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网页版式结构、配色、字体、图像,是网页设计重要元素。这些元素确定了网站基本风格和视觉效果。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美观性,更重要是如何运用这些元素,结合网站性质和需求做到功能性和艺术性平衡。

  • 标签: 版式结构 配色 字体 图像
  • 简介:大家知道,健康人体温不论冬夏始终保持在36~37℃。这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生存进化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体温调节本能。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中枢神经系统会支配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但是人体调节体温难度要受到外界气象条件影响。如果外界气...

  • 标签: 人体热感 气象要素 体温 温度 湿度 风速
  • 简介:本文对我院三年来急诊脑卒申患者与杭州市气象台相应气象要素时间剖面图作一分析研究,从中发现气压和温度变化与脑卒中发生有关联,有四种明显形式。用气象要素时间剖面图作分析研究,比单一使用气象要素或锋面的研究要客观和形象化,对开展医学气象咨询将是很有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时间剖面图 气象要素 潘天白 脑梗 脑栓塞
  • 简介:我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在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五地市布设近五十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这些地面自动气象探测网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以及运行是否可靠,探测数据是否准确等,与自动气象站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这两年自动气象站建设及运行中维护维修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共同探讨自动站有效运用。

  • 标签: 维护维修 自动站 自动气象站 天气预警系统 二期工程 归纳总结
  • 简介:利用塔中气象站12a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塔中主要气象要素风、温度、湿度、气压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塔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年较差达38℃,空气湿度很小。夜间温度低,日出后气温上升迅速,午后气温最高;3~9月地面风速〉2.0m/s,冬季多在2m/s以下。气压日变幅春〉夏〉秋〉冬;各季相对湿度夜间〉白天,冬季可达60%~70%;地面风速与大气稳定度有关且夜间〈白天。沙尘时气压降低约10hPa且波动大,沙尘暴时气压上升迅速;扬沙、沙尘暴天气夜间气温明显高于典型晴天,相对湿度夜间〉白天,扬沙和沙尘暴时与典型晴天昼间相对湿度相近,夜间多波动且数值要小;沙尘暴发生风速最大可达9.7m/s,该日平均风速为6.2m/s,其它天气夜间风速小于白天。全年地面气象要素日变化显著,气压日内变化在3hPa以内,气温日较差可达16.2℃,夜间相对湿度约23%~51%,白天相对湿度约25%;夜间地面风速维持在1.5m/s,16~18时风速达3.2m/s。

  • 标签: 塔中 气象要素 变化 特征
  • 简介: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恶性事故,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煤炭工业正常生产,更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煤矿瓦斯爆炸物理机制.气象诱因,以利采取新防爆措施,减免事故发生.1煤矿瓦斯爆炸物理机制及防爆破状据国内外研究认为,引起瓦斯爆炸

  • 标签: 煤矿瓦斯爆炸 自然风压 瓦斯浓度 防爆措施 瓦斯超限 生命财产损失
  • 简介:利用MM5模式对云南两个具有代表性强降水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模拟,通过下垫面植被敏感性试验,考察云南气候要素(降水、温度、湿度、风等)对下垫面植被状况敏感性,从而达到了解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在云南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中作用与影响,以期提高对未来天气、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预测和评估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植被状况改变对云南气候要素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一般在近地面至700hPa之间;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锐减,使云南降水范围、降水量、空气湿度急剧减小,温度、风力、蒸发能力、干旱指数迅速增大,加剧了云南干旱化和沙漠化,最终将导致云南天气气候和环境生态系统偏离本来平衡状态和演变过程。但下垫面植被状况改变对降水中心、冷(暖)中心、干(湿)中心位置影响不大。

  • 标签: 植被 气候要素 敏感性试验
  • 简介:1有关正态分布一些错误认识正态分布在概率统计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在气象学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在众多气象要素中,不少要素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特点,通俗地简单地讲就是两头小中间大.但是值得注意是,所谓两头小中间大,是针对概率分布(气象上多为频率分布)而言,并不是指时间分布或空间

  • 标签: 主要气象要素 概率统计理论 头小 概率分布 时间分布 频率分布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不同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相对湿度,ECMWF比JMA和GFS更接近实际观测,ECMWF和JMA分析场数据质量要好于预报场;ECMWF和JMA地面气温在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GFS地面气温在夏季与观测差异最大;3种数值模式资料地面相对湿度在秋季和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对于地面风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等东部区域JMA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ECMWF最好,JMA和GFS地面风速在冬季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大.

  • 标签: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 日本气象厅(JMA)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 地面气象要素 适用性评估
  • 简介:利用2012年1—3月玛曲站观测资料和单点模式Noah_LSM,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3次积雪过程对近地层气象要素影响。结果表明:(1)Noah_LSM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2)敏感性试验1模拟净辐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气温和30、60cm土壤温度均大于控制试验模拟结果;(3)敏感性试验2模拟结果表明较大风速可能是造成2月18日出现大潜热通量和负感热通量一个原因。

  • 标签: 积雪 Noah_LSM模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 简介:本文介绍微机自动挑选组合因子方法。根据逐步回归思路,在组合选点过程中,引进、对比、剔除试验交替进行,最后在有限区域格点要素场内分别得到相关“最好”“关键区”块状因子和梯度(锋区)因子。

  • 标签: 锋区 基准点 点过程 模式预报 预报模式 相关系数
  • 简介:利用升级后ECMWF细网格模式2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LSP)、累积降水量(TP)及850hPa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场,采用客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乌鲁木齐米东区气温、降水及风速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2m温度场对于米东区最高、最低气温有较好预报能力,最高、最低气温年均准确率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均高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产品,分别达69.1%和73.8%。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晴雨准确率均接近或超过80%,对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参考价值;降水分级检验上看,ECMWF细网格和中央指导预报准确率均不太高;对于降雨天气,细网格预报能力略高于指导预报;对于降雪天气,指导预报对小雪和大雪预报准确率高于细网格;ECMWF细网格850hPa风速产品与实况风速有较好相关性,对逐日风预报有较好地指示意义。

  • 标签: ECMWF细网格 2m温度 TP LSP 检验分析
  • 简介:气象要素是资源、环境和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领域研究数据基础,格点化数据在未来研究应用中显得日益重要。基于中国境内667个基本和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基本气象资料,使用ANUSPLIN专用气候插值软件对1961—2006年逐日气温、降水进行插值,并利用未参与插值全国1667个加密站点对插值结果准确性进行检验,同时与反向距离权重法和普通克吕格法等插值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667个站点使用ANUSPLIN软件进行逐日平均气温插值有92.0%误差在2.0℃以内,75.0%误差在1.0℃以内,0.9%误差在5.0℃以上,平均绝对误差为0.8℃;对逐日降水进行插值,75.0%误差小于5.0mm,85%误差小于10.0mm,平均绝对误差为6.4mm,误差大小与降水量呈现出正相关性,对局地强降水插值效果不好,这可能与参与局部拟合插值样本数太少有关;同时,夏季温度插值误差小于冬季,而冬季降水误差小于夏季。将ANUSPLIN局部薄盘样条插值结果分别与反向距离权重法和普通克吕格法插值结果进行对比,显示ANUSP-LIN软件插值误差最小。结果同样表明,适当增加站点数量和提高DEM精度可进一步提高ANUSPLIN软件插值精度。

  • 标签: ANUSPLIN软件 气象要素 插值方法 插值评估
  • 简介:通过设置不同梯度温度环境,分析高温处理后玉米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处理过植株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变化,确定玉米高温热害关键温度。研究结果表明:(1)≥32℃高温环境,对玉米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产生一定影响;(2)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高温胁迫时间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波动变化趋势,百粒重、茎秆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秃尖比呈波动上升趋势;(3)38℃是多数生理指标变化转折点,可视为玉米耐受高温重要转折温度。

  • 标签: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构成 河套灌区
  • 简介:本文利用2004年巴塘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对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影响本地区天气系统及特征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安全飞行最佳时段以及在坏天时进行航空作业应对措施,客观为重建玉树州巴塘机场提供了较为完整气象保障资料。

  • 标签: 机场重建 气象要素 评估 玉树州 评估分析 机场
  • 简介:2000年之后,余慈地区霾年际变化呈现出波浪式下探态势。霾出现频率有着明显季节差异,秋冬季高发,春夏季低发,它和当地月降水量有着很好负相关关系,和大气环流、天气形势以及余慈地区地处东海之滨这一特殊地理环境有关。余慈地区霾气象要素特征有:海平面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10hPa以上时,几乎不会有霾出现,在地面高压条件下,容易形成霾;有3/4霾日,14时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弱降水不会减少霾出现几率,即便是明显降水也不能完全排除霾出现可能;霾日微风居多。

  • 标签: 余慈 特征 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检验方法,对多种数值预报及释用产品2014年度日极端气温、24小时降水、暴雨过程暴雨和8种分类暴雨过程暴雨等预报进行站点预报质量检验。结果表明:释用T639数值预报T639-MOS日极端气温预报具有较高参考价值,5天逐日最高气温和3天逐日最低气温≤2℃预报准确率均为最高;中尺度数值模式晴雨和一般性降水预报优于全球模式,但暴雨预报评分不如全球模式和多模式集成降水预报;暴雨预报Ts评分都不高,且随预报时效降低,24小时预报最高为17.3%,而120小时预报最高仅3.4%;暴雨过程暴雨预报平均TS评分很低,均未达10%;分类暴雨过程以台风登陆类暴雨预报TS评分最高,但该类暴雨过程样本数太少,检验结果代表性差;其他分类暴雨预报效果差,对局地对流降水明显午后热雷雨类和副高边缘类暴雨全部漏报。

  • 标签: 预报检验 数值预报 释用产品 分类暴雨
  • 简介: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2006—2008年厦门市地面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指数变化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速、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对空气污染指数均有显著负效应作用,气压起显著正效应作用;风向影响较为复杂,NNW—N—E—ESE风起正效应作用,SE—S—W风起负效应作用,厦门风向总体不利空气质量提高,全年仅夏季盛行SE—S—W风。API指数与风向、气温、降水、气压、相对湿度和水汽压季节变化规律有高相关性。API指数与气象要素水汽压关系最相关,其次是气压。

  • 标签: API指数 地面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厦门
  • 简介:利用2010-2014年建阳市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各相关气象因子对葡萄生长期长短影响。结果表明:葡萄萌芽期迟早主要取决于萌芽前1—2旬温度因子,特别是20cm地温因子影响显著;开花期迟早主要取决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初日、终霜出现日期和地温稳定通过14.0℃初日3个因素;稳果期迟早与终霜日期、开花期蒸发量和空气湿度大小、开花前1-2旬地温关联最大;硬核转色期迟早与萌芽前1~2旬温度条件、转色前一旬地温关联最大;成熟期迟早主要取决于生长期温度因子,尤其与萌芽前1~2旬温度条件、浆果成熟前20天地温和气温关联最大。

  • 标签: 巨峰葡萄 物候期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