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周代有两个西周与东周,一是朝代名;一是封国名。朝代名:从周武王定都镐京(今西安)至周幽王被杀,史称西周。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至周赧王为秦所灭,史称东周。封国名:周末周考王以王城故地分封共弟揭为桓公,当时王都在洛阳,王城在西故称西周。周显王二年,周惠公封其少子于巩(今河南巩县),号东周。贾谊《过秦论》

  • 标签: 周考王 《过秦论》 周赧王 周显王 周平王 桓公
  • 简介:匏壶是商周时期铜壶中的重要类型,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湖北等地都有发现。本文通过对目前所见该类型壶的梳理,对其形制、纹饰的演变、地域特点、功能用途等进行探讨。

  • 标签: 东周 青铜 匏壶 类型 演变
  • 简介:山西侯马东周、两汉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在配合侯马市的基建工程中,我站分别于1957年夏、1958年秋、1985年春、1990年和1992年冬,在侯马市房管局商品房基地、铁厂、农业局、蔬菜公司批发市场等地发掘出东周至两汉时期墓葬共28座(图一)...

  • 标签: 汉墓 随葬器物 五铢钱 灰陶 圈足 鼓腹
  • 简介:<正>楚国立国荆山,拓土辟疆,广袤千里,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其初封之时,为子男之国。在发展过程中,政治礼仪制度因袭中原文化;在扩充势力范围时,融中原文化与南蛮土著文化于一炉,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楚文化。荆门市子陵岗是楚文化的组成部分①,为我们探讨这一地区东周时期

  • 标签: 中原文化 古墓葬 楚文化 土著文化 荆门市 宗法制度
  • 简介:我国东周时期旗帜,史书不乏记载,其中以《周礼》最为详细。《周礼·司常》中的九旗影响深远,自汉以来,几乎历代都有学者研究。他们或以注流,或以图解,然而经文简略,歧义颇多。这个问题只有现代田野考古工作在我国深入开展以后才有解决的可能,然而丝麻类物质长期理在地下,发掘时发现早已腐朽,故而缺乏实物和形象化资料。

  • 标签: 考古资料 《周礼》 考古发掘 羽状物 东周时期 悬挂式
  • 简介: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建筑构件,即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它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其纹样造型的千姿百态,图案与文字的美妙生动,同时也起到装饰、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它不但是实用性与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产物,也体现了更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意识,

  • 标签: 艺术特色 瓦当 纹饰 齐国 东周 建筑构件
  • 简介:毛泽东从韶山到井冈山,年方33岁,风华正茂。他终于找到了施展自己“改造中国”伟大抱负的用武之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此为起点,率领军民,历尽千辛万苦,经过多年的奋斗,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1927年5月,在党的五届一中全会上,不到30岁的厨恩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后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在政治局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而由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则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辉煌转折,也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又一个辉煌起点。他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

  • 标签: “八七”会议 周恩来 毛泽东 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一代领导集体 以农村包围城市
  • 简介:吴、越、楚贵族墓地在吴地相继发现,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关注,关于发掘简报中墓葬时代及其国属问题仍值得商榷。经实物论证及对照文献资料分析,结论为:有争议的真山大墓国属应是吴国贵族墓;鸿山贵族墓地应是战国中期,而不是战国早期。

  • 标签: 吴地 吴真山大墓 越鸿山墓地 楚小真山墓地
  • 简介:乡官在东周秦汉社会是文官系统中的最底层吏员,甚至不属于朝廷的正式命官,职卑禄薄或根本无禄。但乡官却是广大农村的最高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大职责,在监督考核制度相对疏陋之时,行政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乡官又往往与聚族而居的宗族组织紧密粘合,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威望和权势,在乡里社会一言九鼎。因此,乡官的选任及其行政直接关系到地方的治乱和王朝的安危,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东周秦汉 乡里组织 乡官
  • 简介:自1979年毛庆沟墓地①发掘始,内蒙古岱海地区的东周墓地研究遂逐渐步入学术视野,随后陆续发掘的饮牛沟墓地②、崞县窑子墓地③、忻州窑子墓地④、小双古城墓地⑤、草号沟⑥及水泉墓地⑦(图一),为深入研究岱海地区东周时期墓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在业已丰富的发掘资料与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岱海地区东周墓地进行更为详尽与全面的考古学分期研究.

  • 标签: 东周时期 分期研究 墓地 海地 学术视野 研究成果
  • 简介:<正>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古代城市,迄今始见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时代,商周时期的城市也有一些发现。东周时期的楚城,不仅是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而且这些楚城的兴起和发展,还与楚国的崛起、兴盛与衰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东周时期楚国城市故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

  • 标签: 考古调查 纪南城 东周时期 护城河 楚国都城 长方形
  • 简介:<正>荆门市子陵岗东周墓地,在荆门城区之北10余公里,它的发现与发掘,对于研究这一地区东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初步整理结果,子陵岗东周墓延续时间较长。本文拟从墓葬分期入手,对墓葬中反映的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 标签: 墓葬分期 荆门市 东周时期 文化面貌 延续时间 二层台
  • 简介:(一)者(氵刀)钟“者(氵刀)钟”存世十三件,《殷周金文集成》着录号为120-132。器主名旧释“者(氵刀)”,或释“者(氵尸)”“者(氵弓)”,所谓“(氵刀)”“(氵尸)”“(氵弓)”字字形如下:

  • 标签: 姓氏名字 《殷周金文集成》 考释 东周
  • 简介:1977年5月间,省蚕茶研究所五·七中学孙宪老师热情地向我馆反映,他与学生一道在其学校的后山一带采集到一批石器和大量陶片,证实孙老师发现文物的地点是两处古文化遗址。遗址的范围属南昌县向塘公社梁西大队,紧依抚河。(一)禅师岭遗址。距梁家渡铁桥西1.5华里许。遗址面积达5000—6000平方米,浙赣铁路正中穿过。根据暴露的断面观察和初步钻探结果,遗址的堆积只有小部分保存较好,厚达0.50—1.30米不等。

  • 标签: 陶片 孙宪 蚕茶 钻探结果 篮纹 梁西
  • 简介:山西稷山出土的四件东周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稷山县博物馆图一铜器出土地点示意图1993年3月,稷山县城关镇下廉城村村民在修建铁路立交桥推土过程中发现几件青铜器,接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会同稷山县博物馆前往勘查清理(图一)。下廉城村位于...

  • 标签: 考古研究所 山西 稷山县 殷周青铜器 东周时期 铁路立交桥
  • 简介:郡源于三晋,并非产生于秦国,郡制是从三晋文化区传入秦国的。设郡主要是为了加强军事力量,诸侯国的争霸战争是推动郡产生的直接原因。春秋时期的郡已设郡守和属官治理;战国晚期,郡的军事职能更突出,郡的设置增多。战国后期的郡兼有行政职能,郡有独立的地方立法权和司法权,享有地方监察权。郡府通过文书来往、派郡府属吏巡察县道地方政府等措施,履行郡的行政职能。战国末期,各诸侯国建立了郡县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 标签: 东周 郡县制
  • 简介:本文首次对来自7个不同省份的、出土东周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汇集,有所分析与取舍地对编钟或与编钟有关的10例测音资料作了介绍。为开展编钟的编制与乐律探讨作了必要的准备,为今后开展对中原体系青铜编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东周 中原体系 青铜编钟 概况
  • 简介:2008年发掘凉城县蛮汗山南麓的水泉墓地,共清理战国中晚期墓葬27座。墓为土坑竖穴,墓向分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种,少数有木质葬具,存在殉牲现象。随葬品有陶罐、短剑、鹤嘴斧、带钩、牌饰、扣饰、骨弓弭、各类珠饰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铁制品。据随葬品和殉牲等葬俗分析,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类墓葬存在明显差异,此现象与以往发掘的毛庆沟和饮牛沟墓地有共同之处。

  • 标签: 东墓地 凉城县水泉 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