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既特殊又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增大。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案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 标签: 案件报道 法制新闻 正面报道 客观报道 新闻采访
  • 简介:马加爵无疑是2004年3月的一个关键词,在马加爵被抓获五天后的3月20日,用google搜索“马加爵”三个字,能搜索到1240个结果,可见其“火热”的程度。各种传媒——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广播,都没有漏下这个一口气杀死4个朋友的大学生。可是,纵观所有的报道文章后,将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媒介都处在一种集体

  • 标签: 马加爵 杀人案 新闻报道 娱乐化 职业道德
  • 简介: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与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联合制作的《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媒体样本)研究报告》1月3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大众网络媒体上公开报道的企业家犯罪信息总共357起。

  • 标签: 企业家 犯罪 网络媒体 中国 年报
  • 简介:去年10月11日晚中央一套社会经纬栏目播放了一期引人关注的节目,详细介绍了前段时间E龙西祠网站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大红案件'.网名'大跃进'的俞XX在西祠BBS上对网名'红颜静'的张X进行谩骂、侮辱.'红颜静'一纸诉状把'大跃进'告上了法庭,从而引发了全国首例网络名誉侵权案件.经过1个多月的调查、取证、公开审理,此案以'大跃进'的败诉,在法律上暂时告一段落.然而,作为一名新闻相关专业人员,笔者在看罢此案的全程报道后,对此案却有了更深的忧虑.

  • 标签: 新闻侵害隐私权 新闻侵权 公民隐私权 委托代理人 名誉侵权 名誉权案件
  • 简介:在80年代中期之前,前苏联几乎没有遇到过雇佣谋杀(极个别的丈夫雇人杀妻或妻子雇人杀夫的情况例外)。这种犯罪形式是随着两类人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类是有能力支付大笔现金来雇人实现其犯罪意图的“订户”,另一类是时刻准备为了钱财去做任何肮脏勾当的杀手(经常是拥有战斗经验的人)。据俄罗斯内务部官员透露,近两年来雇佣谋杀案例明显增加。1992年登记的案例约100起,1993年猛增至250起。通常每起案子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受害者常常是他那个圈子里相当有名的人物。内务部官员称,如今经常遇到的情况是,犯罪分子利用暴力向某些国家机构的负责人施加压力,利用暴力恐吓或除掉商业竞争对手,包括执拗的银行家,不如期付债的债户,固执的贷款人等。他们还用暴力来解决黑社会的矛盾。

  • 标签: 犯罪活动 内务部 犯罪分子 犯罪形式 俄罗斯 侦查人员
  • 简介:近日,具有硕士学位的国企公司经理陈炜在经济活动中贪污公款520多万元、挪用公款4100多万元,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据悉,犯罪手段复杂、隐蔽和智能化,已经慢慢成为现在经济类犯罪的主要特征。

  • 标签: 职务犯罪 经济类犯罪 智能化 犯罪金额
  • 简介:在美国的新闻侵权案件中,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予以救济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手段。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对当下我国大量涌现的新闻侵权案件的处理有些许借鉴意义。

  • 标签: 新闻侵权案件 损害赔偿 美国 受害人 赔偿数额
  • 简介:展开健康的批评,是新闻的重要功能。笔者主张:“批评要抱有善意,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和学识。”这是媒体案件报道的第九条自律规则。新闻批评应当抱有善意。这一原则不仅限于案件新闻,它还应当适用于所有的批评性报道和评论。

  • 标签: 案件报道 批评报道 人文关怀 客观报道
  • 简介: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公布,全国网信系统2017年依法约谈网站2003家,暂停更新网站1370家,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22587家,移送司法机关相关案件线索2045件.有关网站依据服务协议关闭各类违法违规账号群组317万余个.2017年各级网信部门依法关停“九千网”“西柚网”“悠悠网”“邢台社区网”等一批传播危害国家安全信息的违法网站.相关网站关闭、禁言“澎湃观察”“魔都家”等一批发布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违法账号,阻断相关违法信息传播扩散.

  • 标签: 典型案件 违法违规 查处 电信主管部门 信息传播 互联网信息
  • 简介:<正>由日本新闻协会编辑出版的《新闻研究》1985年第6期以“江崎、森永事件”为题,一口气发表了五篇讨论文章,刊登在显要位置上。这五篇文章分别由神户新闻社高犁柳太郎(题为《地方报纸的立场》)、读卖新闻社社会部次长塚田信胜(题为《应该写的和不应该

  • 标签: 读卖新闻 日本新闻界 新闻报道 协定 事件 犯罪分子
  • 简介:2009年12月27日12时40分左右,某电视台在一法治类栏目中。播出了一条有关正在深入进行的足球打假、反赌活动的报道,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而身陷囹圄的相关犯罪嫌疑人,则对根除打假球、赌球现象的措施另有自己的看法……”。这里的“身陷囹圄”与“犯罪嫌疑人”是相互矛盾的。

  • 标签: 犯罪嫌疑人 电视台 栏目 播出
  • 简介:当前,国内报纸在犯罪新闻报道中时常对犯罪嫌疑人、罪犯实行匿名处理,但在某些法律规定必须匿名处理的报道中却对涉案人员使用了真名,导致报纸实行匿名报道的期望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出现了很大反差。本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前国内报纸如何实行匿名报道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犯罪新闻报道 匿名 知情权 名誉权 隐私权
  • 简介: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在宿舍内杀死四名室友震惊整个中国社会;2014年5月发生的台湾捷运随机杀人案,再次将大学生暴力犯罪问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在大学生暴力犯罪的议题化过程中,新闻媒体在其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背后存在哪些玄机,又该肩负怎样的媒体责任?

  • 标签: 暴力犯罪 媒体责任 社会舆论 马加爵 青少年犯罪 社会反常状态
  • 简介: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时.应根据社会大多数人的看法和道德标准来决定一个新闻报道是否能符合公众兴趣.并且在主观上应该出于善意和诚意.报道个人隐私要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无中生有。

  • 标签: 犯罪新闻报道 隐私权 纠纷 个人隐私 公众兴趣 道德标准
  • 简介:谈到新闻评论问题,可能是媒介报道与司法公正冲突中最典型的领域。尽管媒体与司法在新闻采访、报道中都存在一定不同意见,然新闻评论领域却是分歧最多、最尖锐的部分。因此可以说,能够较好地解决案件新闻中发表评论的规则,就可以较好解决媒体与司法间的矛盾。

  • 标签: 案件报道 新闻评论 报道时机 判决 新闻写作 言论自由
  • 简介:一、刑事案件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保证社会稳定,而刑事案件的发生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破坏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刑事案件的发生和披露.为新闻媒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内容。

  • 标签: 刑事案件报道 社会稳定 人文关怀 和谐 报道内容 新闻媒介
  • 简介: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笔者曾经对法制新闻的“准确”问题这样加以概插这里所说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和法律准确两大组成部分。如果说“事实准确”是所有新闻报道共同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律准确”则属于法制新闻所独有。在法律准确中,可以细分为法律术语、法律条文、法律逻辑和法治精神四个组成部分。

  • 标签: 法制新闻 准确 案件报道 新闻报道 自律 生命线
  • 简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亿多人,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特征也由单一性、松散性、突发性、偶然性向纠合性、紧密性、智力性、反复交叉感染等新的特征转化,很值得新闻媒体去挖掘。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报道 人口总数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 犯罪特征
  • 简介:1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新快报》陈永洲案件查处情况发表谈话,要求全国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吸取教训,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新闻敲诈和有偿新闻等问题。

  • 标签: 新闻出版 广电总局 案件查处 国家 媒体 《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