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莘县接尘企业工作场所接触粉尘浓度现状,评估接尘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为制定接尘企业职业防护规范及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收集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至2020年对89家接尘企业各接尘岗位的粉尘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年度、粉尘种类和企业规模接尘企业的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结果2017至2020年共监测接尘企业89家,采集粉尘样品2 132份,合格样品1 818份,总合格率为85.3%。2017至2020年各年度粉尘检测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为78.7%(447/568)、84.1%(471/560)、88.6%(418/472)和90.6%(48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7,P=0.003);矽尘(66.1%,41/62)、谷物粉尘(86.7%,1 549/1 786)、棉尘(84.1%,106/126)和木粉尘(77.2%,122/158)4种粉尘检测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6,P=0.002);大、中型企业粉尘样品检测合格率(95.1%,1 194/1 256)明显高于小型企业(71.2%,62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84.40,P=0.001)。结论莘县接尘企业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型企业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较低,矽尘职业危害依然严峻。

  • 标签: 粉尘 接尘企业 浓度 监测
  • 简介:摘要山东眼科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2号,于2015年开始筹建,2018年筹资800余万元修缮博物馆民国3层砖木结构主体老建筑(区文保单位)。2020年5月,山东眼科博物馆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批复备案,是国内首家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眼科专业博物馆。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担任名誉馆长。高华教授担任馆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医师技能竞赛结果中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反思本科教育效果,加强麻醉学人才队伍建设。方法选取2020年参加山东省麻醉技能竞赛的66名麻醉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其基本信息,并采用资料分析方法对其基础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正确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与合格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麻醉医师基础理论考核各科目答题正确率存在差异,其中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正确率最高,为90.5%(597/660),麻醉生理学正确率最低,为51.1%(675/1 320);麻醉医师技能操作考核中,气管内插管成绩(64.82±11.00)低于合格成绩(76分),中心静脉穿刺术(82.67±11.70)、动脉穿刺测压术(82.48± 9.19)高于合格成绩(76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麻醉医师应当提高麻醉学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并加强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双向融合。

  • 标签: 麻醉学 技能竞赛 教学效果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医院2009—2018年SCI收录论文的统计情况。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对山东省医院近10年SCI发文的年出版量变化、来源出版物、研究方向、机构扩展、国家地区、基金资助机构、会议和高被引论文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山东省医院近10年共发文27 559条,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1—2015年的发文量以约30%~40%的幅度逐年递增。所有论文共发表在2 700多种期刊上,排名前10位期刊上的论文数占总量的23%,其影响因子在15之间。所发表的论文中以肿瘤的研究方向居多,占比23.252%,机构扩展结果中山东大学排名第一,与其具有多家科研实力雄厚的附属和教学医院有关。我省医院科研人员与美国等国家展开合作。发文总量的56.3%为基金资助论文并且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其中共有1 331条论文来源于国际会议,且近十年的高被引论文共计75条。结论近10年山东省医院SCI发文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或与国家和省部委相关部门的科研政策引导、促进有关,同时,与各个医院对科研的重视和加大投入密不可分,未来还需重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建立更加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 标签: 医院 文献计量 SC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患儿跨省异地就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建立的FUTang Updating medical REcords(FUTURE)数据库,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院且现住址位于山东省的省外就医0~14岁患儿资料,并选择山东省某儿童医院同时期收治的住院患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异地和本地就医患儿例数、主要流向、就诊科室、病种类别以及费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山东省异地就医患儿13 071例,就医流向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主;纳入山东省某儿童医院同时期收治的患儿资料87 742例。异地就医患儿中女性占比和学龄期患儿占比高于本地就医者,住院费用高于本地就医者;省外异地就医患儿主要就诊疾病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等较为严重的疾病或者慢性病,而省内就医患儿以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山东省0~14岁跨省异地就医患儿中肿瘤、免疫性疾病等占比较高,省内医院应重视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 标签: 儿童,住院 跨省异地就医 病种 分级诊疗 专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分布情况,为重新划定不同类型水碘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以乡镇(街道办,以下简称乡镇)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水碘分布调查。另外,对本次或既往调查发现的水碘> 10 μg/L的乡镇,以行政村(居委会,以下简称行政村)为单位开展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碘。结果共调查1 844个乡镇,水碘中位数为9.2 μg/L。其中水碘< 10 μg/L的乡镇有969个,占52.55%;10~40 μg/L的乡镇有489个,占26.52%;> 40~100 μg/L的乡镇有139个,占7.54%;> 100 μg/L的乡镇有247个,占13.39%。在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中共调查37 073个行政村,收集有效数据36 690个。其中,水碘< 10 μg/L的行政村有5 531个,占15.07%;10~40 μg/L的行政村有17 350个,占47.29%;> 40~100 μg/L的行政村有4 859个,占13.24%;> 100 μg/L的行政村有8 950个,占24.39%。结论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水碘< 10 μg/L),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 100 μg/L)和"适碘"地区(水碘10 ~ 100 μg/L)均有一定比例的存在,且水碘存在动态调整的可能,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水碘和人群碘营养动态监测,为碘盐供应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分布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大骨节病监测数据,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变化,为制定大骨节病防治策略,调整大骨节病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和《山东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2016 - 2020年在山东省大骨节病病区村开展病情监测,包括临床阳性病例数、X线阳性病例数、干骺端阳性病例数,计算检出率,并宏观分析病情动态变化。结果2016 - 2020年,山东省共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1 816名,未发现儿童大骨节病临床阳性病例;X线检查7 ~ 12周岁儿童1 224名,其中2016、2017年分别检出1例阳性病例,均为干骺端改变,总检出率为0.16%。共调查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367例,其中Ⅰ度患者304例、Ⅱ度患者47例、Ⅲ度患者16例。各年度山东省大骨节病病区村均已达到消除标准,消除率均为100%。结论2016 - 2020年山东省无7 ~ 12周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病例检出,全部病区村均已达到消除标准,并处于持续消除状态。

  • 标签: 大骨节病 病情监测 分析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痛风年轻化趋势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遏制痛风年轻化现象提供决策资料。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结合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方式,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12月首次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专病门诊的8 393例痛风患者的基线资料、伴发病情况、生化检查和首次发病时间,统计分析2002年至2021年期间发病年龄的动态变化,并统计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痛风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2年至2021年期间痛风发病年龄呈明显下降趋势,与2002年相比,2021年平均发病年龄下降了2.3岁[(41.9±10.6对39.6±14.0)岁,P=0.042]。2012年至2021年与2002年至2011年相比,发病年龄中位数减小了3岁(37对40岁,P<0.001)。发病年龄<40岁的痛风患者构成比明显上升,由2002年的45.1%上升到57.8%,20年间增加了12.7%(P<0.001)。20~29岁组(P趋势<0.001)和≤19岁组(P趋势=0.011)构成比逐年上升,20年期间分别增加了9.3%(P<0.001)和4.2%(P=0.002),是发病年龄<40岁各年龄段增幅最高者。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家族史、血尿酸水平、合并代谢综合征以及吸烟是痛风早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山东省痛风呈现明显年轻化现象,发病年龄<30岁患者所占比例的明显增加,可能是导致痛风年轻化现象的关键因素。对早发型痛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和有效干预,是遏制痛风年轻化现象、降低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患病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痛风 年轻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山东省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护理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方法基于系统的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护理专家的工作经验,形成《建议》初稿;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建议》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建议》终稿。结果《建议》包括体外膜肺氧合(ECMO)置管前评估、团队建设、预充护理、置管护理、ECMO治疗的监测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撤机护理7个部分,共62条推荐意见。结论《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ECMO技术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成年人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建议
  • 简介:摘要对山东省人感染猪链球菌菌株开展基因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为制定合理、精准的猪链球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分离的猪链球菌菌株开展分子分型、基因组系统进化树、毒力基因型别、耐药谱、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等方面的分析,并通过比较菌株刺激宿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血清2型、ST1型是山东患者来源猪链球菌的优势型别,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山东菌株主要由5个分枝组成。山东菌株均属高致病型菌株,但细胞因子试验表明分枝2的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山东菌株。除分枝3的SD2与SD4菌株外,其余山东菌株均携带不同种类的耐药基因及其传播元件。综上,山东猪链球菌的来源及进化途径存在多样性的特征,且致病能力有显著差异,需要在基因组水平开展菌株监测的工作。

  • 标签: 猪链球菌 脑膜炎 基因组系统进化树 高致病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低温暴露死亡风险的季节内差异。方法通过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3—2018年山东省的全人群死亡数据,基本资料主要包括死亡日期、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死亡原因、家庭住址等;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同期逐日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等0.01°×0.01°经纬度的网格坐标数据。将冷季定义为11月至次年2月,其中前两个月为早期冷季,后两个月为晚期冷季,极端低温定义为冷季温度范围中的P10。利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冷季的温度与死亡的关联以及不同滞后时间下极端低温与死亡的关联,并比较冷季早期(11—12月)与晚期(1月至次年2月)的季节内差异。结果2013—2018年山东省冷季四个月温度变化范围为(-17.3~18.6)℃,P10(即极端低温)为-13.7 ℃。冷季早期日均温度为(3.63±4.66)℃,晚期日均温度为(-0.09±3.70)℃;冷季早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3.89±14.75)%,晚期日均相对湿度为(62.27±14.19)%。山东省2013—2018年冷季死亡1 473 300例,其中男性824 601例(55.97%);年龄<65岁者349 824例(23.75%);死于循环系统疾病803 691例(54.55%),死于呼吸系统疾病140 415例(9.53%)。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冷季最适温度18.6 ℃为参考,冷季4个月极端低温的累积OR为1.74(95%CI:1.63,1.86);冷季早期和晚期累积OR分别为1.50(95%CI:1.32,1.71)、2.56(95%CI:2.12,3.09)(P<0.001);滞后效应持续12 d。结论山东省冷季的低温暴露所致死亡风险存在季节内差异,冷季晚期高于早期。

  • 标签: 低温 死亡 病例交叉设计 季节内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导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在秋冬季节,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分析儿童MP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并汇总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山东省31家公立医院儿科、呼吸科住院患儿的基本信息、MPP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2021年9月1日至12月15日31家医院共收住院患儿39 970例,其中确诊MPP患儿17 613例,患病率为44.07%。胶东地区的MPP患儿患病率较其他地区高。血清学检测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方法(16 730例,76.06%),且MPP合并其他感染的患儿中以合并乙型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33.03%(5 817/17 613例)的MPP患儿行支气管镜检查,检查适应证主要为肺不张,多数患儿镜下可见黏膜糜烂/溃疡。MPP患儿的主要并发症为肺不张(23.47%,4 133/17 613例),同时也发现了坏死性肺炎(0.53%,94/17 613例)、肺栓塞(0.16%,29/17 613例)等较为严重的肺内、外并发症。结论秋冬季节山东省儿童MPP患病率呈较高态势,应及时关注MPP入院患儿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对MPP患儿进行积极的诊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MPP的康复。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横断面研究 流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 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 030株真菌。分析菌株来源和类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真菌中,主要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38.74%,399/1 030)、热带假丝酵母菌(16.99%,175/1 030)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41%,169/1 030)等。儿童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为(52.50%,63/12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12.50%,15/120)和热带假丝酵母菌(9.17%,11/120)等。成人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36.37%,331/910),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7.03%,155/910)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27%,139/910)等。主要假丝酵母菌在1至3月和8至12月的分离率远高于其他月份。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14%和7.43%,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50.44%。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29.05%、23.29%和48.6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06%、93.75%、94.44%。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表现出2.33%的剂量依赖性敏感率。对244株血液真菌分析显示,非白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占比为70.08%,在涵盖92.22%的病原谱中,氟康唑的敏感率为64.65%,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68.88%,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88.75%,量化后获得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临床治疗真菌菌血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0.10%、74.69%和96.23%,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低于氟康唑。结论主要的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热带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他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基本稳定。

  • 标签: 真菌 念珠菌病,侵袭性 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烟威地区1 146例泌尿系结石的成分,为本地区的结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1 146例泌尿系结石的结石标本,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最多见的为输尿管结石(68.85%)。上尿路结石主要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为主,下尿路结石主要成分以无水尿酸为主。多数不同成分结石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5),但感染性结石(主要以六水磷酸铵镁为主)是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对山东烟威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在临床结石疾病的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石 泌尿系疾病 结石成分 烟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于2019年2至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山东省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个体接触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20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小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4家,大型企业3家;工作场所苯和甲苯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二甲苯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最大值为24.23 mg/m3,超标率为11.0%(16/146);作业人员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最大值为10.60 mg/m3,超标率为11.0%(8/73);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CSTE最大值为0.879 mg/m3,超标率为9.2%(11/120),作业人员锰及其化合物CTWA最大值为0.175 mg/m3,超标率为5.7%(4/70);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CSTE最大值为230.00 mg/m3,超标率为3.9%(2/51),作业人员二甲苯CTWA最大值为70.40 mg/m3,超标率为3.6%(1/28)。4 775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中,疑似电焊工尘肺38人(0.80%),疑似锰中毒27人(0.57%),疑似低浓度苯及苯系物慢性中毒31人(0.65%)。中、小型企业作业人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86%(30/1 048)和4.51%(51/1 132)。不同规模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岗位的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和喷漆作业岗位的二甲苯接触水平超标较严重,应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改善作业环境,保障焊接及喷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暴露 汽车制造企业 电焊烟尘 锰及其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 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 030株真菌。分析菌株来源和类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真菌中,主要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38.74%,399/1 030)、热带假丝酵母菌(16.99%,175/1 030)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41%,169/1 030)等。儿童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为(52.50%,63/12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12.50%,15/120)和热带假丝酵母菌(9.17%,11/120)等。成人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36.37%,331/910),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7.03%,155/910)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27%,139/910)等。主要假丝酵母菌在1至3月和8至12月的分离率远高于其他月份。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14%和7.43%,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50.44%。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29.05%、23.29%和48.6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06%、93.75%、94.44%。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表现出2.33%的剂量依赖性敏感率。对244株血液真菌分析显示,非白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占比为70.08%,在涵盖92.22%的病原谱中,氟康唑的敏感率为64.65%,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68.88%,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88.75%,量化后获得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临床治疗真菌菌血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0.10%、74.69%和96.23%,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低于氟康唑。结论主要的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热带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他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基本稳定。

  • 标签: 真菌 念珠菌病,侵袭性 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居民归因高盐饮食相关疾病死亡和寿命损失。方法利用2016年山东省与原卫生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终末期评估调查获得的24 h尿钠和血压值,结合2016年全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各类疾病归因分值(PAF)和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利用寿命表法计算归因期望寿命损失。结果2016年山东省因高盐饮食导致死亡32 987人,占相关疾病死亡的11.74%,占全部死亡的4.95%。男性因高盐死亡比例(13.51%)高于女性(9.17%)。高盐饮食导致死亡的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90.82%),其次为胃癌(8.10%)和慢性肾病(1.08%)。城市居民PAF(13.87%)高于农村(10.87%)。高盐饮食导致山东省居民期望寿命减少0.58岁。高盐饮食所致不同疾病对期望寿命损失作用不同,缺血性心脏病位居首位,其次为脑出血和脑梗死。结论山东省居民归因高盐饮食死亡的比例较高,心脑血管疾病是高盐饮食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高盐饮食严重影响山东省居民健康,还需加强减盐干预工作。

  • 标签: 高盐饮食 死亡 期望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