明显下降,SWI出现UED的次数也比SPI有了大幅的减少,且SWI在这4种指数中是出现UED次数最少的指数;2)CI_new和SWI较CI和SPI与同期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均有所提高,表明修正后的CI_new和SWI更加符合土壤湿度的变化,更能反映土壤干旱的演变规律。针对干旱发展过程中不连续加重的现象,通过非等权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该现象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加权降水量
  • 简介: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特征,特别是防雷行政处罚的“自由”和“宽泛”性,有必要对防雷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规定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细致的划分,以统一防雷行政处罚的尺度,有利于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本文就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特征、划分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及难点,并对防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救济制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自由裁量权 行政处罚 防雷 法律法规 特征
  • 简介:利用1981—2015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的日观测数据,通过CLIGEN(ClimateGenerater)天气发生器模拟沈阳地区日降水序列数据,并统计模拟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及年最大日降水量,利用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度对CLIGEN天气发生器模拟的沈阳地区降水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CLIGEN天气发生器对沈阳地区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平均值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降水量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eanAbsoluteRelativeError,MARE)分别为2.1%、1.3%和3.3%,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模拟精度稍差。对于降水最大值方面,CLIGEN天气发生器对沈阳地区日最大降水量和年最大降水量的模拟效果较差,模拟的日最大降水量和年最大降�

  • 标签: 发生器模拟 地区降水 天气发生器
  • 简介:欧亚中高纬地区的积雪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子,但是观测台站稀疏且记录只到1996年,导致积雪观测资料严重缺乏。基于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3套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20世纪再分析资料(NCAR-20thcenturyreanalys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及日本气象厅(JMA)的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JRA-55),利用前苏联站点观测的雪深资料评估雪深再分析资料在欧亚大陆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套再分析资料对积雪的时空变化均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其中,尤以JRA-55再分析资料与观测事实最为接近,能较好揭示欧亚中高纬雪深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雪深的长期变化趋势。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亚雪深与169站观测有90%吻合,20世纪再分析资料有76%一致,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只有一半。区域尺度上,JRA-55再分析资料揭示的欧洲、西伯利亚南部雪深在1961~1990年的变化与观测是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0.87,而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仅有0.77、0.32。长时间序列的雪深资料(JRA-55)表明欧亚大陆积雪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1960年代积雪偏少;1970年代偏多;从1980年代开始呈现减少趋势,持续至20世纪末,并且积雪的减少是高纬度积雪变化造成的。

  • 标签: 欧亚中高纬 再分析资料 雪深变化 适用性评估 年代际变化
  • 简介: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全国30000多个地面自动站降水与CMORPH(ClimatePredictionCenterMorphingtechniquel卫星反演降水融合而成的融合降水产品,分析了融合降水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降水量级以及站点稀疏区和密集区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融合降水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量值均较卫星反演降水有显著减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不大且误差的区域性差异减弱;融合降水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分布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虽高估了雨强小于等于4mm/d的降水,低估了大于4mm/d高值降水,但同一量级下的误差比卫星反演降水大幅减小,且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改善效果明显;站点密集区的融合降水值主要是取决于地面观测降水;站点稀疏区在没有站点分布时,融合降水值主要取决于卫星反演降水,但随着站点个数增加,地面观测降水在融合降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且超过了卫星反演降水的作用。可见融合降水充分有效利用了地面观测降水和卫星反演降水各自的优势,融合效果明显。

  • 标签: 高分辨率 融合降水 资料评估
  • 简介:利用青海东部农业区5个地区1961-2005年降水资料和实际干旱受灾面积资料,分析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SPI指数、z指数、K指数4个干旱指标在这些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青海东部农业区.SPI和Z指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其他指标相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本能反映当地的旱涝状况.可以在海东地区气象干旱预测预报及评估中实际应用;Pa指数适用性较差,K指数适用性最差。

  • 标签: 干旱 指标 适用性 青海东部 农业区
  • 简介:目前世界上除新西兰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政府气象部门,全权负责国家气象事业的基础建设、国际合作和气象服务。在中国等一些国家还颁布了国家气象法律法规,以保障气象部门履行其职能。

  • 标签: 国家 中国 信息 气象部门 基础建设 政府
  • 简介:监测半干旱区作物的旱情对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模型模拟光谱对输入参数的响应、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旱情下光谱模拟精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指征春小麦旱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冠层光谱对于PROSAIL模型主要输入参数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区间,其中叶绿素含量Cab的光谱响应区间为476~730nm,叶面积指数LAI的主要响应区间为400~750nm、800~1000nm和1330~2500nm,等效水厚度EWT的响应区间在1874~1891nm,干物质含量LMA的主要响应区间在2331~2356nm。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模型模拟的半干旱区春小麦冠层光谱的误差在1400nm前后差异显著,在1400nm之前模拟误差为11.5%,1400nm之后模拟误差为69%,总体误差约30%。模型对于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质含量的解释不够充分是导致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旱情值得商榷。

  • 标签: PROSAIL模型 春小麦 旱情 生理参数 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