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治"理论的政治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虚无、""性"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 标签: “道治” “无为” 正当性 悖论
  • 简介:在章太炎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道家思想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在其于1910年发表的《齐物论释》和《国故论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国故论衡》之《原》篇更是对道家思想之整体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和总结。在《原》篇中,章太炎肯定了道家在中国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贡献,阐发了道家和法家思想的传承性特点,明晰了道家和墨家观点的差距,明确了道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原道》 章太炎 道家思想
  • 简介:管子之著作对法治思想的论述可谓卷帙浩繁,各种关于“道法”的追问亦由是而生。对管子之法伦理思想的探究,重现“缘法而致”的法伦理图景,或许是理解管子之根基。“引道而入法”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根源,其规范性建构乃是管子为“以法治国”这一统治模式所设立的先决条件;“良法与民心”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要义,其道德性诉求乃是管子所推崇之“法制模式”的应然标准;“至道与宝用”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功效,其现实性作用乃是管子所宣扬的“国道盛行”之目标为君王臣民所带来的实然福祉;“严法与教化”乃是管子法治思想之伦理形式,其明晰性结构乃是管子推崇的“赏罚明晰”之理念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制度。

  • 标签: 管子 法治
  • 简介:在传统社会,政治与人生之间有着密切的价值关联。正如一位当代学者所言,"古典政治哲学预设了人的生命有一应然性的目的状态,或者来自本性(自然),或者来自某种超越的旨意(天、神),代表一种终极的理想目标,人的完成在焉。政治生活在人生里有其位置,正是因为政治生活跟达成该一目标有某种特定的关系。在这样的思考架构里,政治体制、政治价值的正当性,可以由政治生活与该一目标的关联导出。

  • 标签: 政治伦理思想 《大学》 形而上 “道” “命” 维度
  • 简介:郭店战国简书等儒家早期著作的发现,使我们获得了对于早期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的新认识.将的思想内容与这部儒家的形上学著作进行沟通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性情思想方面的论题,这主要表现在性、情、、诚、和、中节等问题上的思考上.这些伦理思想与哲学思考构成了早期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 标签: 中节
  • 简介:传统价值观是典型的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人种主义价值观。它错误地理解了价值关系的本质并割裂了客观世界的事实关系与价值关系的统一,是极其片面、错误与不合理的价值观。物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物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物存在主义价值观。它是正确地反映万物彼此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及其二者统一关系的价值观,是全面、正确与合理的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种主义价值观的颠覆和超越。

  • 标签: 价值观 物道主义 物道存在主义 物道-物种主义 人种主义 颠覆和超越
  • 简介:在勒维纳斯的哲学规划中,繁衍为主体打开了一种开放性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中,自我通过父和孝道.让自身在亲子关系中成为面对他者的伦理主体。勒维纳斯对亲子关系的这种论述与儒家的慈孝存在共通之处.且能为儒家的亲子观念给出某种合理性证明。不过,由于勒维纳斯将亲子关系的重心放在为他人的伦理责任之上.他的父和孝道观念又能为儒家的亲子伦理提供一些另类的补充说明。

  • 标签: 父道 孝道 繁衍
  •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欧洲近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模式与规范伦理的具体成因、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说明。笔者认为,麦金太尔在重建传统生活共同体基础上恢复古希腊美德伦理的主张只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幻想,我们应当在努力完善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模式和规范伦理类型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启蒙运动所开创的现代性事业,而不是一味地吁求回归传统。

  • 标签: 民主 法治 规范伦理
  • 简介: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是关涉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重视道德建设。建设农村伦理社区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以"仁、义、礼、智、信"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典型内容的中华传统道德,能够通过对农村社区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培养和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传统道德 农村 伦理型社区
  • 简介:在汉语谚语中,存在着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伦理谚语,在言语教化中,谚语的教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谚语教化的独特性在网络时代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谚语 伦理 道德教化 现代价值
  • 简介:P2P文件共享引起的版权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从各国普遍存在的版权法执行难的问题出发,对P2P发展的条件和动因、P2P对音乐生产方式的冲击以及它的发展趋向,从经济和伦理方面作了分析.作者的结论是:P2P是一项有助于音乐社会化和满足人们共享人类精神财富愿望的先进技术.目前该技术的非法应用使音乐生产的资本循环发生了问题,损害了版权者的利益.但也应看到,是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尤其是现存音乐生产方式本身的问题加深了目前的危机,并呼唤新的音乐生产模式.法律应在保护版权的同时,基于公利和公意,充分肯定P2P技术的合理性,公正地处理P2P相关群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标签: P2P 文件共享 版权法 法律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