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液游离和分馏儿茶酚代谢产物(包括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统称MNs)临床界值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诊断效能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180例非嗜铬细胞瘤患者及54例嗜铬细胞瘤(PCC)患者尿液游离和分馏MNs分别进行检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建立不同形式MNs临床界值(cut-off值),评估并比较游离、分馏、总MNs诊断效能。结果(1)游离MN(f-MN)和NMN(f-NMN)的cut-off值分别为48.7 μg/24 h和52.3 μg/24 h,分馏MN(t-MN)和NMN(t-NMN)的cut-off值分别为224.9 μg/24 h和664 μg/24 h,总游离MNs(total f-MNs)和总分馏MNs(total t-MNs)的cut-off值分别为126 μg/24 h和1070 μg/24 h。(2)f-MN与t-MN(r=0.976,P<0.001)、f-NMN与t-NMN(r=0.940, P<0.001)相关性均较好。f-M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低于t-MN(0.579<0.730,P<0.01),敏感度较t-MN略差(37.01%< 51.85%,P=0.036),而两者特异度相当(99.44%>96.67%,P>0.05)。f-NMN与t-NMN敏感度(90.74%< 92.59%,P>0.05)、特异度(97.78%<98.89%,P>0.05)及AUC(0.944<0.959,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N与NMN联合诊断价值较MN高(游离:0.932>0.579,分馏:0.960>0.730),与NMN相当。结论尿游离NMN或总MNs对PCC诊断性能与分馏基本相当,可满足临床需求,且影响因素较少,未来可能作为PCC筛查的替代指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类 色谱法,高压液相 串联质谱法 实验室临界值 尿分析
  • 简介:摘要氧化三甲是胆碱等营养物质经肠道菌群与肝酶代谢生成的产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氧化三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通过干扰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胆汁酸的合成、上调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的巨噬细胞受体的表达、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影响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潜能等方面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笔者现就氧化三甲的产生过程、氧化三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深入了解与氧化三甲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并促进该领域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发展。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氧化三甲胺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 mg,盐酸金刚烷100 mg、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人工牛黄10 mg、咖啡因15 mg)1粒,用药半日后出现背部红斑伴瘙痒。次日皮疹加重,遍及全身,累及口腔、眼睛、阴囊黏膜,并逐渐发展为大疱疹,表皮脱落,皮损面积达90%,伴轻度肝损伤和血糖升高,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药疹。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3周后皮损基本痊愈。考虑患者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药疹很可能与复方氨酚烷胶囊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相关。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金刚烷胺 氯苯那敏 咖啡因 大疱性表皮松解
  • 简介:摘要丛慧教授认为,寒凝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病机为伏寒伤肾、致瘀损络。寒冷地区多发本病,在先天之寒、胎传之寒、自感之寒的作用下易形成伏寒,待女性内在生理及外部条件变化之时伺机而发。临床中,丛教授常治以温肾散寒、祛瘀止痛,兼顾温心阳、通心脉、安心神,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内服选少腹逐瘀汤加减,外治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保留灌肠,还于经期针刺地机、十七椎、三阴交、次髎、内关等穴,可即时止痛,疗效显著。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寒凝血瘀 伏寒 寒冷地区 丛慧芳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单边轨道式延长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短缩合并近端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10例肱骨短缩合并近端畸形患者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5~27岁,平均19.6岁。肱骨短缩伴近端内翻8例,伴肱骨近端内翻并后凸畸形2例;肱骨短缩6~11 cm,平均8.5 cm。上臂外侧置入半钉,安装单边外固定支架,于近端截骨后即时矫正肱骨近端畸形,中段截骨后予以缓慢延长。根据Cattaneo等制定的标准评价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5~41个月(平均20个月)。延长长度5~12 cm(平均7.5 cm);肩关节外展幅度平均为160°(130°~180°),比术前(平均90°)改善。9例患者延长区成骨良好,1例因延长区成骨不良,进行了自体髂骨移植后愈合。未出现钉道深部感染、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肢体功能根据Cattaneo等的标准:8例9侧肢体为优,2例为良。结论单边轨道式延长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肱骨短缩合并近端畸形的可靠选择,掌握外固定支架安装技术,防治并发症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外固定器 肱骨 畸形 牵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氧化三甲(TMAO)及其相关代谢产物与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天津市内六城区的GDM孕妇,收集其身高、体重,并计算其孕早期体重指数(BMI);测量记录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TMAO及其相关代谢产物[三甲(TMA)、左旋肉碱、氯化胆碱、甜菜碱]水平等资料。分别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根据孕早期BMI,将所有孕妇分为超重组(BMI≥24.0 kg/m2)和非超重组(BMI<24.0 kg/m2)。运用三分位数法,将孕妇的IR水平根据HOMA-IR分为低水平组(HOMA-IR<2.17)、中水平组(HOMA-IR 2.17~3.39)和高水平组(HOMA-IR>3.39);将孕妇的β细胞功能根据HOMA-β分为低水平组(HOMA-β<118.70)、中水平组(HOMA-β 118.70~184.91)和高水平组(HOMA-β>184.91)。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χ²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法分析TMAO及其相关代谢产物与HOMA-IR和HOMA-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5例GDM孕妇,HOMA-IR高、中、低水平组分别为48、49、48例,HOMA-β高、中、低水平组也分别为48、49、48例。TMA在HOMA-IR高、中、低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MA与HOMA-IR呈正相关(r=0.19,P<0.05),调整年龄、BMI后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仍呈正相关(r=0.17,P<0.05),而其与HOMA-β无相关性(P>0.05)。TMAO与HOMA-IR、HOMA-β均无相关性(P>0.05)。超重组TMA水平与HOMA-IR水平呈正相关(r=0.32,P<0.05),该相关关系在调整年龄后略有提升(r=0.43,P<0.05)。非超重组TMA水平与HOMA-IR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水平与HOMA-IR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该关联独立于年龄及孕早期BMI。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氧化三甲胺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2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进展密切相关,优杆菌属是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在调节肠道代谢平衡中发挥主导作用。已有研究显示SCFAs具有调节T2DM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参与胆汁酸代谢、调节炎性因子生成等作用。本文就优杆菌属及其代谢产物SCFAs与T2DM的关系及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优杆菌属 短链脂肪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在体内的浓度及蓄积速度与糖代谢性疾病高度相关,因此AGE的临床检测对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糖基化位点多样以及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尚缺乏可广泛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该文从AGE的结构与分类、临床检测价值等方面,阐述目前各种检测方法的现状,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临床实验室技术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已被证实与衰老及其相关性疾病有关。因此,AGE的临床检测对于以上慢性疾病的早期预测和干预以及长期监测具有重要价值。现有多种AGE的检测方法,但由于AGE具有高度异质性,结构复杂,临床上尚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该文简要概述目前AGE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以期为AGE的临床检测指明未来方向。

  • 标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质谱法 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与2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于2018年8月14日至9月14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市第三医院、长沙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招募受试者226例,以OGTT试验结合临床表现为金标准,对同一受试者使用晶状体AGE荧光检测与金标准两种方法筛查2糖尿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计算AGE诊断2糖尿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Kappa值及其95%CI,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以是否糖尿病为结局指标,AGE为二分类指标,构建三个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GE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按照年龄和分中心分层,比较AGE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之间的差异。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5%CI:0.81~0.91)。根据约登指数选取AGE最佳截断点为0.24,此时,灵敏度为82.86(95%CI:77.81~87.91)、特异度为77.06(95%CI:71.43~82.7)、约登指数为59.92(95%CI:53.36~66.49),Kappa值为79.62(95%CI:74.22~85.02)。除20~39岁组外,不同年龄段、不同分中心、总人群AGE阳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高于AGE阴性组,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分中心的混杂影响后(模型三),与AGE阴性组相比,AGE阳性组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为11.75倍(95%CI:5.61~24.60),均P<0.001。结论晶状体内AGE与2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性较高,AGE截断点在0.24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2糖尿病早期筛查的实用工具。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高级 晶体 糖尿病,2型
  • 简介:摘要1例83岁男性患者因颈椎融合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给予利奈唑6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1次/8 h静脉滴注。3 d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继续利奈唑治疗。使用利奈唑2周后,患者诉口干和舌部感觉异常;18 d后出现舌部中央舌苔颜色发黑,大量饮水后不缓解,此后逐渐出现牙根变黑、义齿色素沉着。考虑为黑毛舌,与利奈唑有关。停用利奈唑,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12 d后患者舌苔恢复正常,口干、口渴现象消失,牙根颜色变浅。

  • 标签: 利奈唑胺 舌疾病 舌,毛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胆汁酸代谢水平与超重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2010年至2012年,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面向市城区搜集了22 302名孕妇资料,随后选取其中有孕早期血样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例及年龄特征匹配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名,建立了以妊娠期糖尿病为目标疾病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借助该研究人群,本课题以超重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获得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166例,非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320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胆汁酸代谢水平与超重关联的评价。结果超重组中初级游离胆汁酸水平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人群相比,血清胆酸(cholic acid, CA)水平>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9(95%CI 1.14~3.80,校正后P=0.040);血清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水平>0.043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15(95%CI 1.22~3.78,校正后P=0.040),其余胆汁酸水平与超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对各胆汁酸进行筛选,发现CA可能与超重的发生独立相关;与低水平(CA≤0.086 nmol/mL)人群相比较,当CA>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3(95%CI 1.11~3.74, P=0.02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CA和CDCA的代谢水平可能与超重发生相关,其中CA与超重的关联可能具有独立性。

  • 标签: 妊娠早期 胆汁酸 超重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失调与宿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对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关键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调节或影响宿主的代谢变化。新生儿肠道的代谢产物参与并影响了疾病的进展和结局,甚至决定其近远期的生命质量。该文就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新生儿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原主任肖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 年7 月10 日21 时10 分病逝,享年60 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段锦结合甲钴片治疗T2DM中DPN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2019年3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T2DM中D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钴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习练八段锦。2组均连续观察12周。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估DPN病变程度;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以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分别脱落1例,最终各有39例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39)、对照组为64.1%(25/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18)。治疗后,治疗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t=-6.23,P<0.01);治疗组胫神经MCV[(43.06±4.19)m/s比(39.55±4.30)m/s,t=3.65]、腓浅神经SCV[(43.23±4.31)m/s比(39.92±3.74)m/s,t=3.62]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36、-14.21、-13.88,P值均<0.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八段锦结合甲钴片可有效降低T2DM中DPN患者的血液黏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八段锦 甲钴胺 运动疗法 气功(中医)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伴随着规律睡眠结构的破坏,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废物的堆积有关。类淋巴系统本质是动脉周围脑脊液流入途径和周围静脉清除途径,在功能上依赖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水通道蛋白-4所支持的间质大流量耦合,也称胶质淋巴系统。清除大脑中废物蛋白质的类淋巴系统主要在睡眠期间活跃。睡眠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类淋巴系统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这表明睡眠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的症状进展之间密切相关,类淋巴系统作为纽带将两者紧紧相连。睡眠、衰老、代谢废物和类淋巴系统网格式的交互联系为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类淋巴系统可能构成其治疗上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睡眠、睡眠障碍对类淋巴系统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且提出,对睡眠进行干预或可延缓类淋巴系统功能的损伤甚至恢复类淋巴系统功能,进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

  • 标签: 睡眠剥夺 睡眠障碍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类淋巴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针联合口服甲钴片治疗T2DM合并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T2DM合并轻中度CT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2组分别脱落2例,最终各有38例进入疗效统计。全部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钴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电针患侧大陵、内关,连续治疗6周。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波士顿腕管问卷调查量表(Bonston Carpal Tunel Questionair, BCTQ)中的症状量表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 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SNAP)的波幅及远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 DML)。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31/38)、对照组为60.5%(23/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治疗后,治疗组VAS、BCT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639、2.790,P值分别为0.010、0.007);DML[(3.62±0.19)ms比(4.00±0.17)ms,t=68.891]低于对照组(P<0.01),SCV[(47.36±0.18)m/s比(42.34±0.14)m/s,t=97.163]、SNAP[(14.74±0.18)μV比(12.10±0.16)μV,t=51.434]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电针联合口服甲钴片可减轻T2DM合并轻中度CTS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腕关节症状。

  • 标签: 糖尿病,2型 腕管综合征 电针疗法(中医)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4-羟苯基维(4-HPR)微泡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Ⅰ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F,分为对照组、15 mg/L 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15 mg/L 4-HPR微泡组,处理24 h后,运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测定各组KF中COL1A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 0.18、0.69 ± 0.15和0.35 ± 0.18,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93 ± 0.03、0.74 ± 0.07和0.44 ± 0.06。4-HPR微泡组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01);而超声联合4-HPR微泡组COL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4-HPR微泡组(均P < 0.05)。结论超声联合4-HPR微泡对KF中COL1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瘢痕疙瘩 胶原Ⅰ型 维甲酸 超声处理 4-羟苯基维胺 Ⅰ型胶原蛋白α1链 微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