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各地,死刑及其改革极为吸引眼球,极具热度。当前,废除死刑成为国际潮流,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则是我国大趋势。[1]我国基于国情,保留死刑,但严格限制死刑。为了严格控制死刑,我国采取立法和司法并进,实体和程序协同的路径。比如,创制死缓制度、收回死刑复核权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等等。一方面,这些路径和措施对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对限制和减少死刑的

  • 标签: 控制路径 死刑适用 适用控制
  • 简介:既有民间集资刑法规制方案存在固有缺陷,且以狭义教义解释立场展开,缺乏实质进路,在重构解释立场与方法时,不能走狭义教义解释的路径。一方面,应将谦抑性的适用还原于构成要件的解释当中;另一方面,在开放的教义解释立场上,应结合金融刑事政策的衡平作用,不能逾越'从法条中来,到法条中去'的理念。在司法适用上应坚持'投资性'与'资质保护性'的教义规则,站在保护出资人的视角合理进行'风险分配'。

  • 标签: 民间集资 刑法规制 开放教义 刑事政策
  • 简介:监督业务办案化是指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将法律监督工作以办案的形式进行,实行从受理、立案、审查、结案、提出法律监督意见到监督纠正违法问题全过程的程序化办理,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一整套相关配套制度,实现监督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准确性,提高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和权威。监督业务办案化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 标签: 法律监督工作 办案 业务 路径 检察工作 刑事执行
  • 简介:警察出庭作证涵盖了诉讼模式、检警关系、庭审方式等多个司法方面内容,在当下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理顺公检法三者关系,为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提供充分保障,同时,要建立警察出庭作证的豁免机制,健全警察出庭作证的保护制度。

  • 标签: 警察出庭作证 诉讼模式 检警关系
  • 简介:成文法或在先判例是分配证明责任的首要依据。法无明文的情况下,可由裁判者自由裁量分配客观证明责任。这种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面临着裁判者恣意的风险和法安定性被破坏的隐患。自由裁量的过程中,裁判者应以武器平等为基本分配原则,以论理法则和经验法则为必备工具,综合考量当事人之间的公平及举证能力等因素,兼顾纠纷解决效益,并满足法安定性的需要。

  • 标签: 证明责任 裁量分配 武器平等
  • 简介:政府权力清单是法治政府建构的现实路径。以民主政治为基础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应以行政法架构下的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和信息公开法的实现为前提,这是政府权力清单的实现基础。建构实践中,还应明确并解决政府权力清单的规范化问题、清单列举的理性论证和行政权社会化发展等现实问题。

  • 标签: 法治政府 权力清单 民主政治 信息公开
  • 简介: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产生的各类垃圾成倍增长,尤其以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问题不易解决。目前,城市中的垃圾填埋厂和实际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行又引发激烈的'邻避效应',国内各大中城市面临日益严峻的'垃圾围城'困局。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垃圾分类立法的焦点性问题,特别是从微观着眼,在比较借鉴日本川崎市在此方面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和完善我国地方垃圾分类立法的初步路径

  • 标签: 地方垃圾分类立法 检视 借鉴 路径
  • 简介:10月19-21日,全区检察机关传统媒体与检察新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暨全区检察新闻宣传业务技能培训班在南宁举行。与会者认为,要提升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和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应积极探索实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应用、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构建传统媒体和检察新媒体互融互通、相得益彰的立体新闻宣传工作格局。

  • 标签: 检察机关 媒体发展 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时代 路径 广西
  • 简介:2015年以来,凭祥市检察院公诉部门多措并举提升公诉案件质量。一是队伍实行“老中青”搭配,通过“传帮带”,实行资源优势互补。二是加强与侦查机关的协作,提升侦诉合力;加强与侦监部门的协作,提升捕诉合力。三是完善听庭议庭制度。据统计,去年该院共受理审查起诉案件129件180人,审查后提起公诉92件114人。

  • 标签: 案件质量 公诉部门 凭祥市 审查起诉 优势互补 侦查机关
  • 简介:规则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成员必不可少的心理意识.本文分析了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公民规则意识的层次,人的气质类型与规则意识的关系,根据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提出了自我管理从而适应规则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情绪管控与适应规则的关系.

  • 标签: 规则意识 气质类型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情绪管理
  • 简介:合同对第三人也能够产生保护作用的现象在比较法上不乏其例,但其规范方式则存在不同做法,作为介乎于合同法与侵权法之间的法律现象,只有结合具体法律制度背景才能对其做出有意义的评判。从法律实证的角度看,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均未承认合同对第三人的保护作用。由于侵权责任法在保护民事权益方面业已提供了充分的救济渠道,故我国没有引入德国式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的制度需要。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基于其独特的工具价值,可以在对第三人提供超出侵权法的更为便利或优厚的合同保护方面发挥作用,在中国现行法体系下,应当肯定其存在价值。

  • 标签: 第三人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 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 简介:就『两高三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李文胜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仅对庭审提出要求,同时强调公检法三机关的办案活动都要围绕法庭审判进行,要求从刑事诉讼的源头,从侦查环节开始。

  • 标签: 公安机关 办案 公信力 诉讼制度改革 法庭审判 执法
  • 简介:审执分离体制的构建,要从民事执行的本质出发,以权利救济理论为基础,围绕提高执行效率和规制执行行为设计具体的制度,目的是要在确保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同时平衡保护义务人的基本人权。如果我们以此作为审执分离改革的基本要求,那么,由法院授权实施型的审执分离体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 标签: 审执分离 理论基础 路径选择 执行权
  • 简介: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财政收入权限及其相关的支出责任划分都不甚清晰。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权过小与支出责任过大的财政困境,地方财政自主权缺乏应有的空间与规范,在地方财政权的运行中隐藏着巨大的财政风险。因此,面对深化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新形势要求,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重塑地方财政自主权应成为制度必然。一方面要强化保障地方财政收入权限,满足现代国家地方财政需求;另一方面要立法规范地方财政自主权,并监督规范其在财政支出领域的权力实施,使地方财政自主权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 标签: 财政自主权 地方政府 立法保障 支出责任
  • 简介:当前首都社会纠纷呈现四个特点,即多发的态势较为显著,信访成为矛盾纠纷的最后受理渠道,社会纠纷的对抗性、关联性不断强化,社会纠纷主体呈组织化、多元化趋势。首都社会纠纷产生的社会成因,在于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副作用,贫富差距扩大的客观影响,社会控制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的转型。首都社会纠纷的法治成因在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相对不足。有鉴于此,应当从构建和完善制度体系、促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依法化解社会纠纷的路径

  • 标签: 首都 社会纠纷 依法化解 法治化
  • 简介:自然资源规定为国家所有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国家所有权到资源的合理使用,这一过程涉及三层法律关系,即资源所有者与资源管理者之间的宪法关系,资源管理者与资源使用者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以及资源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物权关系。实践中,这三层法律关系还远未理顺,存在着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国家所有是名义上的所有,全民所有是实质上的所有,应引入公共信托理论来完善两个“所有”,并改革完善国家所有权代表体制和管理体制。资源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对资源权利配置的积极干预,干预的限度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分类。自然资源使用权具有明显的物权属性,需强化资源使用权的物权保护。

  • 标签: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资源使用权 实现路径
  • 简介:实践中,反垄断机构在认定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时面临着三重困境,本文着重对搭售品与被搭售品“独立性”难以判断、搭售行为的竞争效果难以评估两项困境进行解析,并在反思域内外搭售行为规制实践的基础上,尝试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福利两个维度出发,构建认定互联网企业搭售行为的具体路径,为反垄断机构在处理案件时提供一个学理上的参照,以期能对我国的反垄断实践有所裨益。

  • 标签: 互联网企业 搭售行为 消费者 反垄断
  • 简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最新成果,有效地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侦查能力,从而剥丝抽茧,直捣黄龙,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值得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进行详尽的研究。

  • 标签: 信息化 科技强检 数据库
  • 简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可以有效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由于参与人员对相关文件精神理解不透,经常发生走弯路的情况,本文从实践工作的角度提出一种可行的资源库建设路径与方法。

  • 标签: 职业教育 资源库建设 路径与方法 教学设计
  • 简介:一引言在我国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三个人租车准备到某地实施盗窃,在车中三人商量准备实施盗窃的具体过程,司机虽然知道这三个人要实施盗窃,但仍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案发后,这名司机被按照盗窃罪的共犯进行了定罪处罚,法院认为司机知道三人乘车去实施盗窃而提供盗窃行为人所需要的犯罪工具或者说便利条件,因而构成了帮助犯。[1]乍而观之,这个案件的处理并无不妥。在客观层面,司机在客观上实施了载乘行

  • 标签: 中立帮助 客观归责 帮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