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目前,油气储量6P分类在石油公司中已逐渐流行.要正确理解油气储量6P分类及其相关概念,需要注意3个关键问题:(1)6P分类对象;(2)如何正确理解油气商业性概念?(3)如何认识地质把握程度?文中对上述关键问题提出了看法,并阐述了在准确理解和应用6P分类中注意问题.

  • 标签: 油气储量 6P分类 分类对象 油气商业性 剩余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
  • 简介:对江汉油田新沟嘴组地层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结合马王庙、荆沙地区现场所使用钻井液、固井液、射孔液对新沟嘴组岩心损害进行室内评价,通过静态、动态评价试验,测定煤油渗透率恢复值,阐述了“三液”对新沟嘴组地层伤害现状、程度、机理,并提出了相应防范建议。

  • 标签: 江汉油田 新沟嘴组 钻井液 完井液 油气层伤害 储层特征
  • 简介:莺歌海盆地具有烃类水运移特征:它生成并聚集油气(崖13-1气田)有高含量联苯系列,具水运移化学组成特征:经物质平衡计算有足够烃类水运移效率。烃类水运移机制必须具备特定地质条件:以充裕水源和气源;存在一个温度、压力和渗透率骤降物理界面;有一垂直断层或裂缝带,起“垂向高速”运移作用。崖13-1气田诸多地质和地化异常,如油气化学组成、温度、压力和有机质成熟度等资料都是水运移佐证.饱含天然气地质水从盆地高温高压深部通过断层向上运移,抵崖13-1气田储层时有大规模气水分离,烃类在储层聚集,而地层水继续沿上倾方向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烃类 水相运移 物质平衡 计算
  • 简介:1979年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在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在老区就找不到石油,在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在地质家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中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年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年以前30年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发现.1995年,QHD32-6大油田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序幕,截止2000年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在5000万t以上油田,它们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 标签: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 技术进步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盆地主要烃源岩,它在盆地沉积中心厚度达2000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层有机质丰度高,且完全成熟;它处在深,热、封闭、含水和高压系统中。这种系统有利于烃类生成、保存和运移,并且形成独特模式——石油深热成因和水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梅山组 石油 深热成因 水相运移
  • 简介: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三角洲湖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微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 标签: 八面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时期 沙四段 展布 演化
  • 简介:测井自动识别程序(MATIDEN)将自动确定岩性程序(CLLOG)处理所得到岩性剖面进而划分测井程序。首先需要选择工区内相同沉积单元中纯泥岩段,做为对比标准层,将所有井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后应用CLLOG程序对标准化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得到主成分曲线PC1,再以此为依据建立工区测井相识别模式(识别矩阵)。MATIDEN程序通过识别矩阵对未知测井进行识别,确定其归属类型。由于该程序运行时,不对未知测井特征值进行计算,所以不需输入未知测井全部特征值,只用数字“1”、“2”分别表示未知测井“有”、“无”相应特征,“3”表示对应特征“未纪录”。通过X-5井实际应用说明该程序有较高识别能力。

  • 标签: 测井相 自动识别程序 识别模式 识别矩阵 归类算法 积沉相
  • 简介: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湖平面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层序及其体系域发育和形成。

  • 标签: 构造因素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影响 机理 计算机模拟
  • 简介:通过比较关键测井数据,取心资料及其它地质信息,提出了识别河流沉积5种微测井曲线形态,利用高分辨率倾角测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处理了研究区测井资料,结合曲线形态分析,对河流沉积微测井识别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和观点,并与地质家结论吻合较好。

  • 标签: 综合利用 测井资料 河流 沉积微相 测井曲线 高分辨率倾角测井
  • 简介:近年来,在渤海海域陆续发现了几个陆多油层大油田.国内外对陆多油层大油田开发,已在先导开发区;井网、井距和开发层系部署;实施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再研究;驱替机理和开采规律研究;重要措施现场试验;开发中后期提高产液量和稳油控水手段运用;开采工艺不断完善等方面,取得了相当丰富经验.借鉴这些经验对今后海上陆多油层大油田开发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陆相多油层油田开发 渤海海域 先导开发区 井网 井距 开发层系
  • 简介:JZ20-2凝析气田油气藏评价工作,经历4年多时间,钻了3口预探井,7口评价井,经过四轮油气藏研究工作,基本上搞清了气田地质模式和气藏特征,主要介绍该凝析气田油气藏评价工作。

  • 标签: 锦州20-2 凝析气田 油气藏评价 地质模式
  • 简介:选择热解气色谱中特定化合物nC7(正庚烷、烯烃)、nC8(正辛烷、烯烃)和甲苯,并计算相应参数nC7+8/甲苯×2和甲苯/nC7,确定三类生油岩划分界限为:Ⅰ,nC7+8/,甲苯×2>3.25,甲苯/nC7<0.25;Ⅱ,nC7+8/甲苯×2=1.10~3.25,甲苯/nC7=0.5~0.8;Ⅲ,nC7+8/甲苯×2<1.10,甲苯/nC7>0.8。近百块次样品经过与元素分析、Rock-Eval分析结果对比,并实际应用于划分珠江口盆地生油岩类型,证实方法简便易行。

  • 标签: 应用 热解气相色谱参数 判别 生油岩 类型 甲苯/nC7
  • 简介:随着渤海海域油气田开发高潮到来,众多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与此同时,大量含油气构造评价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总结油气田开发中出现问题,进而反思油气藏评价工作,有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文中根据JZ9-3、QHD32-6、SZ36-1、QK18-1、QK17-3、QK17-2等油气田ODP方案实施和生产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由于油气藏评价阶段工作量不足以及对地质模式认识上偏差给油气田开发造成困难,并对今后油气藏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田开发 油气藏 评价 渤海海域 开发风险
  • 简介:从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将珠江口盆地(东部)21-16.5Ma地层(大致相当于珠江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16个准层序组。探讨了砂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岩心描述、遗迹古生态、测井及地震相分析,结合本区沉积演化特点,对按体系域或准层序组划分7个层开展了沉积相对空演化规律研究,分别建立了相应沉积相模式。剖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砂岩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砂岩油田产能及开发效果也具有明显影响。因此,沉积环境研究为制订合理开发方案建立了良好地质基础。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砂岩油田 沉积相 研究 应用 层序地层学
  • 简介:对比一下铀和钍地化性质,就可为勘探地质家提供一种描绘运移途径和与烃生成运移流体演化新手段。铀和钍亲石阿系元素,它们一般以低浓度(1-50ppm)出现在沉积物中。在还原条件下它们地化特性相似,两者基本上不活泼。但由于所处环境氧化电位升高,铀被氧化成五价,然后又变成六价,而钍仍然不活泼。这样,正如钍/铀比所示,铀相对于钍活泼性指出了富集铀孔隙流体通道。干酪根成熟阶段孔隙流体成了富集铀流体。铀显然对富氧有机质(如未成熟干酪

  • 标签: 成岩作用 晚期 地化性质 油气勘探
  • 简介:埕北油田为中日合作开发我国海上第一个稠油油田.该油田生产15年来没有进行过大调整,在未打一口调整井情况下,油田开发效果达到海上和陆上一类油田开发标准,与国内稠油油田相比达到较好开发效果.文中重点介绍了该油田开发特点、开发规律及开发效果,并全面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以期为油田后期开发调整以及海上其它稠油油田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 标签: 埕北油田开发 特点 稠油油田 中国 日本 合作开发
  • 简介: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学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层序地层分析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标准,以及凹陷评价步骤和方法。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凹陷 应用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湖相
  • 简介:坪北区块属于低压、低渗透油藏,为提高压裂开发效果,1998~2000年进行了压裂整体改造研究工作。通过地应力方向测试、地应力剖面测试等措施,取得地层岩石力学性质参数,以油藏研究为基础,以数字模拟为手段,采用三维压裂设计软件,优化施工设计,确定了“小排量、高砂比、深穿透”压裂施工方案。经过三年实践证明,裂缝与井网匹配合理,开发效果良好。

  • 标签: 江汉油田 坪北区块 特低渗透油藏 地层压裂 改造技术 压裂开发
  • 简介: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b/(t^b+a),推导了油田开发指标Qt、tm、Qtmax以及RPR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Qt-t关系变化特点。研究发现,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产量Qt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累积产油量Np=(tQt)R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比值恒等于0.5,称为Np=NRmaxt^b/(t^b+a)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方法,依奇克里克油田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大价值。

  • 标签: Np=NRmaxt^b/(t^b+a)型 增长曲线 预测 油田开发指标 0.5准数 应用
  • 简介:对修改翁旋回预测公式At=A+Bt^ne^-t中n值等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基为整数限制,使Qt对已知数似合更好。本文除应用误差平方和为最小条件以外,还应用了最大拟合误差为最小条件来确定上述公式中参数。应用本文方法讨论了油田年产量预测。

  • 标签: 修改 求解方法 翁旋回 预测公式 调整 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