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仁之”的实施原则是孔子所倡导的恕道,“恕”通常表现为“椎己及人”。而“推”是内在仁心表现于外的方式之一,它能够成立是基于孔子行仁的特点,即孔子重视内在仁心对事物的直接反应。因此,“仁之”的生发不是基于孔子对外在事物的分析,而是源于他内心对事物“肯定”的态度。

  • 标签: 仁之方 发生
  • 简介: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意识到先验自由的实在性不能从一个思辨理性设想的理知世界获取,康德于是先肯定道德律令的存在,再以此出发去设定自由。康德直接肯定道德律的客观有效性,认为我们的理性可以直接意识到这一点,具有自性。阿多诺指出,康德这种严格的道德命令,这种简单的绝对应当,绝不是自的,康德的绝对的应当其实是一种压制,是对复杂的现实条件的归约。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判,是为他设想伦理寻求的第三条道路做铺垫。

  • 标签: 阿多诺 康德 道德律 自明性
  • 简介:一年一度的“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已风雨兼程地走过了18个年头,伴随着中韩建交(1992年)而开始的两国伦理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延续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在国际间学术交流中是不多见的。

  • 标签: 中韩伦理学 学术交流 政治伦理 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