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本地区人群早孕期非整倍体参数即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 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代入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FMF)竞争风险模型,评估早孕期子痫前期的效能。方法基于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早孕期唐氏综合征的单胎妊娠妇女的前瞻性队列,以英国FMF网站(fetalmedicine.org)公开的算法,将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tA-PI)和PAPP-A转化为中位数的倍数(multiple of median,MoM),并计算单独母体因素,或母体因素联合MAP、UtA-PI、PAPP-A中的1项、2项或3项的风险结果。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效能,分别计算假阳性率为5%和10%时所对应的预测子痫前期以及足月型和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并与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5 144例单胎妊娠妇女进入队列,最终4 919例纳入分析,发生子痫前期者223例(4.5%),包括早产型子痫前期55例(1.1%)和足月型子痫前期168例(3.4%)。未发生子痫前期组MAP、UtA-PI、PAPP-A的MoM值中位数均分布在1.0±0.1范围内。MAP、UtA-PI和PAPP-A Mom在早产型子痫前期孕妇分别为1.061(0.999~1.150)、1.115(0.873~1.432)和0.820(0.493~1.066),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分别为0.985(0.935~4.043)、1.039(0.864~1.236)和1.078(0.756~1.508)]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和PAPP-A Mom在足月型子痫前期孕妇分别为1.065(1.002~1.133)和1.007(0.624~1.393),与未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25)。母体因素+MAP+UtA-PI+PAPP-A的联合效能最佳,假阳性率为10%时,预测子痫前期、早产型和足月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分别为53.0%、76.4%和44.6%。根据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的方式,子痫前期高风险人群的比例为5.9%(290/4 919),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25.5%(14/55);在相同的高风险人群比例时,母体因素+MAP+UtA-PI+PAPP-A早产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65.5%(36/55),明显升高。结论早孕期非整倍体参数PAPP-A联合母体因素、MAP、UtA-PI预测子痫前期,在不增加生化检查费用的情况下,能有效本地区人群的早产型子痫前期。

  • 标签: 子痫前期 早孕期筛查 PAPP-A 竞争风险模型 外部验证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胃癌是提高胃癌早诊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基于人群的胃癌是主要的组织形式。我国在胃癌高发地区实施了对重点人群的胃癌项目,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工作。尽管胃镜是最重要、准确的工具,但"血清学-胃镜"二步法是适合国情的策略,以血清学(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17、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对高危群体进行胃镜检查。机会性有利于扩大面,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同时,加强科普健康教育、提高民众胃癌防治意识是胃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摘要胃癌是提高胃癌早诊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基于人群的胃癌是主要的组织形式。我国在胃癌高发地区实施了对重点人群的胃癌项目,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工作。尽管胃镜是最重要、准确的工具,但"血清学-胃镜"二步法是适合国情的策略,以血清学(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17、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对高危群体进行胃镜检查。机会性有利于扩大面,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重视。同时,加强科普健康教育、提高民众胃癌防治意识是胃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筛查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作者: 沈松杰 徐雅莉 周易冬 任国胜 姜军 蒋宏传 张瑾 李波 金锋 李亚平 谢凤鸣 石岳 王震东 孙梅 袁双虎 于晶晶 陈跃 孙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10073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400016,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重庆 4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乳腺外科 10002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300060,北京医院乳腺外科 10000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沈阳 11000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山医院普通外科 024076,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蒙自 661100,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乳腺科,太原 030012,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 017299,青岛市立医院乳腺外科 26601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群体和机会性两种模式的人群特点、阳性率、乳腺癌检出率、早期乳腺癌比例及费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分别入组群体和机会性受试者,填写调查问卷表,并进行每年1次乳腺体检及乳腺超声检查,共完成3轮,采用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人群的特点及查结果。结果共入组受试者20 080人。群体组完成3轮的人数分别为9 434人(100%)、8 111人(85.98%)和3 940人(41.76%);机会性组分别为10 646人(100%)、6 209人(58.32%)和2 988人(28.07%)。机会性组中产后哺乳时间<3个月(1 275/9 796比1 061/8 860,χ²=4.597,P=0.032)、未生育(850/10 646比574/9 434,χ²=27.400,P<0.01)、有流产史(6 384/10 646比5 062/9 434,χ²=81.232,P<0.01)、绝经后(2 776/10 646比2 217/9 434,χ²=17.757,P<0.01)、口服避孕药>6个月(171/10 646比77/9 434,χ²=25.593,P<0.01)及一级亲属乳腺癌阳性家族史(464/10 646比236/9 434,χ²=51.257,P<0.01)比例高于群体组。机会性阳性率(514/10 646比128/9 434,χ²=194.736,P<0.01)、乳腺癌检出率(158/10 646比13/9 434,χ²=107.374,P<0.01)和活检阳性率(158/452比13/87,χ²=13.491,P<0.01)高于群体组。群体组早期乳腺癌(0期和Ⅰ期)比例高于机会性组(10/12比66/141,χ²=5.902,P=0.015)。群体组发现每1例乳腺癌的平均费用为215 038元,是机会性组15 799元的13.6倍。机会性组基层医院的活检阳性率低于大型医院(79/267比79/185,χ²=8.267,P=0.004),而群体组两者无明显差异(6/37比7/50,χ²=0.082,P=0.774)。结论乳腺癌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机会性具有受试者乳腺癌高危因素比例高、阳性率高、乳腺癌检出率高、活检阳性率高、费用低的特点。但是,机会性的早期乳腺癌比例低于群体,基层医院开展机会性时活检阳性率较低。两种模式各有优势,需要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 标签: 乳腺肿瘤 早期诊断 肿瘤筛查 群体筛查 机会性筛查
  • 简介:摘要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变薄并呈锥形向前突起为特征的进展性角膜疾病。亚临床圆锥角膜缺乏临床表现及特征,目前尚无明确可行的诊断标准。现笔者对近年来亚临床圆锥角膜诊断及的研究进展,包括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角膜生物力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的诊断参数、角膜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的联合诊断参数的研究以及AI辅助的圆锥角膜诊断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圆锥角膜 亚临床圆锥角膜 角膜地形图 角膜生物力学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集确诊及排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拟定可疑患者急诊发热门诊流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9日至1月26日于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的有流行病学史及呼吸系统症状或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eal time RT-PCR)结果确诊或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共46例患者,其中9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37例为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于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旅居史的比例较高(P<0.05),但两组在年龄、性别、其他流行病学特征及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100%),但该症状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痛等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低于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P<0.05),且胸部CT均有肺炎表现。胸部CT正常者中均未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但胸部CT阴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推荐急诊与发热门诊采取基于流行病学史、胸部CT阳性再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流程以降低漏诊率并提高效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发热 胸部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产前(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变异的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接受NIPS的孕妇20 802例,提示性染色体变异165例,收集其侵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20 802名孕妇NIPS提示性染色体异常165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129例,检测出性染色体变异45例,阳性预测值为34.88%(45/129),包括16例47,XYY、10例47,XXY、6例45X/46,XX、5例47,XXX、3例45,X,以及45,X/46,X,i(X)(q10)、45,X/46,X,del(X)(q22)、46,X,del(X)(q22)、46,X,del(X)(p11)和Xp22.31缺失1.2 Mb各1例。结论NIPS对性染色体变异的效能有限,介入性产前诊断中核型分析结合其他诊断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漏诊。

  • 标签: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筛查 核型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基于目的基因捕获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常见遗传病基因检测,了解新生儿常见遗传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基因致病变异的携带率和变异类型,探讨该技术在新生儿遗传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广东地区出生的1 793例新生儿足跟血,采用基于目的基因捕获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38个新生儿常见遗传病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检测,变异致病性的解读基于《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2017)》,其中已知致病和可能致病纳入阳性变异,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阳性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并采用计数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793例新生儿中,男978例,女815例;共出阳性158例,阳性率为8.81%,检测出阳性病种11种。在阳性病种中,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型41例(2.29%),Gilbert综合征或Crigler-Najjar综合征40例(2.2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33例(1.8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19例(1.06%),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18例(1.00%),线粒体非综合征型耳聋2例(0.11%),Citrin缺乏症2例(0.11%),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各1例(各占0.06%)。972例携带1个或多个基因的阳性变异位点,共涉及85种疾病,其中携带率较高的疾病为Gilbert综合征或Crigler-Najjar综合征(359例,20.0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型(302例,16.84%)和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291例,16.22%),其高频变异位点为UGT1A1基因c.211G>A位点、GJB2基因c.109G>A位点和SLC10A1基因c.800C>T位点。结论广东地区新生儿常见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型、Gilbert综合征或Crigler-Najjar综合征、G6PD缺乏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且存在人群高频携带位点;探索性地对新生儿常见遗传病进行基因,可为新生儿基因的开展积累数据和经验。

  • 标签: 高通量测序技术 基因 新生儿筛查 遗传病 变异
  • 简介:摘要目前,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是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肺癌早期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对肺癌的难点,包括肺癌高危人群的界定与趋势、肺癌低剂量螺旋CT(LDCT)可及性问题、的频率、漏诊及过度诊断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且针对每一个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肺癌早早诊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 标签: 肺癌 早期筛查 难点 诊治策略 全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在产前中的效能及其在产前诊断体系中的作用。方法对22 649例单胎孕妇的产前查结果及诊断路径进行效能分析。对同期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9268例本院和转诊孕妇的指征及结局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孕妇选择唐比例为60.24%,年龄主要为35岁以下;选择NIPT者比例为34.74%,年龄主要为35~39岁。NIPT对于胎儿21、18、13三体高风险的总体检出率为0.89%,阳性预测值为75.71%,其中唐临界风险孕妇的NIPT高风险检出率为0.30%。高龄孕妇和唐高风险孕妇人数占产前诊断孕妇63.04%和21.22%,阳性预测值为5.1%和5.13%。NIPT高风险孕妇人数占产前诊断孕妇的2.30%,阳性预测值为54.46%。结论随着中国孕妇年龄结构的改变和妊娠复杂性的增加,以NIPT为主的模式将有助于提升现有产前和诊断技术体系的效能。

  • 标签: 无创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抑郁的能力,初步评价其信效度。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509例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Kappa值评定量表一致性,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非参数检验其已知族群效度。结果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睡眠问题的患者2个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Q-9和GDS-15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8和0.709,2个量表的Kappa值为0.560(P<0.05);PHQ-9模型第3条目的标准化路径回归系数较低(β=0.10),其余均较高;GDS-15的模型条目10(β=0.02)和条目13(β=0.29)的标准化路径回归系数较低,其余均较高。结论PHQ-9和GDS-15均是MCI患者抑郁症状评估的有效工具,但GDS-15部分条目不适合MCI人群应用;而PHQ-9结构效度好,测量结果更准确且使用便捷,适用于我国MCI患者抑郁症状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障碍 抑郁 抑郁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老年抑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pot双目视力仪和自动电脑验光仪在近视中结果的差异、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方法抽取徐州某学校6~19岁的学生共500人,分别用Spot双目视力仪(VS100,美国伟伦公司)和自动电脑验光仪(KR800,日本拓普康公司)进行验光检查。记录睫状肌麻痹(1%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前后2种设备的验光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来比较2种仪器所测得的SE值差异,用组内相关检验来比较检测结果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来分析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最终纳入498名学生。2种设备在不同程度的近视组中所测得的S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ot在近视学生中所得的SE值均较自动验光仪偏正(P<0.001)。2种验光设备在睫状肌麻痹前后的SE值均呈高度相关(均r>0.8,P<0.001)。2种设备检查SE结果差值90%的位点位于95%置信区间参考范围内,2种设备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无论是否行睫状肌麻痹,Spot在近视中均有较好的可靠性。

  • 标签: 近视 Spot筛查仪 自动电脑验光仪 等效球镜度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着点炎在银屑病(psoriasis,PsO)中的显著性及高频超声在临床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的价值;设计并探讨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在评估亚临床PsA结构损伤程度及疗效改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5例PsO患者为PsO组,5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为OA组,同期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被检查者远端指间关节(distal interphalangealjiont,DIP)指伸肌腱附着点炎患病率。设计超声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探究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银屑病甲同DIP附着点炎的相关性。结果PsO组与OA组及对照组中DIP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sO组治疗前后DIP附着点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O组治疗前后DIP附着点炎评分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性指数评分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rs=0.538,P<0.001),与银屑病甲严重指数评分具有极强的相关性(rs=0.877,P<0.001);PsO组中有甲病手指同无甲病者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O组中无甲病手指同对照组中无甲病手指的附着点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附着点炎是PsO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本研究设计的附着点炎半定量评分与临床评分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可用于评估亚临床PsA结构损伤。此外,DIP附着点病变有可能与银屑病甲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 标签: 高频超声 附着点炎 亚临床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甲
  • 作者: 郭启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12
  • 出处:《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 第40卷 第10期
  • 机构: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妇幼保健院,贵州石阡555100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子宫癌低级别异常妇女的管理模式。方法:阴道镜检查当地200名妇女,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定位活检/随机活检及子宫颈管搔刮术(ECC),并对不同活检方法CIN2+的检出进行评估,探讨不同活检方式在低级别异常者CIN2+检出中的作用。结果:阴道镜下活检共检出CIN2+病变22例,占11.0%,其中CIN2占9.0%(18/200),CIN3占2.0%(4/200),无浸润癌检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分别占3%(6/200)、3%(6/200)检出率。不同细胞学结果间CIN2、CIN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1,P=0.013)。不同转化区类型中CIN2+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5.671,P=0.008)。结论:在人群子宫癌低级别异常者的管理中阴道镜的评估及诊断非常重要,对于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行阴道镜指引下的2点或以上活检为CIN2+检出的主要方法,对于阴道镜下未发现异常的妇女尚无必要常规行随机活检及ECC。

  • 标签: 子宫癌;筛查;异常管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疾病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Robert Guthrie医师成功对干血滤纸血片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苯丙酮尿症,开创了新生儿疾病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串联质谱开始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现了"一种实验检测一种疾病,到一种实验检测多种疾病"的转变,增加了检测疾病的种类。近10余年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新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治疗方法的持续更新。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既可从分子水平明确突变来源,又可将新生儿的范围扩大到那些不适合进行串联质谱的患者,很多基因相关疾病被早期、早期诊断。新生儿疾病的有效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提高质量和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二级和多级检测策略,结合不同的生化以及生化联合基因检测的方法,多组学数据的整合,无论靶向还是非靶向,都具有巨大且广泛的临床效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基因 新一代测序技术
  • 作者: 张愉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8期
  • 机构: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643000
  • 简介:每一个宝宝在医院里哌哌坠地的时候,父母都会感到无比喜悦,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宝宝身上。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 简介:摘要对《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和监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中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及争议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包括中国胰腺癌的目标、明确胰腺癌的四大高危人群、重视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癌中的作用、重视血糖监测、建立规范的策略、重视多学科合作及关注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技术等。

  • 标签: 胰腺癌 筛查 高危人群 超声内镜 规范
  • 简介:摘要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治的重要策略。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对国内外胃癌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胃癌地区主要在亚洲东部,方法以胃镜检查和指示性活检为主,查起始年龄为40岁及以上。开展高危人群,是中国胃癌防治的重点。

  • 标签: 胃肿瘤 筛查 胃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 磁控胶囊胃镜
  • 作者: 俞梅 向阳 马晓欣 薛凤霞 冯力民 王丹波 黄向华 张瑜 张国楠 曹冬焱 陈春林 陈捷 程文俊 崔竹梅 狄文 郭红燕 胡丽娜 李长忠 李小毛 梁志清 刘爱军 刘崇东 孟元光 沈丹华 万小平 王泽华 徐琳 杨兴升 朱根海 郎景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10073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30005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 100070,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沈阳 11004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石家庄 05005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长沙 410008,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成都 61004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515,福建省人民医院妇产科,福州 350004,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南京 210029,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 2660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 20000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100083,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济南 25002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广州 510000,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重庆 518052,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8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100020,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853,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 20004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武汉 430022,昆明同仁医院妇产科 6501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济南 250012,海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海口 570311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也呈现上升趋势。如何在人群中筛选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效率,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势在必行。本建议根据我国子宫内膜癌的诊治经验及现状,结合国际指南及国内外文献,经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学分会各位专家多次讨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及早期诊断达成了新的规范建议。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