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法官:史全明系向阳村村民,2005年其承包的耕地因为灾害泥石流被毁,遂请求村委会再分给其一定的耕地。经村民代表会议协商,全部30名村民代表中28人同意从任卫国承包的耕地中调整部分耕地给史全明。该决议已报乡人民政府和县农业局批准。但任卫国一直有抵触情绪,以自己原来的承包合同没有调整土地方面的约定,且有村民代表不同意调整为由,一直未将耕地交给史全明,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请问,史全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 标签: 自然灾害 承包地 村民代表会议 乡人民政府 抵触情绪 承包合同
  • 简介:在现实生活中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急难事件时有发生,路人拔刀相助本来是中国传统美德,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报道的见死不救事件,让人深感本来完全依靠传统道德支撑的扶危救难行为变得稀缺,法律强制成为必要。剖析宪法中关于平等权、人身权利、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规范的内涵,不难发现其与危难救助制度存在内在价值高度契合性,能够为危难救助制度的法律构建提供重要的宪法理论基础。

  • 标签: 危难救助 平等权 生命健康权 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本公约缔约国认识到有必要通过协议制订关于救助作业的统一的国际规则,注意到一些重大发展,尤其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日益关心,证明有必要审查1910年9月23日在布鲁塞尔制订的《关于统一海上救助某些法律规定的公约》所确定的国际规则,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作业,对处于危险中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安全以及对环境保护能起重大的作用,

  • 标签: 国际救助公约 船舶所有人 救助人 海上救助 时效期限 国际规则
  • 简介:救助案件中,获救船舶和货物的所有人应当按照财产获救价值的比例承担支付救助报酬的义务,而一旦救助报酬纳入共同海损理算,各获救方则应当按照各自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比例对共同海损进行分摊。由于救助报酬的分摊和共同海损分摊受不同法律调整,财产获救价值计算方式与共同海损分摊价值的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这直接导致货主实际承担的救助报酬的份额在不同的分摊机制下有所差别。结合一起劳氏救助仲裁案件,对英国法及中国法下的货物获救价值的计算方式进行阐释,并与货物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计算方式进行比较。

  • 标签: 救助报酬 货物获救价值 共同海损 货物分摊价值
  • 简介:国际海事组织于1989年4月17日至28日在其总部—伦敦,召开制订《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以下简称“1989年公约”)的外交大会。67个国家和22个国际组织派代表或观察员出席了会议。我国代表团签署了会议的最后文件。“1989年公约”共分五章35条,相对“1910年公约”而言,作了较大的改动,其主要内容是:

  • 标签: 国际救助公约 救助人 救助报酬 船舶所有人 最后文件 财产所有人
  • 简介:"雇佣救助"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却普遍存在于中国海商法的教材之中,但是这些书籍并没有对其展开深入的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年审理的一例海难救助案件中对雇佣救助性质的理解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该案也凸显了明晰雇佣救助法律定位的重要性。通过分析《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最终得出雇佣救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难救助的结论。雇佣救助合同应该主要受到民事法律的调整。

  • 标签: 雇佣救助 《海商法》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
  • 简介:救助义务是美国传统侵权法上的一项重要规则。由于社会组织结构的精细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容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如果还任由人们对他人的困境无动于衷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加之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越来越小,故美国选择了一条侵权过失责任的改良道路,主张不作为不应该成为被告承担过失责任的障碍。而美国的司法判例和立法经验也告诉我们,一般无救助义务规则正经受两方面的侵蚀:一是扩大特殊救助义务的范围;二是通过制定法律承认一般救助义务。

  • 标签: 无救助义务 特殊救助义务 一般救助义务
  • 简介:本文案例启示:对于正当权益遭受侵害,侵权事实难以查明或损害原因难以确定的特殊私权的救助.应当从多个方面展开,其中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立法的完善和制度的构建,在立法不足的情况下行政救助的及时性、能动性、专业性也决定了其是一种恰当的救助方式。此外,由于司法的终局性,确立司法裁判的高度理性乃特殊私权救助体系的根本。

  • 标签: 行政救助 私权 理性 立法不足 司法裁判 正当权益
  • 简介: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和谐、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法案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美国1935年就颁布了《社会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把社会救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 标签: 社会救助 法案 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体系 自然灾害 社会主体
  • 简介:都安瑶族自治县检察院找准检察机关保障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司法为民、司法扶贫的特点和优势,为因案致贫困群众提供有效的司法救助,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以来,该院共实施国家司法救助15人,发放救助金13.5万元,辅以通过民政、教育、就业、解决低保、社保、帮助解决转学、减免学杂费、产业扶持等方式救助15人次,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 标签: 司法救助 贫困群众 都安县 当地经济建设 检察机关 司法为民
  • 简介:雇佣救助是指救助方依据被救助方的请求实施救助,不论救助成功与否,都按照约定的费用收取报酬的行为。它不具有《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九章海难救助中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构成要件,救助双方所签订的服务合同不具有中国法下海难救助合同的法律属性。不同的雇佣救助形式所签订的服务合同,按其性质,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九章以外的其他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其他上位法的规定。

  • 标签: 雇佣救助 雇用服务 海难救助 法律适用
  • 简介:在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之内分析了海上雇佣救助合同的性质,认定雇佣救助也符合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虽然雇佣救助的报酬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加以确定,但此种救助在总体上还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规定,具体而言,有关救助报酬的请求应归于船舶优先权担保的海事请求,经认定后的报酬可以认作共同海损,因救助人的过失造成被救财产的损失,救助人应当有权主张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 标签: 雇佣救助 雇佣救助合同 法律适用
  • 简介:社会救助权是否成立是社会救助权理论的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从理论上看,社会救助权的成立需要从理论背景、产生动因和方法论等角度进行深究。权利社会学的发展是社会救助权成立的理论导向,生存权保障是社会救助权成立的基本动因,权利本位范式为社会救助权的成立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 标签: 社会救助权 权利社会学 生存权保障 权利本位范式
  • 简介:我国目前还没有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但是,理论界已开始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司法实践中也有一些摸索,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尝试。近年来,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一直致力于刑事被害人保障问题研究,并努力探寻解决路径。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由国家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救助被害人还相当困难,但为慰藉被害人,使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能摆脱困境,仍应顺应世界人权、人道主义潮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保障被害人的利益。

  • 标签: 国家责任论 社会福利论 救助对象 机构程序
  • 简介:本文尝试站在启蒙与现代性的立场上反思自然权利论的源起与影响,主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把握自近代以来的法律实证主义对西方自然法传统和法律信仰的冲击,从而形成对自然权利问题的个人反思和对这一法学思潮的现代批判.

  • 标签: 自然权利 法律实证主义 法律信仰 自然正义 法学 自然法
  • 简介: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水面救助机器人。洗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在洗阳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介绍了这一情况。

  • 标签: 水下机器人 水面 自动化 研究所 中国 情况
  • 简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英美加强了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工作,[1]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机构开始对家庭暴力的受害人甚至加害人提供救助,学者对于家庭暴力的理论问题也开始关注.不过,从总体上看,家庭暴力的理论探讨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新修改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并针对家庭暴力规定了救助措施.因此,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原因、救助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原因救助 家庭暴力概念 概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