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一、导言我们在直觉上认为,上帝是高高在天,与人有着无限的距离,摸不着,看不见,与世界毫无关系,这样的上帝与其他宗教的上帝有什么分别呢?基督教的上帝是一位自我启示的上帝上帝是无量无际的,非有限的我们所能研究测度的(伯11:7)。我们能论到上帝的属性与作为,完全是因他的自我启示。笔者所

  • 标签: 上帝 道德属性 启示 公义 基督教神学 无限性
  • 简介:“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 标签: 上帝 耶和华 十字路 谨慎小心 美与善 踏错
  • 简介:本文是德国杜宾根大学荣退系统神学教授、神学家莫尔特曼(JurgenMoltmann.1926-)关于希望的末世论的论述,发表在1999年Concilium第3期上。莫尔特曼在此文中说明末世论不是关于界毁灭和大灾难的理论。世人鉴于社会邪恶与生活不堪忍受.也鉴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多次提出宇宙毁灭、人类毁灭的预言.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但莫尔特曼认为.基督教同这一类启示文学著作毫无共同之处。

  • 标签: 末世论 上帝 基督教 神学家 邪恶 预言
  • 简介: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礼拜时,一位姊妹讲,神不住我们人手所造的殿,并且在圣经中找到了根据,我们信了。但我们心里好久不好受,因为我们这里刚建了一所感恩堂,我们都献了爱心。过不久,又一位姊妹讲,神就住在我们中间,住在我们礼拜堂中,且垂听我们的祷告。我们心里得到了平静。可一散会,很多弟兄姊妹就为此争吵不休,请问:我们应该接受哪一位姊妹所传的信息?

  • 标签: 上帝 礼拜 圣经 祷告 平静
  • 简介:一、上帝创造的世界充满和谐《创世记》1章至2章记载了上帝的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充满了和平。上帝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是那么和谐、融洽。

  • 标签: 上帝 《创世记》 人与自然 和谐 世界
  • 简介:一从基督神学的立场看,相信上帝道成肉身,从人世之外突人人世,以基督在各各他的血亲自向世人言明自身,言明世人如何出死人生、肉身成道的道路,是基督信仰区别于一切宗教及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此一认信极富

  • 标签: 上帝 存在物 人言 道成肉身 基督神学 存在本身
  • 简介:本文是我院骆振芳教授在1993年12月初于印度举行的有关基督教神学家与犹太拉比对话会议上呈交的英文发言稿,现特译出,发表于下。

  • 标签: 上帝 基督教神学 人性 理智 儒家 尊严
  • 简介:一、导言《圣经》向人类展示出一位活的上帝,他曾多次多方地用神圣的名称启示自己。当然,所有的名称加起来也不足以显示他所有的属性,有人凭直觉认为上帝似乎是一个空洞和虚幻的名词,且高高在上,与人有着无限的距离,摸不着,看不见,与世界并无关系。但是,人仍可以在极有限的情况下查考上帝的名,这些名称充分体现了以色列

  • 标签: 上帝 以色列人 专有名称 名字 希伯来 圣经
  • 简介:上帝的国乃福音中心在四福音书中,除了马太以外,都用上帝的国称呼"天国"。为何有此差异?一般的认为是,马太福音的读者对象是犹太人。犹太人不轻易提上帝的名,可以说上帝是忌讳语,是太神圣。所以马太用天国来代替上帝的国。中国的经典虽提上帝,但少提,称天比较多。中国经典每提到天的时候,多有上帝的意思,两种用法都是一样。上帝的国不一定是一个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国家。上帝的国是一种国度,是超时间、空间的,是有力量、生命、道德及历史价值的。上帝的国的意思是,上帝上帝的国的国王,正如诗篇九十七篇和九十九篇所说的:"耶和华作王,愿地快乐,愿众海岛欢喜。密云和幽暗,在他的四围;公义和公平,是他宝座的根基。""你们爱耶和华的,都当恨恶罪恶;他保护圣民的性命,搭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

  • 标签: 上帝 天国 耶稣 公义 犹太人 实践
  • 简介:我们因“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6)白白称义了。但我们心的归向却是如何呢?是所存纯一清洁的心,还是复杂多端,另有所图?既然我们在神面前要保守纯一清浩的心,那么,也要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金、可喜悦的旨意。

  • 标签: 保守 上帝 耶稣
  • 简介:从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中的“和”,涵盖着一切“和好”、“和睦”、“和谐”、“和平”,“和好”、“和睦”、“和谐”等调在《圣经·新约》希腊原文皆为近义词,当前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平安世界的理相和目标。是符合圣经教训,更是符合上帝对人世间美好旨意,符合上帝之本性的。

  • 标签: 上帝 社会主义 传统文化 圣经 新约
  • 简介:我是上帝撒下的一颗露珠儿,将在朝阳中度过多少时辰,我不知道。但我愿意随他的旨意落在大路旁的小草尖儿上,让过路的人们感到小草也能闪烁晨曦的亮光,哪怕只有那么一刹那,我也心满意足。

  • 标签: 我不知道 小树苗
  • 简介: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里有很多经文要帮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上帝观和一个正确的基督观。我不妨引用几段《圣经》来说明这一点:首先,试看约拿这个传道人。上帝让他到尼尼微去,他去了大讲尼尼微将要毁灭。这使他大为得意。后来上帝没有毁灭尼尼微,他大

  • 标签: 上帝观 圣经 尼尼微 基督徒 关心人 耶稣
  • 简介: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曾经过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正经过该城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人名叫撒该.与众不同的是,他爬到一棵树上,正低头朝下观看,瞅着耶稣从树下经过.撒该是何人也?举止为何如此失态呢?路加福音19章2节说"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他为了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可因人多,他的身量矮,无法看见,于是跑到前头,爬上桑树看耶稣.

  • 标签: 耶稣 路加福音 上帝 举止 个人 耶路撒冷
  • 简介: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吴耀宗的《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一书的分析,探讨吴耀宗科学的上帝观。作者认为吴耀宗既强调上帝的临在性,也肯定上帝的超在性。虽然没有人看见过上帝,但人可以通过理智和直觉去认识、感悟这位真实存在的上帝

  • 标签: 《没有人看见过上帝》 吴耀宗 科学的上帝观
  • 简介: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有计算机在手就能呼风唤雨。只要上网点选,就得到各门各类的答案,连书本、笔记都可抛到云霄外!大家都变成足不出户而天下事尽在胸臆的秀才,……完全无法想象世间仍有很多人,终其一生没见过书、纸、笔,没用过任何电器、电子、网络,不知什么是学校、同学、老师……。却拥有一副顶天立地的性格,拥有比我们更仁厚的关怀,更善良、真挚、诚恳的爱心!那年是1988年,在走过中国大地之旅中,为要达成一探被称作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黄河发祥地,历尽千辛万苦,抵达位在青海、海拔近五千公尺的黄河源头后,

  • 标签: 《藏眼与汉眼》 艺术家 文学作品 散文 随笔 中国
  • 简介:圣经中上帝自己的话启示我们,他所造的万物都是好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感知也印证了这一点,下面我就用三方面的内容来见证"上帝不造废物,也不废弃所造的"这一真理.

  • 标签: 上帝 《圣经》 基督教 生态环境
  • 简介:"克隆"动物的成功,最近在世界各地引起的反应非同小可。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言论,科学家有科学家的看法,社会学家有社会学家的顾虑,哲学家也有哲学家的分析……。然而,对于基督徒来说,"克隆人"所带来的将不单是社会、伦理等问题,而且还会带来神学问题。因此,神学家对此否认或沉默都不是最佳的方法,也不能消除信徒心中的疑虑和恐惧。"克隆人"是否会成功或"克隆人"所带来的后果究竟如何,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定,但就"克隆"技术本

  • 标签: 克隆人 克隆技术 上帝 科学家 社会学家 哲学家
  • 简介:我们知道,《利未记》是耶和华上帝赐给选民的手册,教导他的选民如何亲近他,蒙他喜悦。书中不断地重复一个重要的命令就是"你们要圣洁"。因此,大多数解经家、神学家都认为《利未记》中上帝的属性是圣洁。不过,笔者将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利未记》中上帝的另一属性——慈爱。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论述。

  • 标签: 上帝 三个方面 爱人如己 百姓 以色列人 选民
  • 简介:本文是南非图图大主教(ArchbishopEM.DesmondMpiloTutu)于2000年6月11日在德国汉诺威(Hanover)举行的五旬节露天广场崇拜大会上的讲道,题目系译者所加。

  • 标签: 上帝 世界 南非人 种族隔离 回应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