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正>撰写《新记大公史稿》之前,吴廷俊同志曾化四年时间通读了新记公司时期的全部《大公》,并作了数百万字的详细摘记,大致把握了《大公》的思想脉络。但是报社内情往往无法从报纸版面上反映出来,他还得虚心地向《大公》旧人了解和请教,并广泛搜集有关《大公》的史科和回忆文章。到了动笔撰稿的时候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难怪写书成了他游刃有余的乐事。我浏览这部书的感觉,仿佛在聆听老朋友娓娓而谈,作者谈起当年《大公》的往事,可谓历历如数家珍。由此而悟出一条治学的真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术成果偏爱勤于学习、勤于思

  • 标签: 新记《大公报》 学术成果 “文人论政” 报纸版面 思想脉络 新闻统制
  • 简介:党报同的第一次论战是在1941年5月.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被打退,它在政治上极端孤立的处境下,反共活动有所收敛,却加强了对新闻界的控制,报刊上充满反共叫嚣.

  • 标签: 党报 历史 周恩来 《致大公报书》
  • 简介:范长江是靠在《大公》上发表西北系列通讯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的,一方面《大公》于他有恩,另一方面他对《大公》也是做出贡献的。但在武汉《大公》时期,他却离开,是主动还是被迫,其中的原因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案。以前大家多认为是范长江的政治态度,在采访完西安事变后发生重大变化,自动“投共”去了;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同是范长江的一句话惹恼了张季鸾,即值夜班是“出卖健康”,于是被张季鸾下了逐客令。

  • 标签: 《大公报》 范长江 政治态度 西安事变 张季鸾 新闻界
  • 简介:在新文学运动中,一些优秀的报纸副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公》的《文艺》副刊从创刊起,直至抗战开始培植了一批青年作家,发表了不少作家的处女作、成名作,成为20纪30年代北方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文艺阵地。30年代《大公》文艺副刊的盛况与它的灵魂人物——从1935年至1939年历任津、沪、港版《文艺》主编萧乾的功劳是密不可分……

  • 标签: 中国 新闻事业史 编辑思想 策划 萧乾 《大公报》
  • 简介:<正>新记大公(1926年——1949年)是旧中国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对于它的成功,已有人作过多种评论。本文试图借鉴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把大公看作一个系统,从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大公的报业机制,探寻其成功的内在原因。个性特征:经济独立、按商业原则经营的政治性报纸经济独立、按商业原则经营,积极干预时政、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是新记大公

  • 标签: 大公报 旧中国 经济独立 报业机 抗战胜利 民族资产阶级
  • 简介:《独立评论》存在于1932—1937年,是20纪30年代最富影响力的政论性刊物。围绕着《独立评论》聚集了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任鸿隽、陈衡哲等一批被称作“独立评论派”的知识精英,他们借此刊物发表对政治的观点,以尽“文章报国”之责。新记《大公》1926年9月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续办,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在中国报刊史上是一张具有“文人论政”色彩的独立报纸。新记《大公》的《星期论文》是一个邀请学者、专家发表观点的精英论坛,曾经被称为《大公》的四大特色之一。

  • 标签: 新记《大公报》 独立评论派 论文 星期 《独立评论》 “文人论政”
  • 简介:胡政之对《大公》的改革,使1916年10月到1920年8月成为《大公》王郅隆时期最兴旺的几年。

  • 标签: 胡政之 王郅隆 《大公报》
  • 简介:<正>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顿公报》交流计划的一部分,我应《查尔斯顿公报》的邀请前去见习报纸工作,为时半年。西弗吉尼亚位于美国的东部,东邻首都华盛顿,东南是弗吉尼亚州,北连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州,西接俄亥俄、肯塔基州。该州坐落在著名的巴拉阿契亚山脉中段,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美国,人称西弗吉尼亚人为“Mountaineers”,意即“山地人”。著名的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WVU)橄榄球队就是以此命名的。

  • 标签: 弗吉尼亚 报纸 办公室 橄榄球 图片编辑 公报
  • 简介: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那么你很可能会定期受到公司的考评,得到一两句简短的评语,但你了解它们的意思吗?(纯属戏说,请勿对号入座!)

  • 标签: 大公司 评语 真相
  • 简介:《竞》4月17日正式对外发表声明,称经主管主办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同意,《竞》自2014年4月25日起休刊。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竞》正式宣布休刊,长期亏损或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至于现有人员的安排,多在北京日报集团及旗下报刊流动。4月24日,《天天新》宣布自2014年5月1日起休刊。

  • 标签: 休刊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 北京日报 主办 报刊
  • 简介:本文所说的"联体",是"报业报道联合体"的简称,它是指国内一些报纸为竞争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以相互交换稿件、共同参与重大报道为主要合作形式的报业联合组织雏形."联体"是"媒介报道联合体"(以下简称"媒联体")的一种类型.这里有必要先对"媒联体"做一个简要的说明,有助于读者对"联体"的理解.所谓"媒联体",顾名思义,是国内一些媒体为竞争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以相互交换稿件、共同参与重大报道为主要合作形式的媒介联合组织雏形(报业集团等传媒集团不属于此范畴).

  • 标签: 报纸 新闻报道 报业联合 资源共享 通讯社
  • 简介: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香港回归十年来的繁荣发展,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为了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本刊记者杨丽娟专访了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主任黄煜,请他谈谈十年来香港报业的变与不变。同时我们也约请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撰写了《香港报业十年回眸》一文,总结了十年来香港报业的发展概况。

  • 标签: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 香港浸会大学 周年纪念 变与不变 发展概况
  • 简介:媒介行业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近来不止一位因为犯了'低级错误'而出局,新华社播发了一条通稿,对广州日报黎元江被查处的结果予以报道。在黎元江东窗事发的前几个月,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主题是报业集团,邀请我作为报业集团研究专家出席。节目中我问黎元江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在外国媒介企业进入中国以后,如何借鉴学习西方媒介的先进经验。黎元江回答说,他的报社在管理上比西方先进得多。这一答复让我大

  • 标签: 媒介行业 从业者素质 黎元江 新闻教育 报纸 网络化
  • 简介:中国汽车创刊于1984年,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目前已经形成专业化的汽车媒体集群,拥有“1、5刊、2网站、1个信息中心、1个实验室”,即《中国汽车》、《汽车族》、《汽车与运动》、《家用汽车》、《商用汽车新闻》、《摩托车趋势》、中国汽车网、汽车爱好者网。

  • 标签: 《中国汽车报》 《摩托车趋势》 人民日报社 汽车媒体 信息中心 家用汽车
  • 简介:近几年,一个新的系正悄然形成,那就是政协系。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央及省、市一级政协已有40余家。它们都是同级政协组织的机关,对我国统一战线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已越来越显著。各级政协属于统战报。对此,前些年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议。有人说它是一张非党性的报纸,即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也有人说它是一张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报,即说它属于所有党派。我认为,所谓政协是一张非党性质的报纸的说法,所谓政协是各党派联合报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政协就是一张在中共

  • 标签: 报系 政治协商 统战方针 人说 专业报 十六字方针
  • 简介:<正>在国人创办中国近代报刊之前,林则徐首先主持编篡过“译”。1841年,他在给奕山将军的一封信中说:澳门地方,华夷杂处,闻见较多。又有夷人刊印之新闻纸,每七日一礼拜后,即行刷出。系将广东事传到该国,并将该国事传至广东。近雇有翻译之人,因而辗转购得新闻纸,密为译出,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

  • 标签: 林则徐 新闻纸 澳门 编篡 近代报刊 中国新闻事业
  • 简介:“精确新闻”是由美国骑士团记者、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PhilipMeyer)首先提出的。他是公认的开创精确新闻报道风气的第一人。梅耶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实,揭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精确新闻的实践和尝试在国内也方兴未艾,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较有影响的《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专版和《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专版作一详细

  • 标签: 精确新闻 新闻报道 报纸 准确性 客观性