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现场调查和样方调查法,分别调查衡阳市紫色岩裸露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母岩、土壤等因子,以及植被分布、生态环境、植物生长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对比研究法,有选择地进行植物及其配置模式的适宜性试验、整地方式的对比试验、宜林型紫色土经济林树种选择试验,评价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的植物适宜性与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的生态适宜性及水土保持能力,最终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适宜的植物及其配置模式与整地方式,为紫色土裸露地植被恢复与宜林地经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表18,参11.

  • 标签: 紫色土区 裸露地 植被 恢复技术
  • 简介: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利用白色塑料泡沫作为浮岛载体的“生物浮岛”栽培技术近日获得成功,这种技术让栽培在浮岛内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治理内陆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 标签: 湖泊水 植物吸收 水体富营养化 河湖 治理 江河
  • 简介:世界上几乎每一座大城市,都相傍着一条或几条大河:伦敦有泰晤士,巴黎有塞纳河,纽约有哈得逊,维也纳有多瑙河。河是城市的血脉,河是城市的生命,河是城市的娘亲!

  • 标签: 大城市 上海 世界 伦敦 治理 纽约
  • 简介:随着经济需求的不断加强和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提高,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多位点吸附及可调变的酸碱性质,使其在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等方面倍受关注.该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在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重金属 吸附 污染处理
  • 简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0.05),土壤种子库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显著提高(P〈0.05),土壤种子库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显著降低(P〈0.05);(2)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植被密度显著增加(P〈0.05),植物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的大小顺序均为:恢复阶段(Ⅲ)〉恢复阶段(Ⅳ)〉恢复阶段(Ⅱ)〉恢复阶段(Ⅰ)(P〈0.05);(3)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0~10cm、10~20cm和20~30cm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其变化范围为259.55~368.32mg·kg-1.研究表明: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自然恢复有利于改善植被与土壤特性.表4,参21.

  • 标签: 自然恢复 土壤种子库 群落结构 土壤性质 衡阳
  • 简介:石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退化、岩石裸露的生态地质灾害,但其根源是脆弱的地质环境,故其治理必须从地质条件入手.植物地境是植物的地下生境,是植物生存的地下空间,由土壤、部分母质及包含在其中的水分、盐分、空气、有机质等构成.地境再造即是人工塑造植物所需的地境条件,为植物生存提供基础.地境再造模式包括植物地境特征调查、地境空间再造、土壤再造和适应所选物种的种植过程.事实证明,植物地境再造模式适用于石漠化治理.图4,参10.

  • 标签: 石漠化 地境再造 生态地质
  • 简介:鲁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旱灾的频发区,该地区的旱灾具有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尝试构建合理的旱灾恢复力评估模型来对该地区农业旱灾灾后恢复力进行综合测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减灾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运用AHP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从自然环境、国民经济、社会援助和政府组织四方面对鲁西北地区旱灾恢复力进行分析评估,创建起比较符合实际的评估模型,以期为鲁西北地区抗旱行为提供辅助决策.图1,表5,参7.

  • 标签: 鲁西北地区 农业旱灾 恢复力评估 AHP
  • 简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将植被恢复阶段划分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和演替后期,并测定每一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进行,地上生物总量和中旱生物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后期>前期(P<0.05),旱生植物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2)随演替进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Simpson均匀度指数(E’)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减小(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3)随演替进行,群落优势种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狗芽根(Cynodondactylon)的重要值显著增加(P<0.05).

  • 标签: 演替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 简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将植被恢复阶段划分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和演替后期,并测定每一演替阶段中0~10,10~20,20~30,30~4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进行,各土层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均显著增加(P〈0.05),具体表现为后期(土壤有机碳,全氮)〉中期(土壤有机碳,全氮)〉前期(土壤有机碳,全氮);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均显著减小(P〈0.05),具体表现为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2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3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

  • 标签: 土壤有机碳 全氮 植被恢复 衡阳
  • 简介:以典型的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狗尾草群落(Comm.Setariaviridis)(Ⅰ)、紫薇+糯米条-狗尾草群落(Comm.Lagerstroemiaindica+Abeliachinensis-Setariaviridis)(Ⅱ)和牡荆+紫薇群落(Comm.Vitexnegundovar.cannabifolia+Lagerstroemiaindica)(Ⅲ),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个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Whittaker生境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Ⅱ〉Ⅲ〉Ⅰ(P〈0.05),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大小顺序为Ⅲ〉Ⅱ〉Ⅰ(P〈0.05),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P〉0.05);(2)3个植物群落的Godron交点坐标分别为(35.51,64.51)、(36.23,63.79)和(35.59,64.43),均偏离稳定态坐标(20,80),处于不稳定状态;(3)3个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的隶属函数值的大小顺序为Ⅲ(0.777)〉Ⅱ(0.760)〉Ⅰ(0.715)(P〈0.05).表3,参24.

  • 标签: 植被恢复 群落稳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 紫色土 衡阳市
  • 简介:选择湖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A,B,C三处铀矿冶设施,深入调查了设施本身及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铀矿山及其周边邻近区域内介质中的空气氡浓度、γ辐射空气吸附剂量、铀矿区水(泉水)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结果显示,C矿区的个人剂量值明显低于退役治理行业标准,表明C铀矿区退役治理效果较好,而A矿区和B矿区的个人剂量值均略高于退役治理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治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建议.表2,参8.

  • 标签: 铀矿山 放射性污染调查 对策
  • 简介:鲁西北地区是我国重大旱灾的频发区,该地区的旱灾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2009年春,该地又发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50多亿元,在此情况下,加强对农业重大旱灾的灾前预防和加快灾后恢复对于降低灾害损失意义重大.从阐述鲁西北地区发生重大旱灾后农业系统及农村社会秩序的恢复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认为高效的旱灾灾后援助机制应该是政府援助、社会援助和农业保险的有效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旱灾灾后恢复多元化援助机制的新思路.图1,参16.

  • 标签: 鲁西北地区 重大旱灾 灾害恢复 多元化援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