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本传、地方志资料研究和遗址考察等方面,考证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耕东莱”的时间为公元167—184年,具体地点为东莱郡昌阳县(今文登市)长学山。

  • 标签: 郑玄 客耕东莱 长学山
  • 简介:高青陈西周城址是齐文化考古和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具有高规格的祭祀遗迹,可能为诸侯之社,其葬有齐之宗室、执掌军权之卿,应为齐国近畿军事重镇。综合陈西周城址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可能是西周时期齐国的别都或辅都。

  • 标签: 陈庄城址 社祭 城址性质 别都辅都
  • 简介: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号老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受江浙学术的熏陶和家学的影响。钱基博自幼博涉四部典籍,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功底。他论学“务为浩博无涯诶,诂经谭史,旁涉百家”,治学范围极广,且著述宏富,有《中国舆地大势论》、《孟子约纂》、《春秋约纂》、《礼记约纂》、《国学文选类纂》、《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韩愈志》、《版本通义》、《近五十年许慎说文流变考论》、《经学通志》、《近百年来湖南学风》、《孙子章句训义》、《欧洲兵学演变史论》等,

  • 标签: 钱基博 《中国文学史》 成就 庄学 《版本通义》 国学
  • 简介:微博、微信的出现,令互联网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就数字而言,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微话语的生产。事实上,微话语正是以其集群化的形态造就了微政治意淫的幻觉。

  • 标签: 话语 消解 社会文化 互联网 中国人 集群化
  • 简介:<正>自唐代韩愈至近人章太炎、郭沫若,皆以为庄子传孔子之学。孔、之间是否存在师承关系,是另外一回事,但在我们看来,二家哲学确有贯通之处:他们皆以生命价值立论,其哲学体系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生命的价值和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建立起来的。

  • 标签: 生命的价值 庄子 孔子 精神价值 生命价值 自由愉悦
  • 简介:学家们或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理解为庄子笔下象征最高精神境界的逍遥者形象,或将其理解为系列有待者中的一个阶梯,这些分歧的解决端赖于《逍遥游》各环节结构关系的理解和鲲鹏寓言在《逍遥游》中地位的界定。本文即由此争议出发,分析了种种分歧背后的根源,讨论了这种种理解的误区所在。文章进而提出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文献理解方式,将鲲鹏寓言重新定位为《逍遥游》的引言,其意义在于兴发出“小大之辨”。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阅读《庄子》内七篇的义法:在注重获得庄子整体理解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各个不同语义层次文献的相对独立性。每一语义系统的意义应该首先在其系统内部推敲、寻求;任何来自此系统之外的意义要想安放到此系统的理解中,都必须和系统的语义无矛盾;一旦发生矛盾,首先应该作出调整的是来自系统外的理解。

  • 标签: 大鹏的象征意义 引言 语义层次 读《庄》义法
  • 简介:11月7~8日在广东举行,由广东生命文化学会主办,广东医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德国、法国、保加利亚等地有关大学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宗旨是:明确生命文化学的研究规范,推动生命文化学的学科创建;发掘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探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相遇与融合的问题;弘扬健康的生命文化,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智力资源。

  • 标签: 生命文化 广东省 国际学术会议 文化学 学会 方法论
  • 简介:中国从先秦时期的思想发展,可以用“宇宙大爆炸”学说作比喻:“一个密集的能源的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当这个稠密的能源向外膨胀时它的膨胀速度逐渐减慢,从而形成了银河系、恒星和行星。当这个能源继续膨胀、消散时,它越来越失去原来的秩序,最后达到最大值的熵,

  • 标签: 人格文化 文化比较 人力 宇宙大爆炸 思想发展 先秦时期
  • 简介:刘大椿先生提出的“另类科学哲学”对科学文化进行了反思与建构。在《科学文化文化科学》一文中,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命题,一个任务。一个命题是:“科学或科学文化‘缺失文化’”;一个任务是:“使科学或科学文化文化”。这两点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 标签: 科学文化 文化缺失 科学哲学 文化科学 有文化 命题
  • 简介:文化、鲁文化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域文化。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这说明这两种地域文化有诸多共同之处。然而细分之下,齐文化与鲁文化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齐文化以务实性、尚变性、开放性、兼容性等鲜明特征著称于世,鲁文化则以其勤俭质朴、注重传统、恪守礼乐、重德尚恩等显著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1]。以往学者研究齐、鲁文化,或关注于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个性特征,或关注于齐文化与鲁文化如何由优秀的地域文化演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从地域文化的视阈下研究齐文化与鲁文化则比较少见。邱文山著《地域文化视阈下的齐文化与鲁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版)则是这一研究角度下的新著作。

  • 标签: 齐鲁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文化视阈 齐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燕山出版社
  • 简介:在新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的当代出场是资本创新逻辑的必然结果。在周期性危机中探索创新之路的资本不断变换自己的主导形态,从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重塑历史场景,造就新的资本拜物教,同时也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繁荣,实现推动历史的新的“伟大文明作用”。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就是资本创新的当代出场形态。文化产业是文化的资本化、创利化的结果。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和以往一切资本功能一样,既有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面,同时也有“另类牵引”的消极作用。

  • 标签: 资本逻辑 文化逻辑 文化产业 文化资本 新全球化时代 历史场景
  • 简介:“微时代”一词主要是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高度碎片化为特征的新型语境,它的具名来自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积极把握与敏锐反应。近年来,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经历深刻转型。从理论上讲,新技术已经使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信息获取,并可以与其他地面空间里的个人进行信息置换。

  • 标签: 文化逻辑 文化精神 物质 身体 机器 信息获取
  • 简介: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就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受到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衷心欢迎。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彻底决裂,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观念。特别是文革和批林批孔运动中流行的错误观念,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包括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知识分子 中华文化 改革开放 文化观念
  • 简介:萧洪恩著,中国书店2008年8月出版。全书38万字,共392页。作者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以《易纬》文化为专门研究对象,分五章探讨了《易纬》的文化内涵。第一章“正确阐释《易纬》文化的理论前提”。作者通过论述《易纬》与谶、録、图、书、符、候、表等的关系,阐明了《易纬》的具体范围,认为《易纬》研究应当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所刊《四库全书》本《易纬》八种为基点,同时参考谶、録、图、书、符、候、表等内容。在对《易纬》起源的理论预设进行厘清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易纬》的起源时代、作者及思想渊源,认为《易纬》是早于孟京易学的民间易学。讨论了《易纬》从民间易学演为官方经学的历史过程,考察了《易纬》产生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以此为基础考论了《易纬》各篇产生的具体时代。第二章“《易纬》的象数思维模式”。作者概要地介绍了《易》学象数思维模式,认为《周易》四套不同的话语系统形成了《周易》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义理模式和象数模式,分析了象数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核心精神,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易纬》的象论、数论和道论三个方面论述了《易纬》的象数思维模式。第三章“《易纬》的历史观”。作者分别阐释了《易纬》的自然史观、社会史观和认识史观。第四...

  • 标签: 文化揭秘 易纬文化
  • 简介:以政治家名世的管仲,其实还是一位文化伟人,他对齐文化和整个中国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贡献之大绝不亚于他的政治业绩之大。以往的许多学者都已意识到这一点,如梁启超指出:“管子者,中国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其事业所影响,其功德所沾被,不徒在?..

  • 标签: 齐文化 管仲 齐国 尊贤尚功 中原文化 务实性
  • 简介:东夷文化是华夏东部族群文化.华夏文化是由东西部地域邦族融汇而成,东夷是华夏文化的东部源地.从考古看,苏北、淮北一带的史前文化与山东史前文化相同,为同一文化系统.今天的东北,包括辽河、黑龙江流域,同山东文化密不可分,应归属远古东夷族群.族外配偶婚是东夷与华夏西部族系的联系特点.炎帝蚩尤氏,是今天江南苗、瑶各族的先祖,是苗人的族神.齐桓公改革完成华夏融合,华夏融合使华夏民族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推动富民养农政策让农业发展,是保障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基础.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 标签: 东夷 齐文化 华夏融合
  • 简介:8月29~30日在辽宁沈阳召开,由国际易学联合会、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龚心瀚,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董光璧,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裴慈基,美国学者、世界著名易学家戴思,瑞士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教授费雷。

  • 标签: 国际学术 高峰论坛 现代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科学院 科学与艺术
  • 简介:7月19~20日在辽宁科技大学召开,由辽宁哲学学会主办,辽宁科技大学承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意识形态”。来自辽宁哲学领域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意识形态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厘清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的新形势、新问题。

  • 标签: 哲学学会 辽宁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研究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大规模的战争杀戮将被和平与发展所替代,意识形态的残酷斗争与搏击将为人类文化的交融与竞争所削弱,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长期竞争将主要凸显各自文化的生命力.

  • 标签: 历史文化研究 大众化 传统文化 文化交融 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