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管薪酬变化与管变更一直都是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管继任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管变更以及继任来源引起的管薪酬变化的对称性问题,实证结果发现:(1)在管变更当年,公司会显著地降低所有管的薪酬,管薪酬变化是对称的。(2)在管变更之后,核心高管薪酬会显著提高,而一般管薪酬则无显著变化,管变更引起的管薪酬变化是不对称的;进一步验证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管变更过程发现,管薪酬变化也是不对称的。(3)相对于内部提拔的管,外部来源的管的薪酬会显著高于内部继任管,且管变更能够提高公司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管变更提供了经验证据,即通过高管变更,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提高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

  • 标签: 高管变更 高管薪酬变化 对称性 继任来源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11~2013年中小企业板28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将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管团队(TMT)综合异质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TMT综合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TMT综合异质性和内部控制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是TMT综合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传导变量。

  • 标签: 内部控制 TMT综合异质性 企业绩效 传导效应
  • 简介:不管是国外的管理层盈余预测,还是我国的业绩预告,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来源。深入理解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行为,对于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都十分重要。传统代理理论将管理者视为同质的,忽略了管理者个人对决策的影响。本文突破传统代理理论研究的缺陷,以高阶梯队理论为基础,从高管背景特征角度出发,研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自愿披露行为。

  • 标签: 业绩预告 自愿披露 背景特征 高阶梯队理论 代理理论
  • 简介:医用值耗材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针对现行值耗材管理所存在的医疗行风风险,通过构建新的管理机制以及设计新的服务运行体系,研究分库房模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值医用耗材的院内流通和使用提供全新的管理解决方案。

  • 标签: 医用高值耗材 分库房模式 医院管理
  • 简介:以2008—2012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经营风险较高的民营企业对管理才能的需求较大,更愿意从外部聘用管以补充管理才能;内部管理才能供给越丰富,民营企业越不愿意从外部聘用管;经理人市场发育程度与外聘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外聘CEO比例弱正相关,而与外聘董事比例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理人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经营风险、内部管理才能供给对外聘管规模的影响更加显著;经理人市场发育程度对民营企业外聘管规模的显著正向影响仅在经理人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发挥作用。

  • 标签: 外聘高管 劳动力市场 经营风险 公司治理
  • 简介:以2007-2011年A股非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政治关联与审计契约角度揭示独立董事与其他管在公司治理中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审计师选择方面,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其他管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审计服务。结合对审计费用考察发现,其他管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选择较低质量审计服务的同时却支付相对较高的审计费用,但又并没有支付显著高于独立董事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选择高质量审计服务时支付的审计费用。

  • 标签: 政治关联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制度 审计契约 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
  • 简介:选取2009-2011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不同的会计指标作为公司业绩的替代变量,验证上市公司管薪酬是否存在粘性,并考察内部控制对这一粘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管薪酬与ROA体现出更强的业绩敏感性,没有粘性;而与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DNP)之间存在粘性,但其粘性特征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作用下有所减弱。这说明管理者会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增强业绩敏感性,分组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可以实质性地抑制管薪酬的粘性,真正增强业绩敏感性。

  • 标签: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盈余管理 高管薪酬粘性 业绩敏感性 公司治理 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