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民日报》2016年3月3日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的文章指出,东亚成功追赶型经济体,主要是日本、韩国等,与我国发展环境相近、增长轨迹相似,都经历过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换,其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借鉴。进入转型期后,这些经济体都缺少增速换挡的经验、理论和政策准备,仍试图恢复以往的高增长,延误了本可利用的调整时机。由于对宏观形势判断出错,致使反复倚重扩张性宏观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屡屡失败。有的经济体不能正确区分结构性减速和周期性波动,用短期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应对增长放缓。比如,日本先是在增速放缓初期不适当地使用紧缩政策,发现潜在增长率下降后则大肆推行扩张政策,致使泡沫经济先起后落,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再如,韩国也在10多年时间里推行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很差。产能过剩是转型经济体的通病。
简介:理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所有的人造物都包含了人类智慧。理性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强调公共政策是由理性行动者之间互动产生的,从理性的视角看待政策过程所产生的理论又被称之为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植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它主张基于同样的人性假设看待经济、政治和道德。由于学科的分野,目前形成了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和政治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它们对于公共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前者从成本收益分析、多属性效用出发,讨论什么样的公共政策符合理性原则,以及如何在公共政策中思考理性个人的策略互动实现激励兼容。后者从规则和结构出发,讨论什么样的政策过程结构有利于生产合宜的公共政策,避免“衰退公共政策”的产生。这些不同视角,形成了政策过程的理性选择理论谱系,主要包括效用理论、多属性效用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等。良好的公共政策是重要的,而产生这一公共政策的土壤更重要。
简介:不同网购阶段的网络消费者信任发生机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由此产生了对消费者网购行为的不同影响。基于消费者网购心理和行为两个角度,通过对245名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消费者的深度访谈,对网购消费中交易双方互动过程中信任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信任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交易前网购信任的初次建构,受同辈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的影响,消费者更加看重卖家特质;交易过程中信任的变化,与交易双方的沟通、卖家的态度及商品的实际质量高度相关;交易后消费者信任会出现延续或中断。持续互动产生的熟悉心理和互惠型交易体验,促成信任的延续,而卖家失信、“杀熟”现象以及隐私泄露等则会导致信任中断。网购消费者信任的建构与维持需要政府、网购平台、买家和卖家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