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不同比例的Mg和Ni均匀分布的氢氧化物沉淀,再以此为核,用Co(OH)2进行包覆,得到前驱体,和LiOH.H2O混合均匀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不同镁含量的LiNi0.92-xMgxCo0.08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比例Mg2+掺杂对钴包埋镍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x为0.005时,其1C放电比容量高达183.7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60%,循环性能较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Mg掺杂 循环性能
  • 简介:20日,剑阁县剑门新区兴能新材料产业园里,工人正在高电位正负极材料镍锰、钛生产线上调设备、试开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14亿元,占地792亩。建成后,年销售收入3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个。目前,一期将建成投产。今年8月,新区里新材料产业园8栋建筑总面积4.7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出现在人们眼前,一期开工到投产仅用了18个月。

  • 标签: 钛酸锂 投产 新材料产业 四川 正负极材料 项目总投资
  • 简介:为提高金属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真空热蒸发镀膜法这一可控程度较高的物理方法在三维结构碳基底上制备三维碳复合微纳米结构。SEM和EDX对材料的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对基底材料的合理选择、蒸镀方法的合理调控,可在三维碳基底上获得厚度适当的微纳米级别金属活性材料。对其进行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三维碳基底上包覆金属所得到的负极材料在获得较好的容量提升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标签: 真空热蒸发镀膜法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三维铝碳复合微纳米结构
  • 简介:/聚合物电池美国3M公司同阿贡国家实险室等正在进行合作研究,开发用于电动车辆的先进的/聚合物电池。这种电池是由柔韧的薄膜电极和固体材料组成,电池具有寿命长、重量轻和体积小的特点。新的/聚合物电池打算达到美国发展21世纪所用的电动车辆的电池指标,...

  • 标签: 聚合物电池 电动车辆 薄膜电极 固体材料 重量比 合作研究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BF石墨电极在1mol·L^-1LiPF6和体积比为1:1:1的EC/DMC/DEC溶液中的成膜过程和嵌脱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包覆石墨电极的成膜电位1.5~0.6V(vs.Li/Li^+);其嵌脱锂电极过程主要受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控制;并且随着嵌量的增大,锂离子扩散系数逐渐减小,锂离子穿过SEI膜的膜阻抗及电化学反应阻抗随之增大。在嵌过程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在10^12~10^-13cm^2·s^-1之间。

  • 标签: 石墨阳极 嵌脱锂过程 电化学阻抗 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负极
  • 简介:硫电池是一类极具发展前景的高容量储能体系,将是下一代电动汽车以及混合电动汽车的化学能源。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对其电化学过程中复杂反应机理还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描述,但是围绕硫电池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回顾了过去十余年在硫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体系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硫电池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分析了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从硫正极、黏接剂、电解质和负极等4个方面对硫电池关键材料的改性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 黏接剂 电解质 锂负极
  • 简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各种导电盐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导电盐的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综述了磷系列盐、硼系列盐、甲基系列盐、亚胺系列盐和其它导电盐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导电锂盐 电导率
  • 简介:具有超高比能量的-空气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电解质和空气电极催化剂是-空气电池的重要研究内容。介绍了有机体系-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碳、贵金属、氧化物三类催化剂材料的特征及性能,进而提出了新型、高效、兼具催化氧还原/氧析出功能的纳米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锂-空气电池 空气极 氧还原 氧析出 催化剂
  • 简介:以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1,3-丙烷磺酸内酯为原料,叔丁醇钠为催化剂,合成EVOH-SO3Na,通过离子交换得到EVOH-SO3Li,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EVOH-SO3Li无纺布膜。确定了纺丝工艺参数,研究了无纺布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窗口和锂离子迁移数等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纺丝液浓度为18%,纺丝电压17.5V,板间距10cm和喷丝速率2mL/h,制得的EVOH-SO3Li无纺布薄膜电学性能最好,锂离子迁移数达到t(Li^+)为0.818。

  • 标签: EVOH-SO3Li 高压静电纺丝 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迁移数
  • 简介:简要阐述了空气电池的研究现状;围绕正极催化剂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综述了不同类型碳材料及非碳催化剂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性能及结论分析;指出了通过改进材料的制备方法和优化制备条件来获得高活性正极催化剂材料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空气电池 碳材料 非碳催化剂 催化活性
  • 简介:研究与应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镉镍电池电解液中的含量。介绍了的最佳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干扰小,并具有操作简便、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特点。相对标准偏差RSD<1.00%(n=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在97.00%~102.00%(n=4)范围内(回收率要求符合课题指标)。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镉镍电池研制工作的要求,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方法 镉镍电池电解液
  • 简介:空气电池是当前最具潜力的新型储能装置,本论文全面检索了空气电池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从专利申请的总体状况、申请趋势、申请人情况、专利区域分布、发明人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的研发更趋活跃,主要申请人为高校及科研院所;主要研发区域分布在江苏、上海和北京,目前多数专利还处于实质审查阶段。

  • 标签: 锂空气电池 专利 统计分析 检索
  • 简介:采用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温度和添加剂对硫电池自放电的影响?。比较了硫电池在不同温度搁置后的自放电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低,硫电池的自放电程度越低;同时研究了添加剂对硫电池自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为添加剂,可以在负极表面形成较为稳定的SEI膜,抑制聚硫与负极的反应。使用添加剂的硫电池5℃搁置10天放电比容量为1016mAg/g,自放电率为0.7%/天。

  • 标签: 锂硫电池 自放电 温度 添加剂
  • 简介:用水热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的纯相,并采用XRD和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浓度、不同还原剂用量以及不同还原剂类型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均对反应中间产物具有较好的还原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制备磷酸锰纯相的合适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80℃和反应时间为24h,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其用量为0.01mol/L,氢氧化锂与磷酸锰物质的量比为Li/Mn=1.5。样品经红外光谱测试表明,970cm^-1属于P—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450-500cm^-1属于Mn—O键的面外弯曲振动,1040-1140cm^-1属于PO4^3-的伸缩振动,550-640cm^-1属于Mn—O键的弯曲振动。

  • 标签: 磷酸锰锂 水热法 锂离子电池 橄榄石结构
  • 简介:在不同温度下对32131-8Ah圆柱锂离子电池进行电学性能测试,考察了温度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倍率、放电功率、电阻及不同荷电状态(SoC)下的放电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在常温下基本都能达到最优结果,温度上升或者下降都会对电池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温度 放电功率 性能测试
  • 简介:硫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比容量,是有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产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硫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从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设计以及改性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碳/硫正极材料进行了导电和循环性能的提升,并总结了需要改进的问题。

  • 标签: 锂硫电池 碳/硫材料 比容量 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