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不依赖体外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下呼吸标本采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呼吸微生态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呼吸菌群多种多样,各部位之间存在高度同源性,但不同部位的优势菌群则又有所不同。作为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呼吸微生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抗生素、喂养方式、分娩方式等。另外,有大量研究已经发现呼吸微生态与各种呼吸疾病密切相关,呼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多种呼吸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呼吸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现主要阐述呼吸微生态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对呼吸疾病的诊治及药物开发等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呼吸道 微生态 影响因素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九联检用于儿科呼吸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呼吸疾病患儿1 300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接受呼吸九联检。统计1 300例患儿的病原体感染阳性总检出情况,分析1 300例患儿9种病原体的阳性检出分布情况;分析病原体感染阳性患儿的混合感染情况;基于季节差异,统计各类病原体的检出情况;按照年龄的差异,统计各类病原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在548例患儿的血清中检测到9种病原体对应抗体中的一种或数种,检出率为42.15%;分项检出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排在前三位,占总数的37.15%、13.38%、11.62%。共发现317例混合感染情况,占阳性总病例数的57.85%,占总例数的24.38%。其中,二联感染(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占比12.77%;肺炎支原体+腺病毒感染占比11.13%;肺炎支原体与呼吸合胞病毒感染占比7.85%)共计198例,占比15.23%;三联感染85例,占比6.54%;三联及以上感染34例,占比2.62%。肺炎支原体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季例数最多,但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腺病毒多发生在夏冬两季,春秋发生率较低;流感病毒和呼吸合胞病毒在冬季发生率较高,其他季节明显偏低(P < 0.05)。1~5岁患儿最容易受呼吸病原体感染,进而引发呼吸疾病(该年龄段患儿阳性占比为总阳性检出例数的47.99%)。结论呼吸九联检应用于儿科呼吸疾病检测时,能够较为精准地检测出患儿是否因感染常见呼吸病原体而引发呼吸相关疾病。在病因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症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恶化。总体而言,呼吸九联检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疾病 感染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腺病毒科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加重呼吸疾病(aspirin-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AERD)是以慢性鼻窦炎、哮喘以及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 1,COX-1)抑制剂不耐受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表现为半胱氨酸白三烯的过量产生和前列腺素E2的水平不足。AERD临床症状隐蔽,且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方法有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手术干预、阿司匹林脱敏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等,其中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是其特异性疗法。本文主要就AERD的临床特征、诊断、激发试验、脱敏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定植着微生物群落,近年高通量DNA测序技术颠覆了肺部无菌的传统认识,实际上肺部是有细菌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与呼吸微生物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称为"肠-肺轴"。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影响肺部免疫,肺部炎症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并引起疾病。对"肠-肺轴"的深入了解,使我们对黏膜免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呼吸微生物群可能在宿主呼吸结构成熟、局部免疫形成和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儿童呼吸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近年围绕呼吸疾病方面,微生物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人们试图应用微生物导向疗法(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抗生素甚至疫苗)恢复疾病状态下呼吸微生物群的健康动态平衡,这可能是未来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靶点。进一步设想应用"组学"如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实验研究,更深入认识呼吸微生物群对呼吸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更好地了解呼吸微生物群的功能和因果关系。积极寻找具有抗炎特性的新型益生菌或微生物群将是未来改善呼吸炎症的潜在候选方法;进一步发现具有免疫调节潜力的新型代谢物,纯化微生物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有希望的目标,本文就近年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标签: 呼吸道微生物群 呼吸道健康 临床应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是导致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研究分析急性下呼吸感染病例样本中鼻病毒分离株基因型特征。方法急性下呼吸感染病例肺泡灌洗液用核酸检测方法确定150例HRV阳性,样本接种H1-HeLa细胞,观察细胞病变,病毒纯化后用深度测序方法分析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用中和试验方法分析感染病例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结果从21例病例样本中分离获得HRV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鉴定其为15个基因型,与参比株序列比较功能基因氨基酸具有多样性。3例HRV阳性病例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有4倍增高。结论成功分离获得HRV毒株,为进一步阐释鼻病毒在重症呼吸感染的基础研究提供可用资源。

  • 标签: 人鼻病毒 中和实验 基因组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时期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型检测手段的发展,突显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理念和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访问政策,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具有临床特征不典型、易混合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低且多数无特异性治疗等特点,重症感染可引起近远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呼吸病毒感染,防控其在新生儿病房的播散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常见病原体、检测手段及管理防控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道病毒 病毒检测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肺脏病理改变。肺纤维化启动发展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反复肺泡损伤后异常的纤维化修复可能是肺纤维化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一些研究指出,病毒可能作为慢性抗原反复刺激机体从而引起进行性纤维化。研究还发现,病毒性肺炎康复患者很大一部分会出现肺纤维化,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这表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炎症可能是肺纤维化发生、发展、恶化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炎,病毒性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时期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新型检测手段的发展,突显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理念和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访问政策,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具有临床特征不典型、易混合细菌感染、检测阳性率低且多数无特异性治疗等特点,重症感染可引起近远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呼吸病毒感染,防控其在新生儿病房的播散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新生儿呼吸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常见病原体、检测手段及管理防控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道病毒 病毒检测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儿童反复呼吸感染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现象,其发病率高、病因多样,除了感染相关因素外,还与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的发育及遗传相关。该病给儿童健康、家庭生活及社会经济带来极大负担。目前其诊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医生及社会的重视。该文就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专家的临床经验,分别对反复呼吸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预防、预后及随访进行阐述,为儿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及诊治反复呼吸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传统的预防传染病的经典方法。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传播方式在疫情的不同阶段可能表现不同。传染源和易感人群亦会随着疫情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综合性医院在呼吸传播性疾病的控制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面对呼吸传播性疾病,正确、充分的防控是可以避免感染的;(2)制定早期发现、早期预警的策略和流程至关重要;(3)建立相应的人才和物资储备能提高医院在突发大规模疫情时的应对能力;(4)以医院为基础建立一个完善的防控体系,可充分整合资源,更为高效、精准的应对疫情。

  • 标签: 早期识别 呼吸道传播疾病 疫情 防控体系
  • 简介:摘要呼吸病毒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病毒感染全年龄段均可发病,以年幼儿童为高发人群。大多数病毒感染预后良好,特殊病毒仍对患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呼吸病毒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广谱抗病毒药、直接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药物、减弱炎症反应药物、抗病毒纳米药物等。新的抗病毒药物开发迫在眉睫。探索临床已知药物的新用途也是有效的方法。呼吸病毒感染的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病毒 治疗
  • 简介:摘要人类呼吸合胞病毒(RSV)属于最近被定义的肺病毒科家族正肺病毒属。这是一种负单链RNA病毒,可导致呼吸感染的流行,通常在温带气候的冬季和热带气候的雨季呈高峰。尽管会有区域差异,但该病毒的两种基因型(A型和B型)中的一种通常在一个季节中占主导,每年交替发生。RSV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原因,它对成人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响已经通过广泛使用多种多样的分子检测被阐明。在成年人中,RSV会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上呼吸感染、严重的下呼吸感染和基础疾病的加重。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关于成年人中与RSV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证据,尤其是在那些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合并症的人。我们综述了当前的治疗和预防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 作者: 施国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内科,上海 201799
  • 简介:呼吸传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患者呼吸飞沫和气溶胶的传播,口腔、鼻腔、眼睛以及分泌物、接触物体为呼吸传染的间接传播方式。呼吸传染病传染的主要因素包含病毒、细菌、真菌以及衣原体等的感染。通常上呼吸感染是因病毒侵入所引起的,下呼吸感染是病毒和细菌所引起的。呼吸传染病在人与人,也存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冬季、春季为呼吸传染的高发季节,而且冬季和春季初期的天气比较寒冷,人们很少会开门开窗通风,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下,无法通风换气,再加上人们的抵抗能力较低,会增加呼吸传染疾病的发病率。由于呼吸传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大打折扣,所以预防呼吸传染疾病的发生,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非常关键。

  • 标签: 呼吸道传染;个人防护
  • 简介:摘要正常健康儿童的下呼吸并不是无菌的,而是存在微生物群的。这些微生物群与儿童共生,在营养吸收、维生素合成、外源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发挥作用,维持儿童下呼吸的健康。同时,下呼吸微生物群紊乱可能会导致某些下呼吸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通过综述下呼吸微生物群来源及检测方法、健康儿童下呼吸微生物群的特点以及儿童下呼吸微生物群与下呼吸疾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更精准地诊治儿童下呼吸疾病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 下呼吸道 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市住院严重急性呼吸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SARI)病例常见呼吸病毒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兰州市SARI病例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SARI病例的咽拭子、痰液及少量肺泡灌洗液样本2 571份,同时收集病例资料和临床信息,将监测人群分为5个年龄组(0岁~、1岁~、5岁~、15岁~、60岁~),采用多重Real-time PCR法对常见呼吸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2 571份样本中共检出9种病毒,总阳性率24.66%。其中排在前4位的病毒是呼吸合胞病毒(8.71%)、鼻病毒(4.60%)、流感病毒(4.40%)、副流感病毒(3.85%)。0岁~组婴儿占比最高(36.37%),阳性检出率最高(26.95%),呼吸合胞病毒检出最多(13.05%),5岁~组鼻病毒检出率最高(6.13%),15岁~组和60岁~组检出率最高的是流感病毒,分别为9.75%和6.35%,不同年龄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1,P=0.038),每年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结论兰州市SARI病例感染率最高的病毒是呼吸合胞病毒,不同年龄组优势病毒不同,冬春季为流行季。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住院病例 呼吸道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病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传染病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流感样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种呼吸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法对儿童呼吸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疑似呼吸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分别采用呼吸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LAMP)、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技术检测病原体。比较患儿呼吸病原体的检出率及病原体检测符合率。结果85例痰标本中,病原体分离与培养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31例,阳性率为36.47%;LAMP检查结果显示病原体阳性标本42例,阳性率为49.41%。病原体分离与培养显示阳性的31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15例,占17.6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8例,占9.4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7例,占8.24%;LAMP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的42例痰标本中,支原体感染22例,占25.8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例,占11.7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8例,占9.41%。经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一致性较高的病原体分别为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16种呼吸病原体的基因芯片可快速、高效检测儿童呼吸病原体,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呼吸道病原体 基因芯片 儿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为识别、区分以及明确人体内各部位微生物组的生物学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07年发起了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计划。经过10余年推进,该计划显著提升了人们对包括呼吸在内的多个微生物组学与健康、疾病间关系的认识,纠正了"下呼吸无菌状态"观念。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群体通过内部相互制约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使微生物和宿主处于共同受益状态,打破该平衡则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慢性气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为代表的慢性气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本文罗列了多种慢性呼吸疾病背景下气肺微生物组学的变化特点,以及"肠-呼吸微生物轴"相互作用,并探讨以调控肺微生物组学为切入点,开发呼吸慢病新型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可能性。

  • 标签: 慢性呼吸道疾病 微生物组学 肺肠轴 研究进展
  • 简介: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此,当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 标签: 老年人;呼吸系统;呼吸道保健
  • 简介:摘要目前已知引起人类呼吸感染的病毒约有200种,一些病毒既能通过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也可以先经眼表的接触感染,随后导致呼吸组织感染,还有部分病毒在呼吸感染之后出现眼部并发症。本文介绍呼吸病毒对眼部组织的趋向性及其可能机制,关注呼吸病毒引起的全身感染与眼部感染的关系,并对临床上常见的引起眼部感染或全身感染并发眼部并发症的呼吸病毒进行总结。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眼部感染 趋向性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