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分析了冲击波、声波、扰动气流场和超声气流等爆炸产物对环境气流场和云、降水质粒的影响及效应,结果表明:在人工播云中,含有爆炸效应的催化作业要比单纯的静力催化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爆炸 冲击波 声波 扰动气流场 超声速气流
  • 简介:人工雨必须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形势下,通过气象雷达的探测,寻找有利于人工雨的云系,把降水云体空间平面位置与垂直结构迅速而直观地显示出来,连续观测雷达降水回波特征(参数)的演变,来指导高炮的作业,由于在人工雨作业中,气象雷达起着监测天气系统、选择催化云和观测催化效果的作用,所以气象雷达的配合就成为

  • 标签: 人工增雨 作业效果 降水回波 降水云 连续观测 云系
  • 简介:依据及内蒙古自治区人工雨作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人工雨影响区面积的计算方案及影响区面雨量的计算方法,进而给出人工雨效果检验绝对雨量效果评估的方案,为人工雨效果评估和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人工增雨 增雨效果 面雨量 绝对增雨量
  • 简介:利用国家环境保护部大气污染指标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CommunityMultiscaleAirQuality,WRFCMAQ)的模拟结果,对2015年12月大连市大气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污染天气条件下有效开展人工雨(雪)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15年12月大连市出现5次大气污染过程,累积污染日数为13d,占12月总日数的41.94%,且日平均最低能见度为227km。出现大气污染时,近地面温度均略有升高,大气层结稳定,因此,实施人工雨(雪)作业时,宜选用雨火箭和雨飞机,从而保障催化剂可以播撒到高效核化层高度(-15℃~-10℃);同时,模拟结果表明,污染天气条件下一定量的细颗粒物在大气各种扰动下可以扩展至300km以上,对具有雨(雪)潜力的冷云实施作业时,应考虑催化剂量在常规作业剂量基础上适当减少。通过对2015年12月大连市的一次重度大气污染个例分析发现,大连市形成重污染的大气气溶胶物种主要为硝酸盐、铵盐和硫酸盐,其中硝酸盐占比最大,可以达到51.27%,说明除了相关工业源和燃煤排放,交通源排放也是大连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 标签: 大气污染 WRFCMAQ 人工增雨(雪) 气溶胶
  • 简介:植物和土壤是CO2的源还是库,对推断当前大气中CO2的增高和下个世纪温室暖潜力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根据过去推断未来,Adams等人提出,冰河末期地球生物圈中所含的碳比现在明显地少.这是基于对冰河末期地面植被分布极值与现在植被分布图比较的分析所得出的最佳估计.碳的贮存量的增加是由于冰河期的冰覆盖地区森林

  • 标签: 植被分布 最佳估计 地球生物圈 冰河期 覆盖地区 未来气候
  • 简介:1外场试验情况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与青海省气象局共同主持研究的“人工雨成套技术预研究”在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的通力合作及空军某部机组、民航有关飞行保障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于今年5月开展实施两架飞机(运-8,安-26)组成的飞机人工雨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试验,对黄河上游不同降水天气系统进行了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

  • 标签: 人工增雨 催化作业 飞机 监测飞机 作业时间 作业面积
  • 简介:介绍了吉兰泰地区火箭雨点、监测点的设定和雨效果的评估,统计了JFJ型雨火箭10年雨资料,初步分析了在层状云与积状云中催化作业对播撒区下游的不同增雨效果,提出了火箭雨作业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容易造成的失误,为干旱地区开展火箭雨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启示。

  • 标签: 火箭 增雨技术 统计分析
  • 简介: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人工雨技术研究及示范"经过两年的攻关,在人工雨综合探测、云水资源评估、催化作业、数值模拟、效果检验技术和外场示范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应用效益,基本形成了一套人工雨综合技术.2003年12月13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在示范区的检验、试用和完善,显示出具有业务应用和推广前景.课题主要成果为:

  • 标签: 人工增雨技术 效果检验 云水资源 探测 形成 作业
  • 简介:课题在2002年严格按照与科技部签定的任务合同书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夏延Ⅲ新型云物理和人工雨飞机的改装,飞机装备有云物理综合探测系统和本课题研制的碘化银末端燃烧器,并在河南示范区冬季人工雨(雪)科学试验中获得了一批符合科学设计的综合探测资料。完成了用GMS-5卫星资料反演云物理参数方法的研究。

  • 标签: 人工增雨 云物理 河南 卫星资料 反演
  • 简介:本项目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海省气象局和河南省气象局参加的“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的第6课题,2001年底正式启动。攻关目标:研制开发和集成人工雨综合监测和催化作业技术,通过实施有科学设计的示范试验,研究我国典型地区主要降水天气系统的云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潜力,建立适合这类地区人工雨的综合监测、催化作业技术体系,

  • 标签: 人工增雨技术 飞机 雷达 卫星 地基遥感 空中水资源
  • 简介:受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于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人工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验收会。该项目在首席科学家郑国光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经过4年多时间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课题各项研究及示范任务,其主要成果有:

  • 标签: 人工增雨技术 示范 安全保障技术 科技攻关计划 重大项目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在高炮人工雨作业中,作业参数的选择和催化区的分布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梯度输送理论,计算了人工雨作业中单发和多发炮弹AgI最大扩散半径和时间。以不同AgI浓度阈值模拟分析了湍流扩散系数、方位角、仰角和风速对人工雨炮弹催化区的影响,依据等角度作业思路,提出了高炮人工雨迎风半圆多轮作业方案。

  • 标签: 人工增雨 高炮催化 方案设计 扩散
  • 简介:记者从4月5日在沈召开的省人工雨工作协调会议上获悉,为开发辽宁云水资源,增强科学防灾减灾能力、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省政府决定:“八五”期间,我省将逐年增加投资直接用于开展辽宁人工雨和其基础设施建设。届时,我省人工

  • 标签: 人工增雨 气象科技 云水资源 减灾能力 协调会议 开发水资源
  • 简介:目前国内大部分探空站已经启用新一代探空仪——上海长望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波段电子探空仪。新探空仪的数据率、测量准确度和可靠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新探空仪使用的湿度敏感元件是碳湿电阻。我们利用工厂添置的能测到-30℃低温的高精度湿度校准设备,进行了大量静态测试,进一步验证了碳湿元件与老探空仪使用的肠衣敏感元件相比,灵敏度高,滞后小,在高空低温期间感应陕,测量准确度有较大提高。

  • 标签: 湿敏元件 L波段 特性试验 湿度敏感元件 电子探空仪 测量准确度
  • 简介: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提高人工雨效果,是每个人影工作者常年为之努力的事情。其中不少成果和产品已趋成熟,完全可以在作业中应用,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提到的7条均属此列。

  • 标签: 人工增雨效果 作业效果 科技进步 工作者
  • 简介:2007年项目建立了研究队伍;对外场综合试验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细化;建立了项目的外场试验基地,取得了一些外场观测资料,目前资料正在收集、处理、分析中,预计年底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使用;对北京地区典型云系的历史资料做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 标签: 人工增雨 研发 装备 技术 研究队伍 综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