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岩溶地区工程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时,由于岩溶状况的千差万别,对洪水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采取何种方法处理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洪水的成果。本文通过对伏流暗河段具有明显削峰滞洪作用的三岔河流域工程—贵州汪家寨煤矸石电厂工程的设计洪水中特大洪水(特别是1991.7.3洪水)分析计算,探究喀斯特地区伏流、暗河对削峰滞洪的影响,为今后喀斯特地区河流洪水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岩溶地区 设计洪水 分析计算
  • 简介:本文重点探讨山谷子灰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采用峰峰叠加与错时叠加组合方法的合理性及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 标签: 干灰场 小流域 设计洪水
  • 简介:摘要2016年6月24日,蜀河水电站发生了洪峰流量为2310m3/s的洪水,本场洪水调度水情数据传递及时、预报准确、计算精准、沟通得当,创造了蜀河水电厂建厂以来第一次发生2000m3/s以上的洪水,未产生弃水的壮举。本场洪水增发电量355.7万kw.h,按照0.333元/kw.h上网电价计算,本场洪水创造经济效益118.4万元。

  • 标签: 水电站 洪水调度 增发电量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附廓水库坝址入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并分析该水库库区伏流洞洪水计算方法,经历史洪水调查,通过调洪演算拟定伏流洞泄流公式,最后确定水库坝址设计洪水采用成果。文章对库尾伏流洞泄流能力计算进行探讨,以期对其类似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有所帮助。

  • 标签: 历史洪水 设计洪水 雨洪法 流量法 频率计算 伏流洞泄流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主汛期,闽江流域洪水发生频繁,水口水库共发生入库洪水8场次,最大洪峰流量21900m3/s(频率约四年一遇),入库总洪量338亿m3,经科学调度运用,实现了所有洪水的安全过坝,平均削峰率13.2%,平均降低最高调洪水位约0.8m,有力支持了上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抗洪工作。该文主要对水口水库2019年主汛期的洪水预报及调度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可供同类型水库调度参考。

  • 标签: 水利水电 洪水预报 调度 水口水库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柳洪水电站作为高水头多泥沙电站,其球阀的结构和特点,并介绍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在相似电站设计机组球阀时借鉴和思考。

  • 标签: 高水头 机组球阀 结构特点 存在问题
  • 简介:三峡水库的修建改变了长江下游洪水特性,在分析长江沿岸工程设计洪水时,宜考虑三峡水库调度对长江中下游实测典型洪水的影响。本文采用还原计算方法对2012年7月洪水中三峡水库调度运用的拦洪削峰作用进行分析,本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调度运用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下降2.5m左右,城陵矶~汉口河段水位下降1.0m左右,九江~大通河段水位下降0.3m~0.5m左右。

  • 标签: 还原计算 三峡水库调度运用 长江中下游干流 水位.
  • 简介:传统矩法估计的Cs具有较大的抽样误差;目估适线法作为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其估计值偏大;极大似然法所估计的参数具有较好的无偏性与有效性,但实际生产中应用较繁锁。探求一种能为工程设计人员所采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必要的。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荐采用一种近似无偏的Cs修正式称为改进的矩法,并直接用于洪水估计;通过与目估适线法比较,改进的矩法与极大似然法的估计值很接近,同样具有近似无偏性和有效性,是适用于工程设计的一种短法估计方法。

  • 标签: 矩法 目估适线法 极大似然法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且地形地貌复杂,所以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将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作为重要研究对象,阐述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地质灾害 监测技术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水文灾害预测与风险管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水文灾害的定义、类型及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并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接着,详细探讨了水文灾害预测技术,包括数值模型、统计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准确性及其局限性。然后,构建了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涉及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减缓与应对策略。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验证了预测技术和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水文灾害预测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水文灾害 预测技术 风险管理 案例分析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雷击事件关系到核电厂及其周围的人身安全、公共设施正常运作、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等。实施风险管理,是保障人身安全、降低财产损失的有效方法。本文调研浙江省某核电厂雷电灾害时空分布,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引入风险评估程序,对其系统遭受破坏的概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核电厂雷电灾害风险主要存在于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从加强内外部雷电防护系统配置入手,提高防护被保护建筑物人身伤害、实体损害的能力,强化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系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可实施性,使核电厂雷电防护能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 标签:
  • 简介:泥石流是山区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也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工程地质问题。泥石流的发生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在工程勘察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介绍的新庄电厂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在工程选厂勘察阶段,忽略了这一问题而造成的一个典型的岩土工程灾害事例。

  • 标签: 地质灾害 泥石流
  • 简介:摘要通过细化理赔制定、定责到岗、加强培训等措施,某沿海发电企业解决了台风理赔信息不对称、理赔量不明确、索赔资料不完整、索赔率低等问题,优化了企业管理流程,为企业开源增效。

  • 标签: 保险 理赔 培训 制度
  • 简介:摘要茂名地处亚热带地区,在夏季受到雷雨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一些供电线路而言,在雷雨频发的季节,如何做好避雷控制措施,关系着整个供电网络运行,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10kV线路是农村地区供电的主要线路,当10kV线路受雷电灾害引起开关跳闸或发生永久故障,危及农村正常生活用电需要。对于受雷电灾害突然停电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研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去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解决措施,才能为整个供电系统良好有序的运转提供保障。

  • 标签: 10kV线路 雷电灾害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加,其中雷电灾害的发生对于人们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农村发展中,由于人们的防雷意识不强,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防雷减灾策略,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进行保护,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 标签: 雷电灾害 原因 防御对策
  • 简介:新疆大风不仅能吹倒送电线路的铁塔,还能倾覆旅客列车。据我院新疆大风调研收集到的资料统计,托克逊最长大风持续日数20天;阿拉山口、达坂城和哈巴河的最长大风持续时间超过40h;阿拉山口多年平均大风日数最多,达163.8天;阿拉山口气象站实测最大风速为46.0m/s;阿拉山口据基本风压推算离地10m高100年一遇设计风速约为50m/s;新疆自治区已建送电线路采用的最大设计风速为44m/s。新疆大风持续时间之长、风速之大、范围之广是其境内的工程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建议尽可能充分利用工程地段附近测风塔的风速资料作大风灾害评价。

  • 标签: 新疆 大风 持续时间 风速 灾害强度
  • 简介:摘要:InSAR技术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已在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全面、准确及深入认识和梳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局限性、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监测。以InSAR技术滑坡灾害应用研究为主要脉络,系统阐述其研究进展:(1)以滑坡监测中应用的主要InSAR方法概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各类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内在联系;(2)基于早期识别探测、不同量级形变监测、活动模式与三维信息获取、形变与诱因耦合4个视角,深入探析InSAR技术在滑坡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趋势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3)针对InSAR技术系统的局限性、滑坡灾害的特点,剖析了InSAR滑坡监测中存在的几何畸变、密集植被覆盖、大气干扰、三维形变信息获取、精度评定、滑坡形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并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措施;

  • 标签: InSAR技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形变监测
  • 简介:摘要:InSAR技术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之一,已在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全面、准确及深入认识和梳理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用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局限性、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滑坡灾害的防治与监测。以InSAR技术滑坡灾害应用研究为主要脉络,系统阐述其研究进展:(1)以滑坡监测中应用的主要InSAR方法概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各类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内在联系;(2)基于早期识别探测、不同量级形变监测、活动模式与三维信息获取、形变与诱因耦合4个视角,深入探析InSAR技术在滑坡应用中的最新进展、趋势及目前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与挑战;(3)针对InSAR技术系统的局限性、滑坡灾害的特点,剖析了InSAR滑坡监测中存在的几何畸变、密集植被覆盖、大气干扰、三维形变信息获取、精度评定、滑坡形变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并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与建议措施;

  • 标签: InSAR技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形变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